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扭头对齐嬷嬷道:“你亲自去,把化儿媳妇给我找来。我倒要问问,他们到底为什么要坑害我的孙子?”
“老太太息怒,老太太息怒。”齐嬷嬷赶紧劝阻,“这其中,莫不是有什么误会?”
偏贾政还要火上浇油,“肯定是怕我超过了敬大哥哥。”
孙氏的火气更大了,“快去!”
她的孙儿聪明,那是天生的,谁让贾敬没有那个天赋呢?
怎么能因为政儿天赋好,就这样坑害人的?
老太太怒气冲冲的,又是长辈,说话自然可以不客气。
但齐嬷嬷却是做奴婢的,就算是老太太跟前儿的奴婢,也不敢在许氏面前拿大。
因此,齐嬷嬷到了许氏那里,是客客气气地转达了老太太要见她的意思,又委婉地表示了:
“老太太今儿心情不大好,要是说了什么不中听的,太太您多担待点儿。”
许氏听了这话,秀眉微动,说:“嬷嬷放心,老太太是长辈,她就是说我两句,我哪能往心里去呢?”
齐嬷嬷尴尬地笑了笑,“太太您说笑了。”
许氏不置可否,只是说:“走吧,去见老太太。”
贾源去了之后,两府就剩下孙氏这么一个长辈,无论是贾代化还是许氏,都是敬重的。
但敬重是一回事儿,若是老太太要胡乱管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等许氏跟着齐嬷嬷到了孙氏那里,被孙氏劈头盖脸地说了一顿,话里话外就是让她回去好好教导贾敬,不要让妒忌蒙蔽了兄友弟恭的心。
许氏先是懵逼,继而就觉得好笑了。
——妒忌?
她的敬儿年纪轻轻已经是秀才公了,贾政的四书还没读透呢。
就算有妒忌,那到底是谁该妒忌谁呀?
她正要解释几句哄哄老太太,却突然瞥见一旁的贾政得意又带着挑衅的神情,一瞬间就没了解释的心思了。
很明显,老太太是被自己的大孙子给迷了心了,她再解释也没用。
倒是这贾政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心思,若是用在了正地方,还真是不可小觑。
许氏耐心的等孙氏说完,就留了一句:“老太太说的,我都知道了。若是老太太没别的事,侄媳妇儿就先告退了。”
孙氏被她这么不轻不重地顶了一下,也陡然清醒了些,明白自己今日是莽撞了。
——许氏只是她的侄媳妇儿,不是她的儿媳妇,人家不必一定要忍她的。
“那你就回去吧。”孙氏有些讪讪。
许氏行了礼,淡淡地看了贾政一眼,退了出去。
贾政有些懵。
——这跟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贾政记得,前世的时候,他不止一次在母亲史氏面前告贾赦的黑状。
因有孝道压着,贾赦纵然心里不服,或者是占着理,也不敢和母亲顶嘴,只能生受着。
这一次,他是故技重施,目的就是想通过许氏让贾敬明白,谁才是这个家里最受宠的。
他觉得,经此一事,贾敬要是识相,以后就再不敢来招惹他了。
可是,他千算万算……
不,他没那个算的脑子。
是他太想当然了,跟本就没有想过:许氏根本不是孙氏的亲儿媳,本就隔了一层。而且许氏还是一族宗妇,遇到了大事,合该孙氏听许氏的。
因此,许氏敬着孙氏,那是孝道,不敬着孙氏,也可以说是礼法。就算是孙氏自己,也不敢太过倚老卖老了。
许氏回去之后,就让人把贾敬叫了过来,沉着脸问他:“你实话与我说,在书斋里究竟有没有欺负政儿?”
贾敬一呆,觉得自己冤枉死了。
“太太,儿子是什么样的人,您还不知道吗?我虽然不喜欢政弟,但毕竟是亲戚,又怎么会欺负他?”
许氏心下一松,脸上却仍是绷着的,“那他怎么和老太太告状,说你联合厉先生排挤他?”
听了这话,贾敬就更觉得好笑了。
“太太纵然不放心儿子,还信不过厉先生的人品吗?厉先生是个景行行止的君子,怎么会针对一个小孩子?”
