魔尊他超凶(834)
干净到恍若生前的声音,令众人怔了怔。
始终微微垂着头的魔尊,慢慢屈下身,蹲在了小小的生魂面前,用紧握到发僵的手抚过她的脸,擦去了一抹血色。
“……我在哭吗?”他不知道,过了很久,才发现自己眼角挂着泪。
滚烫到锥心。
生魂踮起脚尖,想帮他擦擦,可已离开肉身的魂魄,是碰不到活人的泪的。
她茫然地,错愕地看着自己的手,只看到掌心一片刺目的红。
重黎笑起来,无不温柔地望着她,轻抚她的头发。
生魂摇着头,困惑的看着自己胸口的窟窿。
“大哥哥疼不疼?”她听到他的哽咽声,以为他是受伤了,可又看不到伤口在哪。
一句怯生生的询问,却似压垮骆驼的最后稻草,萧然的风声里,过了许久,他听到自己破碎的哭声。
在这个小小的生魂面前,蜷着身躯,断断续续,悲切嘶吼。
万籁将息,一切仿佛都在远去。
没有人说话了,众人缓缓放下了手中的兵刃,呆呆地望着冰墙下,那道痛哭不已的身影。
往日仇怨,似乎在这一刻终被放下,什么仙魔殊途,正邪不容,都无所谓了。
那小小的魂魄走过去,轻轻地,不尽温柔地抱住伤心人。
便是触碰不到,也如莫大的恩赐与救赎。
随后各派出兵,与遥岑等魔族将领联手,四海妖兽连连败退,散布人间的魂魄陆续踏过鬼门关,似乎所有人都在忙碌。
忙着重振山河,忙着寻回亲朋。
像是又走过五千年光阴,长潋终于在魔界大门前的石阶上找到了重黎,他恍然地发着呆,手里握着一只几经破碎的红梅玉簪和一枚瑶碧石。
他认得,那是陵光还是凡人的时候,时常带在身边的东西。
重黎怔怔地望着,似是全然没有留意到有人走近了。
长潋看了他一会儿,叹息着坐下。
挨着他,一同坐在冷冰冰的石阶上。
又是一阵冗长的沉默。
“昆仑山已经夺回来了。”长潋说下去,“虽说被那帮畜生折腾得够呛,但假以时日,定能恢复如初。”
重黎连眼皮都没抬一下,指腹摩挲着手中的玉簪,抚过上头的裂痕。
“这簪子——”他忽地笑了声,“我修了两回,第一回 是用法术,第二回却是得老老实实地粘,兜兜转转,她能留下的东西,居然只有这么一样。”
不染和霄明,都一并困在了封天阵中,他翻遍了云渺宫,朝云城,连白辛城都去了。
可是什么都没找到。
她好像一直都是这样,来时高不可攀,去时不染纤尘。
四灵之首,朱雀上神。
他在这门前坐了好久,像是还等着谁会从路的尽头冉冉而来,带着要给他的生辰礼,祝他喜乐平安。
他哽咽了一下,“你们是不是都觉得,我会发疯发狂?”
长潋看着他,没有否认。
事实上在嶓冢山看到那样的他,谁能不惧。
重黎狠狠抹了把脸,“她没有死,我也不会堕落。”
他曾跌进这世上最脏的污泥里,受天下人唾弃,可他的神明却把他抱起,牵着他的手,说要带他回家。
他发了誓,再不会让她失望。
他站起来,踉跄前行。
六界百废待兴,留给他们的太多太多,根本没有时间容他伤悲。
他一头扎进碌碌苍生里,眼前的人啊,物啊,都似浮光掠影,匆匆如岁月湍急,他好像又失了五感,谁都记不清,看不清。
只是忙着,忙着什么?
好像也想不起了。
第九百八十七章 我还能救她
有人从他身旁经过,又仓促而去,或是停在他面前,笑着同他道谢。
道谢……?
为何道谢?
他做了什么吗?
