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只熊猫不容易(96)
果然,江家做的一窝丝、松子饼、荞麦花受到了空前的欢迎,到江家拜年成了小娃子们最为盼望的事,隔壁的苏二婶也是夸个不停,阿窈笑意浅浅,决定不告诉她这都是用一两半银子的白糖熬出来的糖卤的功劳。
江家热闹了许多天,只因为阿窈不仅给他们糕点吃,还陪着一起玩,玩累了还有许多故事听,因此天天吵闹着要过来。等听了一肚子故事,才愿意回家里去。
眼见着入了冬,眼见着过了年,去年几个人凑到一块,还有些新鲜劲儿,今年就已经习惯了。
新年已经过到了初八,京里面却愈加热闹起来,从这一天开始,家家户户就得放灯了。
“咱们家门口今年挂什么灯?”小琪与万婶商议了半天,一个说挂两个五谷丰登的纱灯,一个说挂上两个明角灯。还没议定,万大郎就亲自上门,送了四盏通心灯,把通草劈成片子,粘在灯上,做出一树树梅花的模样。
“万大官人最近学问越发好了,”小琪围着看上一会儿,嘻嘻笑,被万婶推了一把。
“素素喜欢梅花,”万大郎摸着头笑,跟两人说着话,眼不自觉往里面瞟。
“姑娘今天跟着大爷出门了。”
万大郎让万婶戳破了心思,顿时红了脸:“两盏送给阿遥,挂廊下门口都使得,那两盏就送给素素。”
他去年送了一副消寒图过来,素素就回了一副自己亲手画的九九梅花消寒图,万大郎不晓得这么风雅的东西还有别的玩法,只知道素素回的礼是自己画的,乐得珍而重之放起来,当下记住了,素素最喜欢梅花。
因此他怕送了两盏过来,都挂在门外头了,素素反倒得不着,这才又凑了两对儿来。
“十五那天,我们家姑娘和大爷要去外头走百病看花灯,大爷出不出门?”
万婶虽然不知道江素素什么时候喜欢上了梅树,却不妨碍她有意撮合两人,因此特地透出消息,谁知万大郎并不上道。
“灯节人多,江兄弟也年轻,还劳婶子多跟他们说说,路上可别走散了。”
万婶只能暗自摇头——她只能帮到这儿了。
京里一向宵禁格外严实,十五这前后十天却放开了,每到晚上,到处灯火通明,半边天都亮了,人挤着人,肩挨着肩。
随便走在哪一条街上,一个灯棚接着一个灯棚,再有财力的,就能做出一个灯山,上头挂满了料丝灯,玻璃灯,宫灯,纱灯,走马灯,有的糊着绢纱,有的镶着玻璃,往门口一摆,说是与民同乐不如说是自家显摆。便是转到小街小巷里,两边堆着破旧东西,门边也得挂上一两盏,一路望过去,星星点点的,倒像是萤火一般,有了一些夜晚的感觉。
“今年永安伯家门口新挂了两个珠子灯,我远远瞧了一回,可稀罕!”
“珠子灯有什么稀罕的,要说每年不都得看个百十回,往东城里一逛,哪家没有十几个?”
要不怎么说天子脚下,老百姓打眼一瞧都跟别人不一样,便是自己家里没有,还能没看过不成?
“要是寻常的珠子灯,谁没见过?他家里这两个听说从去年就开始做了,从十几米的灯架子上面能一直垂到地上,你只想想,要用多少斤珠子去?”
“也不过就是钱多罢了。要说稀罕还得数宫门口摆着的鳌山灯会,上一次摆出来还是几十年前的事儿了!这一次要不是四皇子出生,还看不到呢!”
江家早早就吃罢了饭,打扮齐整锁好门,江素素新做了一身月白的绫子袄儿,整个巷子里头各家都约好了,要一起出去走百病。苏二婶、苏大嫂、苏大哥也都已经准备停当,桃姐儿左看右看也没看见隔壁的陈大姐,便好奇地问:“燕子姨呢?她不出去看灯么?”陈大姐儿的长辈含着意味深长的笑,哄她道:“大姐儿有事要做呢,没时间出来,咱们去看灯,不用管她。”有些话总是不方便和小孩子说的。
只是她没想到自家孙子转眼就把她给卖了,顺子在后头偷偷给桃姐儿咬耳朵:“我奶奶说,小姨快要出门子了,不叫出去。”
原来陈大姐儿已经定了亲,五月里便要出嫁,便是在京里,也是不好出门了。
桃姐儿对陈大姐儿寄予了极大的同情:“燕子姨真可怜,为什么要出门子呢,连灯会都看不着。”在她小人家眼里,出嫁可没有灯会热闹好玩。
旁边的素素听着这话,不知道想到了谁,一时间出了神,阿窈连叫了她两次,素素才回过神。
阿窈虽然奇怪,却也来不及多说,又叮嘱了几句,让她千万要跟小琪万婶一起,不要走散了。
她如今这个装扮,不好跟一群姑娘一块去走百病,干脆自己一个人跟在后头慢慢逛,等他们走完了再一起去看灯。
小琪万婶却更不放心她,因此两边相互叮嘱,却看得苏大哥笑起来:“去走个百病,怎么就像是再也见不着似的......”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苏大嫂拧了一把,大过年的,谁愿意听这么晦气的话?
