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223)

作者:恣悠悠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吃货 家长里短 温馨清水 种田文 萝莉 未来手工达人悠悠,因意外穿越到七零年代。好在,商城还在,可以同未来交换物资!好在,父母双全,可以让她享受亲情!一家人整整齐齐,和和美美,共同致富奔小康! 点击展开

姥爷被他们气笑了:“老哥几个,别在这哭穷了,我就不信,你们连个买劈柴的钱也没有了。”

“艾老啊,还真不是没有买劈柴的钱,关键是买了没地方放啊。家里就那点地方,连床都是上下铺,您说买了这些笨重的家具,放哪里吧。”

“即便是院子里,也都搭满了窝棚,住上了人。我要是有您老这么大的院子,宁肯少吃口饭,也得买下来。”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姥爷看着他们那痛心的样子,忍不住了:“我说老哥几个,要不这样吧。我这院子,一时半会也住不着,就是以后回来住,家里也没那么多的人。要不我把后院给你们腾出来,借给你们放东西。”

他们赶紧摆手拒绝:“艾老啊,不瞒您老,我们啊,还真是穷的连买劈柴的钱也没有了。现在,孩子们都大了,家里人都多。

关键是咱们的身份都不好,又没有收入,孩子们连吃穿都顾不住,不能再给他们添负担,也不能再给他们添堵。

不瞒您老,您说俺们在京都有窝,真叫您说着了。还真就是个窝,俺们啊,住的连原来的下人都不如。

一大家子,挤在一间十几个平方的房子里,老公公和儿媳妇住一起,那个难堪啊,不提也罢。

特别是何老,那才叫难啊。儿子和媳妇没了,摊上个不懂四六的孙媳妇,整天指桑骂槐的。连个安生的日子也过不上,有时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您看他瘦的,不知能撑到那一天。”

悠悠看到他们中间比较清瘦的那位老人,他满脸的忧郁:“提这些干什么,比起早走的那些人,我这也算是多活了十几年。再说了,孩子那也是没办法,重孙子这都26了,还没地方结婚。”

姥姥看着他,不忍心的说:“何老,这院子我们也住不了,要不您就搬过来住吧。我按老艾说的,把后院收拾出来,给你们放家具,您就帮他们看着,让他们给你看管费。”

那老人感激的看着姥姥:“夫人,您还是那个热心肠。行,我承您的情,就舔着脸在您这里住了。不过,您也太看得起他们了,他们啊,都自顾不暇,可给不起我看管费。

我手里还有几件老物件,就送给艾老当玩意。不过,您得管我以后的吃喝。嫂子您也别怕,一个月给我5元钱,够我买口粮的就行,就算我厚着脸皮求您了。”

说完这番话,他窘迫的脸都红了,头上也冒出了汗,看来是真的没办法了。一个月5元的生活费,在京都这个大都市里,也就是刚够买口粮的。

姥爷急眼了:“这可使不得,您那几样东西,可都是千金难求的宝贝。以前岛国逼得您差点送命,也没让您屈服,我可不能要。”

何老着急的说:“艾老啊,您能和那没人性的岛国鬼子相提并论吗。再说了,您是不知道我那不肖子孙。哪天我走了,东西交到他们手里,也得让他们给败坏了。我就舔着脸赖上您老,用它们给自己换个平静的晚年生活。”

第301章 救世的菩萨

其他人也说:“艾老,看您这大院子都买了,就按和老说的吧,他家的后辈确实不成器。何老在跟他们住在一起,也活不出个法来。

再说了,他手里的东西,现在还真没人要,人们连吃穿都顾不上了,谁还要那些东西啊,也就咱们啊,还把那些东西当成宝贝。”他们唉声叹气的说着,还满脸的不甘心。

姥姥看着他们,和姥爷商量:“老艾,要不咱就留何老在这住吧,咱也不要何老的东西,你还得回去,就让何老帮咱收些老物件。

婉莹学的就是这专业,以后孩子能用得上。我这里还有些钱,咱留给哥几个,让他们看着收。另外,哥几个生活都困难,咱还过的去,就每个月补贴他们三十元钱。你看合适不?”

