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时间也差不多了,黄俞将之前冻好的豆腐取出,切成规则的方块,用水滚一次,用于去除上面的豆腥味。
豆腐准备好后,黄俞把豆腐放入锅中,加入熬好的鸡汤汁,火腿汁一起炖煨,再加入一些切碎的香菇和冬笋。
过上些时辰,锅中的豆腐逐渐变膨胀,表面开始出现蜂窝状的针眼,豆腐显然已经被炖松了。
“黄姐姐,这就是冻豆腐么?”冬冬问道。
黄俞回答,“你看锅里面的豆腐,孔隙多,一碰就感受到弹性,这就是冻豆腐。”
“小娘子,我们拿这冻豆腐做什么呢?”
“这冻豆腐能做的吃食,可多着了。捞起来加蘸料凉拌着吃,或是煮汤涮锅,亦或是油炸。之前在鸡汤里煮了煮,这豆腐已经吸收了不少汤汁……所以说,你们想做什么吃?”
夏夏想了一会儿,答道,“今儿个大雪满地,天寒地冻的,不如煮汤?”
黄俞说道,“我也正有此意,先煮豆腐汤,等过些日子,我找些锅炉再煮火锅。”
说罢,黄俞撩起袖子,开始做豆腐汤。
首先,将鸡蛋打散,倒油煎成鸡蛋皮儿后起锅。将起锅后的鸡蛋皮儿切成条状,然后在锅中烧热油,加入菌菇,再剁碎大蒜放入锅中。
黄俞又倒入冻豆腐,鸡蛋皮儿。等过上一阵子,锅中开始冒着热腾腾的白烟,在起锅前加入些许葱花和花椒粉。
“出锅!”
第27章 鱼肉小丸子 肉茸吊汤 这小饭馆的老……
望着一锅冒着滚滚热气冻豆腐汤,冬冬连忙凑上前去,只轻轻嗅了一口,便觉鲜美异常。
黄俞穿着洁白的围裙,将冻豆腐汤起锅后,“挂招牌,今日我们主打冻豆腐汤…… 不行,快过年了,我们得多挣些钱,我再做一锅鱼肉丸子拿来卖。”
“年年有余,过年吃鱼肉寓意甚好。小娘子,你这主意不错。”
黄俞微微点头,“夏夏,你先去将我买的鱼清洗干净,用刀剁成泥状盛放起来。”
挑鱼刺是个细功夫,需要夏夏耐心。恰好夏夏办事一向稳妥,又静得下心来。
在夏夏剁完鱼肉后,黄俞在鱼肉泥中加入蛋清和料酒,用筷子将之搅拌均匀。等到鱼肉上劲儿后,再在里面加入少量清水继续上劲,而后又加入淀粉搅拌成黏糊状。
点火开锅,在锅中加入清水,然后将鱼肉泥攥成小球状,下入锅中,在里面撒入一些枸杞增色。
等到锅烧开后,黄俞又在里面加入些许盐和胡椒粉,加入小葱花。
锅中浮起一团团白嫩的小圆丸子,在锅中不断地微微跳动,看着甚是可爱。在众多雪白的团子中,翠绿的葱花再配上鲜红的枸杞,恰似一幅好看的图作。
鱼肉丸子起锅后,黄俞便走到店前,看到夏夏正在开卖冻豆腐汤。黄俞猛然想起,新店刚开张,之前的一些老顾客还不知道她们换了家店子。
黄俞眼见过往的行人,在她们的店子前并未多加停留。
夏夏见黄俞眉头一皱,便宽慰她说,“小娘子莫要忧心,小店刚开始都是这样。如今我们在界身,里面的吃食众多,很多食客也都有经常光顾的店子。如今我们刚开张,他们没吃过小娘子做的吃食,又怎会知道小娘子的厨艺?”
