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综红楼之重生之后+番外(449)

作者:松影明河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红楼梦 前世今生 重生 励志人生 贾敬,王熙凤,林如海,薛宝钗 ┃红楼梦,重生 当红楼人物重生后…… 点击展开

——公府世子不是不需要考科举吗?但总要识得律法的吧?

而且,律法这种东西,只需要死记硬背,背下来就行了。

于是,厉先生就托人给他弄了一套《大夏律》,在家里准备了几天之后,就带到了课堂之上。

对此,贾政很是不服。

“请问先生,我等科考所需的圣贤之书还未曾读透,怎么学起这些刀笔吏所需的律法来了?”

对此,厉先生早有应对。

“公子有所不知,这《大夏律》科举虽然不考,但日后为官做宰,却是少不了要知晓的。”

然后,贾政就闭嘴了。

他觉得,以自己的学问,只要去考,就必定是会中的。

业绩是说,他日后为官做宰,已是必然。

既然日后会用得着,学一学也无妨。

只是,学了几天之后,不但贾政,就连贾赦都苦了脸。

贾政是因为上辈子没学过这个,这辈子的背诵,那就是真的要从头到尾,一字一句的记。

而贾赦,就是觉得这《大夏律》太难记了。既没趣味儿,也不押韵。

私底下,贾赦和贾敬抱怨:“敬大哥哥,能不能先不学这个了?”

对于这个要求,虽然合理,但贾敬还是驳回了。

个种原因,贾敬可太清楚了。

他私底下对厉先生表示了无限地同情。

“不行,先生教这个,就有教这个的道理,你只管老老实实地学就好。日后你就知道了,先生是为了你们好。”

“哼!”贾赦不乐地撅着嘴,嘟囔道,“有什么道理?别以为我不知道,都是因为我大哥笨,旁的学不会,就让我跟着他受苦受难。”

贾敬被他逗得一乐,伸手捏着他肉乎乎的脸颊向两边拉扯,“赦弟,你怎么就那么机灵呢?”

“唔……哩晃开窝……晃开窝……”

贾赦好不容易挣脱了,捂着自己的脸颊退后了几步,满脸警惕地防备着贾敬。

贾敬哈哈一笑,哄他:“你也知道政弟笨,那你要是比他先把《大夏律》背熟了,岂不是就比他厉害了?”

“咦?”贾赦眼睛一亮,“对呀。敬大哥哥,你真是太聪明了!”

贾赦从小跟着史氏长大,史氏争强好胜,一心想要超过孙氏,把贾赦养的也是爱和贾政较劲儿。

此时,他一听说可以把贾政给比下去,心里就充满了干劲儿,不但上学的时候背,等散了学回了家,饭桌上还在嘟嘟囔囔地背呢。

史氏看得啧啧称奇。

她自己的儿子,什么德行她最清楚。

她知道贾赦之所以肯耐着性子读书,都是因为有“古玩”这根胡萝卜在眼前吊着呢。

不过,毕竟不是自愿的,他能偷懒的时候,还是会想法子偷懒的。

像今天这样的,把光明正大歇息的机会给用来背书,这简直比太阳打西边出来还叫她惊奇。

用完了晚膳,她搂着儿子揉搓了一阵。

贾赦一边扭滚,一边大声抗议:“哎呀母亲,您别打扰我背书。”

史氏笑眯-眯地问道:“今日厉先生讲了什么呀?让赦儿这样喜欢。”

“喜欢?”贾赦皱了皱眉,不乐道,“儿子一点儿也不喜欢。”

“那赦儿怎么用膳呢还在背呢?”

“哼,我一定会比大哥先背熟的。”贾赦右手握拳,信心满满地挥了挥。

史氏喜道:“我的赦儿真争气!”

“嗯哼。”贾赦得意地皱了皱小鼻子,一下子滚到了母亲怀里,叽叽喳喳地说起贾政的糗事。

“再过几天,儿子的进度,就要超过大哥啦!”

史氏安笑吟吟地听儿子说,时不时询问一句或惊奇一下,绝对是一个合格的捧哏。

如今,连史氏都知道了,贾政根本就不是什么天才。

和宁国府一家子不同的是,她是认定了,先前过目不忘的本事,肯定是孙氏帮着造的假。

至于为什么,就更好理解了。

——不就是想让贾政死死地压贾赦一头吗?