作者有话要说:
①参考遵生八笺里糖卤法。
第83章 上元
如今正是上元时节, 便是往郊外走,仍然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到处人头攒动, 推推挤挤, 闹闹嚷嚷,虽然不比内城的堂皇气派,却更有一番俗世的热闹,沿街的店铺争相悬灯结彩, 大的小的, 方的圆的,纱灯琉璃灯羊角灯走马灯, 还有外头搭着灯楼的,还有些人在门口放花筒、起火,玩地老鼠, 到处流光溢彩, 亮如白昼,说不尽的热闹,平日里困在家里的女孩子们也都出门来看灯, 引得不少浪荡子钻前钻后想占些便宜,所幸苏街上护卫众多,长得颇有威势,端起脸来很能唬得住人, 倒也没人来触霉头。
等过了三座桥, 放了灯,许了愿, 走百病就算是完了,这会儿一行人才算是真正松快起来。
“那条龙真威风!”
“还是走马灯最好玩。”
“荷花灯最好看!”
几个孩子几乎看花了眼, 叽叽喳喳又争又辩,连平时最沉稳的兰姐儿也变得活泼起来,几个大人牢牢牵着这几个活猴子,生怕被挤散了,每年在上元节被拍花子的拐走的孩子可不在少数。
正走到约定和自家男人聚集起来的所在,正好看见一个极大的铺子前挂出许多灯谜,都是浅近的,就如同歌谣一般,寻常人听了也能猜出一两个,他们便跃跃欲试起来。江素素却还有正事要做,跟小琪与万婶说了,他们自在那铺子前面看灯猜谜,自己转身进了附近一家店铺。
丫鬟小青是认得江素素的,将她让到了里间,一边上茶一边笑道:“娘子且略等等,我家奶奶马上就来。”果然她那边话音刚落,就听到了宋蝉娘爽朗的笑声。
“哎呦,妹妹可算是来了,姐姐我可眼巴巴盼了一天了!”转眼看见桌上的糕点等物,又嗔道:“你来也就罢了,还带这个来做什么?小青,怎么上这个茶?快把昨儿舅爷送来的大红袍沏上来!再去拿新蒸的玫瑰搽穰卷儿来。”
江素素不好意思,忙道:“姐姐不必忙,我才在家吃过饭来的,还是先把东西给了姐姐要紧。”说着便从随身包袱里将东西拿出一卷画来。
宋蝉娘小心接过来,展开看时,只见其上数枝梅花横斜而出,干枝郁密,穿插有致,枝头缀满繁花,或含苞欲放,或盈盈盛开,千姿万态,不一而足,与劲枝铁骨相映衬,更显出得清气袭人,冷香四溢,深得清傲气韵,然而又于冰天雪地间透出几分融融春意,正与当下情景相和。
宋蝉娘不由啧啧赞叹:“妹妹当真是好巧的手,瞧这图样,瞧这绣工,哪里还能找出第二个来!”
原来这幅画却是绣出来的!
自来绣画也不少见,但多是在大户人家里头藏着,普通人家难见。再加上凡是喜欢做绣工的,大多家境贫寒,于画画一道上不大通,哪怕绣艺出众,画画上也是颇有匠气。若是有哪位闺中识文知字,擅长书画的小姐,恰巧又有了一番好技艺,又哪里稀罕卖出去,以此为生,藏还藏不及呢!
江素素向来没什么谋生的手段,整个家全靠阿窈撑着,时候久了,她到底不安。却不想去年一年绣成了一幅雪竹图,本来尺幅也不大,她生性懒散,三五天才拿出来绣一会儿,不过打发时间罢了。不想被邻居瞧了去,一时大惊,她这才知道原来绣画也是能卖得好价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