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舟市局(123)

作者:苏一恒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都市情缘 悬疑推理 关键字:主角:全一峰,季廉 ┃ 配角:季靖,李允彬,方芳等 :我一沙雕为什么写了个严肃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临舟市刑警大队一群小年轻和一些陈年往事的故事。临舟市今年的冬天特别的冷。往常四月初虽然算不上暖和,但人们总归是可以享受偶尔几日的暖阳,翠绿的嫩芽也总归在大街小巷越冒越多。然而当下举目四望,只有孤零零的枝丫在时不时刮过来的寒风中颤抖着。   点击展开

“见义勇为就不给发点奖金什么的吗?”这不,体会过了“钱”的乐趣的全姑娘,现在是一见到赫警官就两眼放光,如狼似虎。

奖金是不可能的。赫警官勉为其难地带着这个蹭饭的在夜市附近下小馆子,且一发不可收拾。没过几天,全贵芳便给她打临时工的那个破旅行社招揽了一笔生意,把那年市局刑警大队福利旅游的其中一次给拿了下来。

社长一高兴,拍拍脑袋,破天荒地把副导游的美差指派给了这位临时工。

那次队里的老大和另一位副队都没去,赫连峰自然就成了带队的。四天两夜的朝夕相处下来,也不知道是沿途的风景太令人情不自禁,还是名胜太过于蛊惑人心,临回来的前一晚,带队的拐了副导游跑了,失踪了小半夜,还以为没人发现,结果两人刚踏进旅馆就被起哄了个日月无光。

全贵芳觉得这姓赫的城里人可有意思了,她突然看见了这世界的五彩斑斓,就像她原先从来未曾睁开过双眼一样。

她在尘封的记忆里找到一本名叫“安徒生童话集”的书,那书的封面还烫着金色的小卷花,里面是公主和王子从此以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故事。

可惜她不是公主,她是那个祖父投湖自尽、父亲狱中病逝、姑父和姑姑双双“发配边疆”劳动改造的、全身上下几乎都是黑历史的黑户。她以前有多缺根筋只顾着往前冲,此时就有多顾虑重重步伐迟疑。

因为赫连峰的父母发话了。

“这样的人家出生的女孩,不太适合来我们赫家。”

夕阳洒满了东郊别墅的前庭后院,今天临州的天气好得很。全贵芳坐在走廊的安乐椅上,椅背轻轻地摇晃着,仿佛昨天才被赫连峰握着双手,听他说“不用担心,我会说服我爸妈的,我这辈子只娶你一个”,抬头向院子里正趴在草地上不知瞅着啥的两屁孩看去,原来转眼连捡回来的孙子都这么大了啊。

“连峰啊,咱们一峰给咱们娶了个男媳妇……没想到吧,意不意外惊不惊喜?”全贵芳轻声跟她的老赫聊起了天,“不过人家父母还没答应。哎你说,当年你父母不也反对咱们吗?这一代代的,净纠结些没用的,操蛋得很。”

越飘越远的思绪被保姆的声音拉了回来:“太太您电话。”

全贵芳接起无线听筒,礼貌性地“喂”了一句,等着看电话那头是哪个不长眼的。

“妈,是我。我问您个事儿。”儿子的声音难得的正经,“我爸他,也是警察?”

第102章 旧友

全一峰和季廉敲响经侦大队长卢常春家大门的时候,是万万没有想到会听到这样一句开场白。卢常春面带微笑地看着他们两位“不速之客”,说:“你们可算来了,我在这里等了很久了。”

两人面面相觑了片刻,惊讶之余,庆幸自己来对了地方。

全一峰拍拍卢队的肩膀,非常哥俩好地揽上人脖子,说:“在你休假的时候来打扰,兄弟先给你赔不是了哈,改天找个好地方喝两壶去。”

“瞧你说的……”卢队被全一峰略带激动的语气说得有点不好意思,正想回点什么,就听屋内传来一声:

“春子,谁来了呀?”

