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222)

作者:恣悠悠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吃货 家长里短 温馨清水 种田文 萝莉 未来手工达人悠悠,因意外穿越到七零年代。好在,商城还在,可以同未来交换物资!好在,父母双全,可以让她享受亲情!一家人整整齐齐,和和美美,共同致富奔小康! 点击展开

倒坐房的最西面有个院子,里面是两间倒坐房和两间西厢房。小院的外面,靠着北墙搭了一溜棚子,里面安放着一些石槽,看来是马棚。

前院和中院之间隔着一道墙,中间有个垂花门,也是五米多宽,垂花门的两边都有套间,和套间挨着的也是倒坐房,分别是杂物间和厨房。

中间的院子里七间正房,两边各五间厢房。正房的西面也是五米的垂花门,穿过垂花门,就到了后院,后院也是七间正房,东西各三间厢房。

后院正房的西面依然是五米的垂花门,走过去,就是一片空地了,面积有两亩多,中间还有个凉亭。靠着西墙,是一条2米宽的走廊,后院的西北角有个角门,旁边盖着两间小房子,看来是看门人住的。出了这个门,就到了另一条东西胡同。

这个院子东西30米,南北120米,占地五亩多。加上垂花门,总共53间房子。

所有的房子外面都带着走廊,走廊之间是相通的,垂花门把走廊连接在一起,雨淋不着,日头晒不着。

悠悠越看心里越高兴,别说房子了,光是这五亩土地,十万元也合适。何况这院里的房子保存的很好,基本上没有损毁的地方。只是年代久了,油漆有些脱落,斑驳不堪。

房屋的门上都落着锁,透过玻璃窗,可以看见里面的东西。其实也没什么,都是些破旧的铺盖和日常用品,看来没人在这里居住。

中院正房的钥匙倒是在他手里,他打开锁,让大家进去观看。中间三间是厅房,里面摆放着配套的家具,都是老式的家具,古香古色,不过上面落满了尘土,看着就有一种衰败的感觉。

厅房的两边各有两间耳房,东边的是书房,西边的是卧室,书房里条案、书橱、书架齐全,上面还摆放着各种书籍,不过都是普通的书,一本精装的也没有。

卧室里不是北方通用的火炕,而是摆放着一个笨重的架子床,衣橱、梳妆台、罗汉床齐全。还有个隔开的小洗手间,设计的比较合理。原来这房子里安装的是地龙和火墙,比火炕还舒适。

这家的大儿子解释说:“其实,我们兄妹都有自己的房子,并不在这里住。老人身体不好,也不住在这里,这房子空了好几年了。住又住不着,每年还得维修,所以就想卖出去。”

姥爷和姥姥对院子都满意,爸爸就负责给他们沟通了。这些年他们也没碰到合适的买主,开始还说可以便宜一些,见姥姥真心买,那家人集体商量的几次,最后决定还是十万出手,不过无偿赠送房间里的家具。

其他的部队首长听说了,一起指责他们办事不地道,难怪子女不成器。爸爸还是一如既往的给老人治病,倒是他的大儿子每次都面带歉色。

看姥姥面色从容的拿出来十万,包里还剩下好几捆钱。姥爷震惊的说:“你可真大胆,就这样把钱带来了。敢情你早就合计好了,要来京城买房子。”

“要是大家都知道了,不得都跟着操心啊。这样就我自己注意着点,大家都省心。”

姥姥说的轻松,姥爷还是说:“你啊,啥时候都是傻大胆。你这是带来了多少钱啊,剩下的还得有十万吧?你这两年到底挣了多少钱啊?”

姥姥不在乎的回答:“比你想的多,我这两年在外面倒腾东西,你也知道计划内的物资和外面的差价大。一身军装就差十几元钱,我帮着他们倒军装赚的。

一年倒一万身军装,两年赚了快三十万了。卖风衣和呢子大衣的还没算在里面,都在咱家的房子里埋着那。”悠悠在一旁听着,姥姥真够能扯的。

姥爷看着姥姥,无奈的摇着头:“你啊,啥时候都是独主意,这么大的事,全家人都瞒着,咱哥嫂也不知道吧。要不是买院子,你是不是连我也瞒着。”

“不知道,你回去可别给他们说,咱哥恐怕没法接受。”姥姥认真的嘱咐姥爷。

“你啊,也有怕的人。你放心吧,我给你瞒着。不过,回去别干了,这些钱足够咱用的啦。来了这几天,我也看明白了,说不定咱也能等到回来的那天。到那时就好了,咱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你可别再出了事。”姥爷后怕的说。