四位老人听姥姥这么说,都激动了:“夫人啊,您就是那救世的观音娘娘,我们这伙人,干别的不行,要说看老物件,可不输给任何人。

您手里要是还有闲钱,想收些好物件放着,交给我们您尽管放心,保证不让您花冤枉钱。

我们三个还过得去,你每个月给何老二十元钱就行。看到那么好的东西被糟蹋了,我们心疼啊。

夫人,您们这些年没在京都,不知道现在京都的情况,早先千斤难求的国宝,现在是贵贱没人要。要是有人收,给钱就买。”

姥爷看他们那激动样,叹了口气:“咱哥几个,别的本事没有。摊上这个社会,就是个废人。现在你们也别争了,就按秀芹说的办,每个人一月三十元钱。

哥几个也别嫌少,这也就是现在,要是搁从前,给这点钱,不是打你们的脸吗。

我俩还有点积蓄,就拜托哥几个了。平时你们该干什么还干什么,碰到看上眼的东西,抽空就收过来。我这院子大,随你们折腾,收起来的东西也有地方放。”

听了姥爷的话,他们激动的眼都红了,声音还带着哽咽。“艾老哥,也就您和夫人还看重我们,现在别说外人了,就是家里的孩子,也瞧不起我们,嫌弃的不行。

您和夫人把这事交给我们,就擎好吧。咱也别说三十元了,就二十元。既然这院子你们暂时住不着,我们几个就都搬过来,大家在一起,一切都方便。

二十元钱足够我们生活的,我们这些老不死的,就不在家招人嫌了,也给家里的孩子腾个地方。”

姥爷看他们说的真切,只好答应下来:“行,就随哥几个的心意。秀芹,你帮着把厨房里的东西准备好。”

“好,你们先聊着,我去置办。”

“不用麻烦夫人了,俺哥几个能置办。”

姥姥没听他们的,领着悠悠就出去了。胡同口就有土产门市和副食门市,悠悠又从空间里添上好些米面油,姥姥还让悠悠拿出来四套铺盖。娘俩找了两辆三轮车,把东西推回了家。

四位老人看见姥姥买回来的东西,千恩万谢。姥姥坚持己见,让他们住在中院,出入都方便。

老人自己去收拾住房,正房除了三间厅房,还剩下四间,正好一人一间。

姥姥喊了两个人,先收拾厨房。厨房里的锅灶还能用,姥姥又买了个散煤炉子。老首长听说姥姥买的院子带壁炉,安排人送来了一车的碎木柴和无烟煤。

厨房收拾出来,已经是上午十点半了,该准备午饭了。姥姥又让悠悠拿出来一些肉食,特别是腊肉和熏肉,这些东西放着能吃一个春天。

中午十二点,姥姥就整治出了一桌饭菜,其实大部分是悠悠从空间里拿出来的存货。厨房里剩下的东西,足够他们四个吃仨月的。

姥姥还拿出了两瓶茅台酒,几个人端着酒盅,首先敬的是姥姥:“夫人,我们哥几个,先敬您一杯,感谢您把艾老照顾的这么好。

要不是您,艾老绝对熬不过去,他这身体,加上那敏感的成分,要是留在京都,当年就得被折腾没了。

那里轮到我们哥几个跟着沾光,艾老啊,还是您的命好。别看你就一个闺女,现在不也子孙满堂了。

我们啊,倒是有儿有女的,可老了老了,老伴走了,我们就成了孤家寡人,连个安身之处也没有。亏得您老回来了,跟着您老啊,总算有了个清净的地方。

夫人啊,不怕您笑话,我们啊,得有十多年,没这样坐着吃顿像样的饭了,这茅台酒啊,更是没喝过。想当年,咱哥们跟在后面请客的,得排出去一个月。”

吃过午饭,姥姥把一万元钱交给了他们。何老说:“夫人,您把这钱交给刘兄弟,让他管着,他账头清。”

刘老个子不高,圆脸上带着笑容,像个弥勒佛。他依言把钱接了过来:“好,我管着,你们啊,还是那个懒散的性子。夫人,您放心吧,我保证把账目给您记得清清楚楚的。”

“刘老,您说这话是打我脸,用不着记账,您把大家的伙食管好了就行,你们的身体要紧。等卫华有空了,我让他过来,给你们检查身体。”姥姥特意的安排着。

正月二十四,赵教授的老伴在弟弟的陪同下,来到了京都。大家又聚了一次,这次主要是看她家的房子。

其实,她家的房子和温教授他们的一样,也没什么可看的,区别就是里面的家具不同。经过那场运动的浩劫,房子里原来的欧式家具,已经损坏的差不多了,缺角少楞的,残破不堪。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