他看着手中的药和银针,怔愣了好久,都没有想起来。
他觉得自己像是垂垂老矣,记不住任何事,独独记得的,是要每天想念一个人,她说要他好好爱惜自己。
于是他每日都坐在桌前,做好一桌饭菜,总是摆上两副碗筷。
做的,都不是他自己爱吃的菜。
只是木讷地扒着饭,往对面的碗里夹上满满一碗,总是会溢出来,也浑然不觉。
霓旌来看他,说上几句,就走了。
至于说了什么,他也想不起。
昆仑山终年不化的雪,踏在脚下,还能感到丝丝寒凉。
回过神来,他又回到了嶓冢山下。
溪涧中倒映着粼粼月光,不觉中已成圆月,他怔忡地坐在冰墙下,恍然想起,那一场劫难已经过去三个月了。
一日一日,匆忙得像是什么都不曾远去。
他想不起自己是何时换回的白衣,雾绡白纱,如玉素白,像极了她从前爱穿的那件。
手里空荡荡的,他陷入毫无缘由的猝然惊惶,急切地翻遍自己身上每一处,终在怀中找到了那支玉簪。
他笨手笨脚的,做不来这么精细的事,当初也没能将簪子粘好,如今玉面快裂开了,他端是有些着急。
急过之后,又忽然想起,不会再有人埋怨他弄坏了簪子,要他费尽心思地去哄了。
风声慢了下来,只剩他默然的,错愕的身影站在厚厚的冰墙前。
身后传来脚步声,似有些迟疑,停了停,才到他身旁。
颍川看着他木然的眼,似是也随陵光离了魂。
他提着一坛酒,却说不出什么宽慰的话来。
似是过了很久,他叹了口气:“陵光上神要是看到你现在的样子,定会生气。”
重黎垂着眼,比他想象得要平静太多。
但正是因为这平静,才教人更放心不下。
“我与陵光相识比你早,那还是在战场上,四海混乱,处处都是妖兽邪灵。”
颍川坐下来,与他比肩,将手中的酒递了过去。
“她战神的名号,就是那时候立起来的。我曾以为她那样的女子,就该在云霄之上做她的上神,来去潇洒,了无牵挂,受四方敬仰,八荒垂拜。”
他看向身边的人,笑了笑。
“可她遇上了你。”
一束紫阳花,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谁能想到,就这么把她拖入了十丈红尘。
“我至今不知她遇上你究竟是命中劫数,还是一场福缘,但在陵光眼里,你定是最好的那个。”颍川抬手,将一本册子丢到他怀里。
重黎低下头,认出是江疑的手记。
“……不是都在酆都吗,怎么会到你手里?”他开口,险些发不出声。
颍川摇了摇头:“不是那两本,江疑神君的手记,共有三本,只是第二本结尾,恰好将上一件事说完,世人便都以为到此为止了,这一本,当年机缘巧合到了我手里,被莳萝那丫头拿去垫桌脚,可找得我够呛。”
“为何要找此物?”重黎不明白他的意思。
颍川道:“你也晓得江疑神君本是常羲上神座下之人,常羲上神死后,他便一直潜心琢磨如何对付无尽,能凭三位上神之力,镇压无尽于此,他自是功不可没。这第三本手记中写的,便是常羲上神如何凭一己之力,封印无尽于苍梧渊数万年。”
“据手记中所述,常羲上神当年合五行之力,以阴阳同生之魂才得以撑起封天阵,而后便有四灵诞世,接下此重担。江疑神君却将此事查得如此透彻,连如何布阵都一清二楚,寻常仙灵会为了早已有定数之事,费尽周折地查到这一步吗?”
重黎吃了一惊:“你的意思是,江疑神君私底下,对诛杀无尽也有一番筹谋?”
“不仅如此。”颍川一双锐目望向眼前的冰墙,“我怀疑江疑神君与常羲上神一样,都可融合五行阴阳,以十全之魂,筑起封天阵的神明。常羲上神重伤之际封印无尽,无力将其诛杀,定是知晓有朝一日封印终会破除,若有嘱托,多半是交给了江疑神君。”
重黎一时有些发懵:“可,可江疑神君已经死了,师尊他们才不得不以命相博。”
“是,江疑神君死得太过突然,只留下这三本手记,我们对当年的事才知之甚少。”颍川看向他,“但若是有机会再见他一面呢?”
这话荒唐得令人笑不出。
“……什么?”重黎一头雾水。
颍川深吸一口气,似是下了极大的决心:“……你可还记得,上回救陵光时,你曾借常羲上神的法器回到五千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