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道系林妹妹[红楼]+番外(182)

作者:芳年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红楼梦 豪门世家 重生 爽文 关键字:主角:林黛玉 ┃ 配角:林如海,永玙 霸道总裁林妹妹,每日日理万机。不是雅舍斗诗又联出绝句了,便是万国赛珍斗宝大会又夺魁了, 再或者飞舞、穿梭于姐妹百花丛中……某位十天半个月摸不到自家仙草一片叶子的头铁王爷:绿不绿什么的,爷不在乎。就是仙子,您晚上缺个红袖添香的吗?黛玉:去去去,本王妃忙着呢!点击展开

永玙一拍手掌道:“正是如此。何故我们只看重他们制造的一些小玩意,他们却更看重我们的技艺、学术与人才呢?”

“还不是因为我们的学术和技术水平都领先他们远了去了。蛮夷、罗刹懂得什么?”一直不远不近坠在两人身后的文竹,见他们讨论起正事,忍不住插嘴道。

“说对了!”永玙再一拍掌,目中是久违的奕奕神采。

“如今我们的技术、学术远超他们,他们费劲心力,便是冒着杀头风险也要与我们交易、学习。而我们却丝毫不加以防备,一个举步不前,一个却是奋力追赶。十年后,二十年后,一百年后,又该是何等局面呢?”永玙剑眉微微蹙起,似乎是预见了什么不好的未来。

“但是,我们要是接着海禁,不把技术传给他们,不就好了吗?”雪雁却道。

这次却是黛玉摇头答道:“防不住的。海禁多年,便是除了广东、泉州、山东三地有口岸的不算,其他地方,但凡靠海者,有多少洋人潜踪匿迹无人知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何况是真金白银摆在面前呢?长久海禁下去,只会蒙住了我们自己的眼睛,塞住我们自己的耳朵。别人早已变化,别人早已进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洋人已非吴下阿蒙,我们却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真正天、朝、上、国,大国气度当是如唐朝般,洋人云集京城,我自睥睨而雄。”永玙最后道。

第103章 金屋藏娇

黛玉等人在广东府停留了小半个月, 好好地感受了一番口岸风情之后, 闲散小王爷永玙破天荒写了好几十页厚的一份奏折, 命人快马加鞭送入了京城。

彼时, 京城虽未完全恢复歌舞宴饮,却也已是一片太平盛世景象。

四皇子登基, 手握遗诏,受命于天。且还有贤亲王、杜明并林如海等一众股肱大臣辅佐, 过渡得再顺利不过。

便是朝廷里有些老臣想要倚老卖老, 欺负新君年幼,杜明一出面,自然也没人敢说二话了。

而皇室宗亲方面,有贤亲王坐镇,更是连多话的人都没有一个。

甚至, 便是在官吏任免, 安插心腹这种事情上面, 也有吏部侍郎林如海替新帝操心。

曾经的四皇子,如今的新皇帝, 继位次日, 便改了年号,为启运, 人称启运帝。

后世史书记载,启运元年,天下太平,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无一切灾厄事。

至于亦是那年仲夏薨逝的先帝,却再无人记得了。

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只说启运帝诸事顺心,朝野安定,国库充足,常言道,寻常百姓尚且饱暖思淫、欲,何况富拥四海的皇帝呢?启运帝便动了扩充后宫的心思。

从前他在潜邸之时,因为只是一个庶出皇子,母族势力不显,帝后感情又深,若非九皇子年岁略小,性情又耿直、冲动,便也轮不到他得先帝亲睐。故而,也算谨言慎行,规行矩步。后院之内,更是只得一妻三妾,并几位不记名的侍婢。

如今,他已然荣登大宝,成为九五至尊,不由得便嫌弃起后宫空虚了。

可是,先帝尸骨未寒,他便大肆采选秀女,传出去实在不好听。更何况,皇太后之前为了给先帝冲喜,才将进行了大小选,先帝的后宫充盈着呢!

启运帝明面上开不得口,暗地里却没少唉声叹气,以至于每日去皇太后宫中请安时,看见那几位年轻漂亮,才去后宫的女史、宫女,忍不住都要多瞅几眼。

皇太后并非启运帝生母,又有嫡子嫡女,且先帝骤然驾崩。驾崩当夜更是只有启运帝陪在身边,皇太后本就心有芥蒂,愈发没办法和启运帝亲近,两厢都是面和心不和,只顾着个皇家脸面罢了!

