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开饭馆(美食)(26)

不一会儿,黄俞便烤好了一些烧臆子,蘸上蘸料,递给杨濂。

外焦里嫩,肥而不腻。只需咬上轻轻一口,顿觉心中暖洋洋的。口感细腻滑嫩,纵使烤串已咽下,残留在齿间的香味仍旧挥之不去。

小二转了一圈后,看到黄俞已经烤好一些肉,便顺便来看看。只见烧臆子色泽亮丽,香气四溢。

“小娘子倒是好手艺呀。”

元徐心有不服,眉头紧蹙不满道,“小二,这肉是你家店里的,这蘸料也是你家的。她就是动动手烤熟罢了,有什么手艺可言?”

①腩炙法:参见《齐民要术》

第26章 开门大吉冻豆腐汤 赚钱致富,我就是要……

小二摆首道,“烤叉烹饪,可是最讲究火候的。稍有不慎,将肉臆子烤黄烤焦,那便是烤过了。若是烤的时间稍有不足,那味儿也就不是这个味儿了。这么些年,倒有些客人想自己烤臆子吃,虽说他们都将臆子烤熟了,但那些仅仅是能吃而已。到底不是行内人,味道终究是差上许多。”

“这位小哥谬赞了,我这也是第一次烧臆子。”

话音未落,杨濂放下烤串,从怀中掏出白净帕子擦拭了嘴角。

“我吃好了。”

这才第二串?就……吃好了?

果不其然,贵人的胃口还真是小呢,他的胃口怕是和一只猫儿差不多。

但黄俞就不同了,虽说她已吃了不下五串,仍觉得没饱。眼见杨濂已经等候了一刻钟,她不好意思继续吃下去,“我……吃好了。”

“既然都吃好了,那我们便走吧。”

“等等。”黄俞朝小二大呼道,“打包!”

小二一愣,“啊?打包?”

“给我个纸袋子,我将没吃完的烧臆子带回家。”黄俞见还剩下十几串烧臆子,不带走实在可惜。

小二笑道,“小娘子真是勤俭持家。”

“这倒不是勤俭持家的问题,而是一粥一饭当思之不易,怎可说浪费就浪费了?”

小二拿了纸袋子来,黄俞将剩下的烧臆子装好后,正准备结账,却听得小二说道,“那位郎君已经付过银子了。”

“多谢郎君招待……对了,我即将会找个新店子,到时候新店开张,我来请郎君吃上一顿。”

前些日子租的小铺子日子快要到期,黄俞卖梅花糕、梅花糕、红糖蒸糕诸多吃食攒了一些钱,今日又在忠勇侯府得了十两银子,再攒点钱就可以租家大铺子了。如今正值冬日,租间大铺子可以在里面煮火锅,想必生意一定会红火。

“我那间小店铺太小,连张桌子都放不下,我想换家大店铺,在里面煮火锅吃。到时候,我做的新丰酒也快好了。郎君到时候可一定要来尝一尝。”

杨濂问道,“火锅?那是何物?”

“到时候,您就知道了。等到新店开张,我邀郎君前去……”

黄俞还未说完,杨濂就打断道,“新店开张,若是你事务繁多,我就不去了,改日吧。”

黄俞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随之旋即答道,“既然贵人忙,那便算了吧。”

这时,元徐取来杨濂的鹤氅。

杨濂对元徐说,“回去吧。”

“郎君慢走。”言罢,黄俞不禁打了个喷嚏。

黄俞见杨濂的脚步渐渐地慢了下来,大有回头之势……

怎料,杨濂稍加停步,继而大踏步离开。

他这是做甚?我不过是打了个喷嚏,他留步想做什么?

黄俞猛然锤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想什么呢?赚钱它不香吗?我还是开店致富吧!

赚钱致富,我就是要一条走到黑!

黄俞远远望见苍茫的夜空下闪烁着星星点点,繁星璀璨的夜空笼罩在热闹的汴京城上,莫名觉得心安。

忠勇侯府的大厨跑回侯府后,却见陆渊急匆匆地冲出来,拽住他的衣领问道,“她人呢?”

“谁啊?”

“我说,那个小厨娘。”陆渊在品尝芙蓉鸡时,觉得这味道很是熟悉,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普天之下,除了黄俞,还有何人做的吃食令他如此熟悉、念念不忘?

大厨不紧不慢地答道,“您说那位小厨娘?之前侯爷说她做的吃食极好,派我前去寻她。”

陆渊忙问道,“那你找到了么?”