听得夏夏这么一说,黄俞的心瞬间放宽了许多。想来也是,众人没吃过她做的吃食,一切都是万事开头难。
黄俞不一会儿又换了个招牌,只见上面写道——今日新店开张,买二赠一。今日主打:冻豆腐汤,鱼肉丸子。
“小娘子,你这满二赠一是何意?”街头的人不解道。
“客官点两份鱼肉丸子冻豆腐汤,可得三份。同理,鱼肉丸子也是如此。”
“那我便点两份鱼肉丸子试试。”
黄俞忙答道,“好勒,客官稍等。”
黄俞盛了三碗鱼肉丸子放在桌上,那食客走进小店,坐在一张桌前。
“可算是有人来了。”夏夏忍不住叹道。
黄俞杵在门口,发了一会儿呆,却见那男人连吃三碗鱼肉丸子后走出饭馆。
“郎君慢走,常来呀。”黄俞温声道。
“下次一定来,这肉丸子不错,下次我带上一家子来吃。”
没想到发了一会儿呆,饭馆里开始陆陆续续来了顾客。
“哇!小娘子煮的豆腐汤竟然这么鲜?”一人手捧冻豆腐汤,热乎乎的气儿直直往鼻梁上冲,他的双手放在瓷碗两边取暖。他的脸冻得通红,双手上好像也长着几个冻疮。
黄俞不由得想起自己刚牢狱时,也是这般模样。
男子也是连喝了三碗豆腐汤后,仰在靠椅上消食。吃了许多后,他仍觉得意犹未尽,胃里还是有点空空的。饿了几日,他拿了点儿钱找吃食,正巧看着黄俞的招牌。
思量了一会儿,这家店子里的冻豆腐汤比起其他店铺要便宜上不少,还挺划算的,味道且不说,能果腹就行。怎料,这家店子的豆腐汤竟然是他吃过最好吃的。
黄俞瞥见这人放在桌上纸张发黄的书卷,问道,“客官也是读书人么?可是要参加科举?”
那人身着灰色细葛长衫,大袖宽阔,看得出他比之前要瘦削上不少。
“小娘子好眼光,我此番前来,确是为参与科举考试。”
“那便祝客官科举顺利,仕途顺遂。”
那人不禁叹息一声,“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入汴京科举,蹉跎了这许多年,也不知能否有个好结果。”
黄俞道,“自隋朝科举始,古往今来多少进士状元,客官知道几个?留名青史者又有几个是状元探花?客官莫要太过心忧,平常心对待则可,莫要失了那份平常心。”
“小娘子说的是,多谢小娘子宽慰。”
黄俞不禁黯然神伤起来,他们只有用科举中第来证明自己,那十年寒窗苦读不是功亏一篑,若是功败垂成,那他们的生活岂不是会更加艰辛?
在儒生科举后,街坊邻里总是凑堆儿询问状况;放榜后,上榜者一朝鲤鱼跃龙门,处处听得夸赞。而落第者只有背着几箩筐的圣贤书独自离开,他们的一生只为一个目标。
黄俞穿着一身粉红襦裙,梳着一头堕马髻,双手托腮,沉思良久后,从后端出一碗鱼肉丸子递给那人。
“我看客官还未吃饱,今日适逢小店儿开张,便多赠客官一碗。”
那人接过鱼肉丸子,含笑道,“那便多谢小娘子了,但无功不受禄,小生……”
“等客官中第后,再来我这小饭馆吃。”
那碗鱼肉丸子看起来薄皮雪白,其中的鱼肉厚实,一口咬下去,小丸子极富弹性。
里面的鱼肉闻着很是香,诱人的香味随着热气儿止不住地往鼻孔里钻,但吃起来更。鱼肉新鲜,入口即化,口感香软鲜美,令人不禁拍案叫绝。
吃罢,男子心满意足地离开小饭馆。此时,正值饭点儿,饭馆中陆陆续续来了不少食客,夏夏忙得不亦乐乎。
黄俞看着小饭馆中的十来个客人,顿时回过神来,连忙招呼客人。
“小娘子熬得豆腐汤还真是醇正,在冬日里喝上一碗暖胃的豆腐汤,再配上一碗鲜美的鱼肉丸子,还真是绝配。”
“这饭馆是新开的,没想到这小娘子的厨艺竟然这么好。”
“是呀是呀,这位小娘子瞧着面生,我这还是第一次吃她做的吃食呢。”
……
此后连续两天,小饭馆中总是座无虚席,黄俞和夏夏都有点儿忙不过来。但如今年关将近,家中还未来得及添置货物,黄四娘见状,便留她二人在店里忙活,独自买了些准备过年的吃食。
这天早晨,就有人敛眉踏进小饭馆中,偷偷和同行的人指着黄俞说道,“你看,这小饭馆的老板娘长得像不像?”
与之同行的人寒噤一声,“公子,您可小点声吧!一看这家店铺的老板娘就是干惯了粗活的,你看她端菜做菜动作多麻利!怎么可能是世家大族中的姑娘?世家大族里的姑娘能沦落到此等地步?”
“你说的也是,这老板娘敢在樊楼开小饭馆,看来是没人跟她说过她的样貌……”
“公子言之有理,汴京城虽然每日往来之人众多,但那些深闺女儿家以及宫里的女人,寻常人知晓她们的面貌也是不易的。”
话音未落,看见黄俞在厨房里正在煮汤,便忍不住凑上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