“行,俺都听你的,不再干了。就是回不来,这些钱也够咱用的了。”姥爷听了,长长的吐了口气,不过悠悠是不会相信的。

部队里的人就是爽利,两天的功夫,他们就搬完了。正月二十二日,两家就办了手续,院子正式交接。他们还真是遵守诺言,里面的家具一件也没带走,都留了下来,也可能是嫌弃那些家具陈旧吧。

姥姥用早就准备好的锁,挨房门的换,光钥匙就一大串。姥爷对这房子还是挺满意的,主动把钥匙接了过去,他准备把院子里的树木规整好了。

悠悠缠着姥爷,在院子里栽上了各种果树,后面的园子里被她栽满了。起码能保证,妈妈在京都的时间,一年四季有水果吃。

姥爷托自己的老友,找到十几个原先的老手艺人,准备把院子里的门窗都重漆了一遍,院墙残破的地方,也修补上。

现在的人工费便宜,即使在京都,人工费也是每天一元钱,不过就是材料不好买。爸爸的病人听说了,大家各显其能,各种建材就送到了悠悠家新买的院子里。

第300章 何老

二十三日,姥爷的老友们,带着找来的十多个工人,早早的就过来了。一进门,昊昊和迪迪就对着来人挨个的叫人。“刘爷爷、付爷爷、和爷爷、荣爷爷”。

他们嘴里应着,忙着和悠悠姥姥打招呼:“夫人,十多年不见,您还是没变样,看来这些年生活还行。”

看着跟在后面的悠悠,他们肯定的说:“夫人,这是婉莹的女儿吧,和婉莹小时候,简直是一摸一样。”

姥姥笑了:“老哥几个还好吧?这就是婉莹的女儿悠悠。老艾经常念叨你们,这次大家伙见个面,他回去就能安心了。”转过来对悠悠说:“悠悠,叫爷爷。”

悠悠挨个的叫人,他们笑着答应着。对姥姥说:“好好,托您的福,我们都还凑活,倒是艾老和您两位,真是出乎大家的意料。看到你们过的这么好,我们也安心了。”

大家在院子里转了一圈,按照姥爷的意思,给工人安排好了活计,就谈论起这院子来,他们都说姥爷买贵了。

“艾老,这院子现在根本不值这个价,唯一的好处是没有后患。部队里的人卖的院子,以后出不了妖蛾子。”看来,人们还是被运动整怕了。

姥爷告诉他们:“我这也是没法子了,你们大小的都有个窝,我那院子是别想了,孩子既然考回来了,就得给他们准备个住的地方。这也是赶巧了,才买了这个院子。其实,也是为了保险才要的,贵就贵点吧。”

他们小声的说:“艾老,还是您老人家有主意,能存下这个家底,俺们啊,可是被搜刮了个干净。”

姥爷苦笑着说:“俺这也是多亏了秀芹她娘家哥嫂,秀芹和她哥从小是孤儿,家里成分好,早先俺给他们的老物件,他们没舍得用,就留了下来。

这不看孩子考上大学了,就拿了出来,让俺给孩子在京都置办个落脚的地方。”

他们听了姥爷的解释,都羡慕的说:“艾老啊,原先俺们看您和夫人结婚,都觉着不可理解。现在看来,还是您做的对。

听您这一说,俺们更服气了,您老啊,就是个有福的。您要是不是看重夫人,也不会给他们家那么金贵的东西,现在也买不了这么好的院子。

这院子是贵了些,不过这些老家具值钱啊。要是早先,这些家具可是值大钱了,这里面好多家具,即使有钱也没处买去。”

也有人不赞同这个说法:“现在可不是原先了,这老家具就没人要,笨重又占地方,大家住的都挤吧,谁家有地方放这些东西。

你们不是没见过,好些老式的名贵家具,都被劈了当柴禾烧了。就这还嫌不好烧,真是造孽啊,那可都是名贵的木材。

咱原来有钱都没处买去,现在倒是能卖到了,出个劈柴价就能买着,可是现在咱们穷的,连买劈柴的钱也没有了。”

悠悠听了心中一喜,原来在京都,也能用劈柴价买名贵的老家具,不过想来京都的老家具,应该比临水的更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