“找是找到了,但她因与一郎君相约,故而不愿随我回侯府。”

“郎君?哪位郎君?”陆渊震惊道。

“是位极为俊美的小郎君,看他的穿着,应是个贵公子。”

“他们去了哪里?”

“瓦栏。”大厨回答后,便急忙向侯爷复命。

陆渊站在侯府门口,来不及拿披风,直接出门前去寻找黄俞。奈何寻了一个多时辰,几乎走遍汴京城中的所有瓦栏,都没有看到黄俞的身影。

正当陆渊心灰意冷之际,突然想起——黄俞是由侯爷夫人请来的,故而她一定知道黄俞的住处!

在月光下,陆渊闷声回了侯府,此时侯府众人已经安然入睡。

陆渊只好回到房中,只见屋外的大雪下得愈来愈来大,明日起身应能看见万里楼阁银装素裹。

俊美的小郎君?这人究竟是谁?

**

黄俞夜不能寐,故而早晨天未亮,便同去夏夏前去铺子。不多时,二人就在潘楼酒店中寻了一间铺子。

此处临近宣德门旁的左掖门,往前走就是杨楼,反方向就可以看到界身,右边就是鬼市子。此处正位在汴京城的交通枢纽上,繁华异常。

若是在潘楼酒店租间铺子,阿娘也不用每日早去抢摊位。但是……此处临近皇宫,说起皇宫,黄俞心中仍旧发杵。

高居庙堂的官家曾下旨围剿黄家山寨,虽说站在官家的角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剿匪无可厚非。几十年后,朝廷不也是多次攻打梁山水泊?但没了的,毕竟是她精心经营多年的山寨,她打心底里不愿离大内皇宫那么近。

黄俞思量再三,终是选择在界身那儿的店铺。夏夏办事一向麻利,立即将原来店铺中的物件收拾过来。

“小俞,这是你刚找的新店子?”黄四娘领着冬冬踏入店铺,惊讶道。

冬冬一走进新店铺,便兴奋地左瞅瞅、右瞧瞧。

黄俞将黄四娘背上的箩筐放下,“我看这家店铺的采光不错,还很宽敞,我们用来开饭馆绰绰有余。阿娘,你以后就不用早起去潘楼抢摊位了,以后就在我的饭馆里卖豆腐吧。”

黄四娘欣慰道,眼中泛出盈盈泪光,哽咽道,“好。”

“阿娘,您怎么还哭了呢?”黄俞擦拭阿娘眼角的泪水,“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黄四娘颔首道,“阿娘没哭,只是太高兴了。”

黄俞将黄四娘做的豆腐拿出来,“这店子你们先收拾着,我去弄冻豆腐。”

“黄姐姐,什么叫冻豆腐呀?”

“我先将豆腐冻起来,马上和你们一起收拾。”说罢,黄俞抱起黄四娘箩筐中的豆腐离开。

冬冬不解道,“黄姐姐还是没告诉我什么是冻豆腐呀。”

夏夏笑道,“你迟点儿知道又无大碍,反正是你黄姐姐做的吃食,你能不爱吃?”

冬冬挠挠自己的小脑瓜,恍然大悟道,“夏夏姐说的对哦!”

不一会儿,黄俞已经将豆腐冻好,环视刚租下来的店铺。这次她租了两月,当店家问她为什么不租久一点时,黄俞答道——两月后,我差不多能把它买下来。

黄俞对这间店铺实在喜欢得紧,便与店主人商议好——两月后,一手交钱一手交地契。挣钱之事,对黄俞而言,刻不容缓。

这间店铺中原本就摆放有八张桌椅,黄俞买了几块蒲团铺在炕上。在每张大桌子上放着一个小小的白瓷瓶,里面各插着两三截梅花,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因这店铺向阳,即使在寒冬腊月,日光也可照进店中。冬日的日光虽然没有温度,但照在漆木桌上,看着也是不错的。

“等到夏天,我便挂个帘子或是买个小屏风。”黄俞一边将锅碗瓢盆分类,一边说着。

“这家店子,小娘子选的是真的好!”

黄俞笑道,“之前身上实在没几个钱,能找个店铺,已是不易。现在不同了,租个好店铺很容易。但若是要买下来,就还得多赚些钱……”

“黄姐姐,我们要吃冻豆腐了吗?”冬冬突然问道。

“马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