故而,启运帝敢对皇太后的宫女动心,却不敢开口讨要。

皇太后把他的贼眉鼠眼看在眼里,却假装糊涂,只当没看见、不明白,由着启运帝急得抓心挠肝,看得见吃不着。

这日,又是启运帝从皇太后宫中,碰了一鼻子灰出来,正觉得晦气时候,忽然迎面撞见一个体态丰腴、色如春花的宫女摇摇晃晃提着一只水桶走过来。

许是那水桶太重,那名宫女提得颇为吃力,一个不慎,竟洒出了一小半来,把皇太后娘娘宫门前的青砖都打湿了。

那宫女顾不上裙摆都湿透了,立即跪下,忙不迭扯了帕子来擦地。

启运帝看得既奇怪又心疼。奇怪的是,青砖地是供人行走践踏的,哪怕是湿了,太阳一照,不一会儿也就干了。如何还要跪下擦拭呢?

心疼的却是,一块青砖都能得到这样一位如花似玉的美人儿亲自揩拭,想他堂堂帝王,一国之君,后宫空虚,孤枕难眠,辗转反侧都不得伴!

“你是哪个宫里的?怎么这般傻?自个儿衣裳湿了不管,却要去擦这样一块垫脚的青砖?”启运帝上前,难得俯下身子说道。

那宫女擦得正卖力,连皇帝来到都没注意,听见男人说话声音,竟还无动于衷,只是低着头卖力干活,老实答道:“奴婢是皇太后娘娘宫里的。这青砖虽是铺地垫脚的,可是却摆在皇太后娘娘宫门前。皇上孝顺,每日总要来太后娘娘宫中请安好几次,不知何时便有可能踩在这块青砖上。若是因为有水渍,滑跌了皇上,那可如何得了!”

启运帝一听,龙颜大悦!这宫女不仅模样生得好,还是个忠心耿耿的,不觉伸出手,抬起她的下巴,轻薄地道:“你叫什么名字?可知朕是谁?”

启运帝因是前来请安,并没有穿着上朝时的明黄龙袍,只是一身便装。

可是新帝年轻,皇子不过一二岁,这偌大的皇宫里唯一的男人便是皇帝。

更何况,他还自称是“朕”。

普天之下,除了皇帝谁敢出入后宫还自称为“朕”?

再说,那宫女既然是皇太后娘娘宫中的,皇帝又至孝,一日三请安,怎么可能没见过驾?又怎么会不知道现在当是皇帝前来请安的时辰?

不过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一个装聋一个作哑。

那宫女被迫抬起头,一眼望见启运帝,却似这才发现皇帝踪迹,被吓住了,瞪大一双杏眼,柔柔弱弱一声娇啼:“皇、皇上~”

柔媚入骨,我见犹怜;百转千回,勾魂夺魄。

“朕在问你话呢!”启运帝手指轻轻摩挲着宫女滑腻微丰的下巴,自以为体贴地重复了一遍,“你叫什么名字?”

“奴、奴婢闺名宝钗。”原来竟是薛宝钗!

“宝钗?宝钗!好名字!果然是匣内明珠、头上宝钗。”启运帝不吝赞赏道,边意犹未尽地松开了手。

宝钗含羞低头,晕染双颊,蚊蚋一样答道:“奴婢贱名,当不得皇上称赞。”

启运帝却突然说道:“你可听说过汉武帝?”

宝钗也是学富五车,不让须眉的,自然听说过,却避重就轻道:“奴婢懂得不多,只知道好像有个什么‘金屋藏娇’的典故。”

“正是,果然如珠如宝,聪慧机敏。”启运帝道。

宝钗一语中的,可不正是猜中了启运帝的心思嘛!

“那么,回去你便收拾收拾,跟着刘仁吧!”启运帝说完,看也不看宝钗,转身就走。

宝钗却还愣在原地。

那个名叫“刘任”的太监见状,急忙上前,提醒宝钗道:“哎呀,贵人怎么还不谢恩?”

“贵人?谢恩?”宝钗疑惑问道。

刘任附耳过去,小声对宝钗说道:“奴才是皇上身边贴身伺候的,虽不比大总管,可是却专管翻牌子。皇上让您跟着我,便是让您今夜准备侍寝的意思。”

宝钗登时涨红了脸,赶忙俯下身去,连声道:“谢皇上恩典。谢皇上恩典。”

宫门后,看了好一出大戏的皇太后身边老人嬷嬷们互相对视,都撇了撇嘴,转身向皇太后回报去了。

另一头,在后宫门外等候多时的一位年轻侍卫,终于接到一个小太监的口信。

“贵人说了,事情成了。今晚便见分晓。贵人还说,要多谢舅舅在外打点,日后仍需多多仰仗。”

“成了?成了便好!烦请公公再带句话,就说都是一家人,只要贵人好好的,必然前途无量。以后还是大人仰仗贵人的地方多。”那侍卫说着,又从袖中摸出一锭银子塞给那名小太监。

小太监假模假式拒绝道:“哎呀,大人您太客气了!不过传一句话的事,适才贵人已经给过银子了,您再给。我实在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