许氏这才放松了神色,道:“我自然是相信你的。只是,政儿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觉得这事蹊跷。
这事,贾敬还真知道。
贾代化怕贾敬年少气盛,借机贾政大肆嘲讽,以致弄僵了两家的关系。
所以就私底下给他透了底儿,让他少招惹贾政。
不过,这事却不能当着下人的面儿说,以免他们乱传。
“还请太太禀退左右。
第373章 贾政(二十)
“你是说, 政儿他根本就不是个神童,是隔壁西府在造假?”
许氏震惊了:世上竟然还有这种奇事?
话本子都不敢这么写吧?
“他们造这个假,有什么用啊?”
许氏表示,万分不解。
这事儿, 贾敬也觉得很迷呀。
“儿子也不知道。”贾敬摇了摇头, “总之, 往后再遇见政弟的事, 母亲别掺合就是了。说得多了,老太太肯定要不高兴的。”
“我明白了。”许氏点了点头,脸上犹带着迷茫之色, “你也当心。”
贾敬道:“儿子索性不搭理他就是了, 我看赦弟虽然天资不高, 为人处世却比政弟要强。”
许氏失笑:“赦儿一个小娃娃, 哪里懂得什么为人处世?”
“三岁看老嘛。”贾敬还举了个例子, “厉先生就挺乐意把他不会的多讲几遍的。”
许氏心说:那肯定是因为有了贾政的对比。
但她也没有多说。
贾敬这一辈本来就他们三个, 贾政眼见是个废的, 若是能把贾赦培养出来, 日后也是她儿子的一个助力。
母子二人说了会儿话,贾敬便朝母亲告罪, “不是儿子不愿意多陪陪太太, 实在是厉先生留的功课, 儿子还没做完呢。还请太太疼儿子。”
做父母的, 哪有不喜欢子女上进的?
许氏一听他是想回去做功课, 立马就爽快地放行了, “那你快去吧,功课要紧。待会儿,我让人给你送一碗酸梅汤消暑。”
第二天开始, 贾政就明显觉得,厉先生给他讲的东西,他都能听懂了。
他心里十分得意,觉得果然还是得请老太太出马。
要不然,贾敬哪里会怕?
他却不知道,厉先生也在郁闷呢。
——这世上难道真有这样的人?怎么死记硬背和基本释义就一些就会,近乎过目不忘,轮到更深层次的拓展,就一窍不通了呢?
就这么又过了两年,连资质比贾敬差一大截的贾赦的进度,都赶上贾政了。可贾政学的,还是那些。
这可不是厉先生诚心坑他,而是一往深里教,贾政就变成了榆木疙瘩,怎么都撬不开。
而且,不光如此,他还到老太太那里告状。
老太太孙氏虽然不敢再如头一次一般冲许氏发作,但也是每回都把她叫过去,说道说道。
这一次两次还行,次数多了,许氏也烦呐。
她不但是宁国府的主母,还是贾家一族的宗妇。在管理宁国府内务的同时,还得调节宗族各处的矛盾,处理族里的产业什么的。
总之,忙得很。
可孙氏年纪大了,身体又一日不如一日,受不得刺激。
孙氏一直坚信自己大孙子是个百年难遇的天才,许氏也不敢告诉他:其实,您那大孙子他就是个草包,倒是您小孙子还有几分天赋。要不,您还是换个孙子指望吧。
不敢对孙氏说实话,许氏就只能从厉先生这儿下功夫,让他尽量捧着、顺着贾政,别再让贾政添乱了。
厉先生是直叹气呀。
“这本来就没有什么天分,若想有成就,就更应该严厉教导才是。这般溺爱纵容,岂不是要毁了孩子一辈子?”
隔着屏风,许氏笑了一声,说:“反正政儿还有个爵位呢,先生就别替他操心了。”
厉先生哑然。
他这才想起来,他这几个学生,都是高门勋贵之子,读书认真的,那叫上进,不认真的也是无妨。
“有夫人这句话,厉某心里便有数了。”
自那以后,贾政就再没有向孙氏告过状。
*
只是,厉先生虽然不是那等迂腐的君子,但做事也是极有原则的。
他总觉得多收了荣国府一份束俢,却不能好好教导人家的孩子,心里十分过意不去。
他回家之后,思来想去的,终是让他想到了一个能让自己良心稍安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