但假的就是假的,他真不了。

这不,等到需要用真本事的时候,就露怯了吧?

如今,她就贾赦的要求又不一样了。

先前以为贾政是个绝世的天才的时候,史氏对贾赦的要求是一降再降,且都是以贾政为标准单位。

如今,这要求升了回去,自然还是以贾政做参照物。

她觉得,自己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赦儿考的比政儿高一级,她就心满意足了。

对于这个要求,贾赦也没什么不满的。

贾赦觉得,就贾政这样的笨蛋,超越他岂不是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而宁国府这边,贾敬禀报了贾代化之后,贾代化捻着胡须思索了片刻,点了点头,说:“厉先生思虑的很是周到。让他们学些律法,日后便是不能成为你的助力,也别脱你的后腿才是。”

贾敬深以为然。

然后,他就说了他的另一个发现。

“老爷,儿子这两天看了,政弟背律法的时候,十分艰难,进度甚至还不如赦弟。和从前背四书时相比,更是相去甚远。这又是什么道理?”

贾代化的眉毛当时就拧了下来,没好气地说:“你管他是什么道理?管好你自己就行了。”

自许氏被贾政坑了一次又一次之后,他们夫妇对贾政的好感度就一降再降,到如今已是要跌入冰点。

如今,贾代化是听见贾政的名字就烦。

贾敬眨了眨眼,利落地应道:“是。”

第374章 贾政(二十一)

等贾代善的孝期过了之后, 就拜别了金陵的一众族人,乘船归京。

在守孝期间,他顺便处理了一下金陵的族务。

他发现,他们贾家自开国时候才算是起来, 这才多少年, 族里就有了好些仗势欺人之辈。

更有甚者, 竟是敢打着京城两府的招牌, 给人了官司。

——这还了得?

贾代善震怒。

他们这些正儿八经的国公侯爷在京城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金陵这些跟着沾光的亲戚倒是抖起威风来了。

宁荣二府花那么多银子置祭田,每年都白给他们发银子度日, 他们还不知足呢?

贾代善的性格, 远不如贾代化圆滑, 处理事情也是简单粗暴的很。

他直接就教人查了, 哪一个帮人做了违法犯忌的事, 都拉出来照着族规处置了。

然后, 又拿了自己荣国公的明贴, 递到了金陵知府那里, 把那些逃脱法网的人尽数报了过去,让金陵知府务必按例处置。

并且让送帖子的下人说明了, 此事他已经写了折子, 向圣人请罪了, 让金陵知府不必担忧会牵连到自己。

接到帖子之后, 金陵知府只想骂一句MMP。

——那些找了贾家人做担保了官司的人, 当然不可能只给贾家人送了银子, 金陵知府这里,甚至是下面的师爷、胥吏,都得了孝敬。

如果当真把那些人都按律处置了, 那些人怎么可能不闹起来?

要知道,这能消官司的,都是当地的富贾豪绅,也就是地头蛇。

金陵知府任期是三年,要是没有这些人支持,这三年的时日,还不够知府站稳脚跟的。

可是,如今宁荣二府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他也不敢得罪呀。

金陵知府拿着帖子,朝着师爷和幕僚们犯愁。

“这位荣国公,刚出了热孝,圣人便破例让他提早袭了爵,还是原爵承袭,足见他圣眷之隆。若是让他不高兴了,本官这金陵知府,怕也要做不下去了。”

师爷却没他这么悲观,“大人别急,这大户人家,都好脸面,说不定这荣国公就是做个样子,让金陵的人知道,他们家不是那种仗势欺人的人家。”

师爷说的,也有一定道理。

可他话音刚落,一位李姓的幕僚便反驳道:“那可不一定。”

知府刚放下一点儿的心再次提了起来,“李先生,怎么说?”

李先生道:“这位荣国公先前就是国公世子,如今还没出孝就成了国公爷。门下还听说,他舞勺之年就被圣人点了御前侍卫,后来几经辗转,都是升迁,没守孝之前,已经是九门提督了。”

这样漂亮的履历,在场的人就没有不羡慕妒忌恨的。

但人家家世好,这是没法改变的事。

他们只能努力让自己爬得更高,将来让自己的儿女也能有个好家世。

李先生暗暗羡慕了一番之后,说出了自己的结论:“这一位,说白了就是不识民间疾苦。要不然,也不会特意强调什么按律处置,还要上书禀报圣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