“嘿,我爸在厅里煮茶呢,我妈跳舞去了,一般得下午快吃晚饭的时候才回。”卢队朝两人做了个请的手势,“里面去、里面去。”

他一边招呼着来客,一边跟屋里头的人答应着:“刑侦的老全,还有季教授。”

卢父看样子五十多不到六十,是个皮肤黝黑的大汉。全一峰之前见过他两次,他的一边腿脚不是很灵便,听说是多年前因公负的伤,后来组织照顾,在衙门里挂了个闲职,现在天天煮茶看报遛鸟,半退休生活过得倒也滋润。

“老全啊,”卢父看着两人走进客厅,半站起身,“来来,还有季教授,都坐,坐坐。”

两年轻赶紧走到他身边,作势要扶,卢父摆摆手,自己先坐了下去。

其实全一峰之前从来没有听人叫过他“老全”,这称呼对于他真是头一回。客厅这四个人里,除了卢父,都是三十上下的年轻人,更何况他全一峰还是年纪最小的,连二十九都还没到呢。不过这种细节,貌似也不足为意。

卢父沏好茶,让客人喝了两轮,便拄着拐杖起身。他一边往衣帽架上取下外套帽子一边说:“我到旁边小公园里溜达溜达,你们慢慢聊。”

卢常春把父亲送出门,回来的时候拐进卧室抱了个大公文包出来,“其实呢,说起来,你们这次过来,我还得感谢你们。”

“为什么?”两人都十分不解。

“义信贸易邓中义兄弟的案子对吧?”卢常春示意全一峰把茶几中央的茶具挪开,把包放下,等两人都点头之后,才接着说:“唉,说来不怕你们笑话,我们家的家教,我从小听得最多的一条就是:‘小心驶得万年船’。也不知道老头以前是不是有什么遭遇,反正我嘛倒是成了习惯,被念叨了这么多年,遇事总归是谨慎些的。我之前还有点为这事儿发愁来着,所以说,你们选择敲的是我家门,而不是办公室门,对我而言,算是省去了一大麻烦。”

全一峰和季廉听明白了这话里的话,了然地点点头。专案组专事专办,不但接管了刑侦大队的工作,看来是连经侦的也一并纳入了管辖。

“既然你们人也来了,我门也开了,就不兜圈子了。这是义信案子的部分材料,跟结案相关的都上交给专案组了,这些……”卢常春拿资料的手顿了顿,扭头看看两人,“算是我私下的调查。”

看着全一峰双手接过文件,季廉问出了心中所惑:“如果我们没猜错的话,三院确实是有问题?”

卢常春双眼直视着季教授,又看看全一峰,语气慎重:“准确地说,是邓老院长有问题。”

“邓中义邓中信兄弟的父亲,三院前院长邓明礼?!”

全一峰迅速翻看起手中的资料,卢队指着其中的一份,说:“就这三笔钱,当年经邓明礼之手被挪了出去,一年之后才偷偷移回来的,其中三院的进出勾连我这里证据都齐全。”

他又往后翻了几十页,接着说:“这里,双方的时间和金额都对得上。从义信贸易及其当时主要的往来商户的银行记录和内部账本来看,这三笔账明显是被挪给了义信救急用了。义信当年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非常严重,海外买家撤单的撤单,倒闭的倒闭,加上他们自己前期使用的杠杆过高,使得公司资金链面临随时断裂的压力。就连三院挪过来的这些钱,也只够应一时之急,并不能救活当时的义信。”

“从时间上看,邓明礼挪用公款一年以后,邓氏兄弟刚好就开始了他们的犯罪活动。”几个月的苦心专研下来,全一峰对整个案件的所有时间节点都已经烂熟于心。

季廉补充道:“但还是从时间上看,即使邓中义和曾氏兄妹是再天才的罪犯,也不可能那么快就把全部的钱窟窿都给堵上了。”

“所以说,要不就是邓中义交代犯罪事实的时候在时间上撒了谎,要不就是……”全一峰跟季廉互相对视了一眼,“这个还款来源,根本就不是他们后来的犯罪所得。”

卢队即使只听明白了他们话里的表层意思,一时间内心也不免震动:这个案子,究竟还会牵扯出什么人?

然而卢常春只能算得上是处在整个事件的外围位置,此时,大概只有身处漩涡中心的全一峰和季廉两人,才能真正理解这种终于隐约窥见庐山真面目的心神激动。

从儿童拐卖,到人体器官买卖,再到地下浆站,桩桩件件滔天罪行,几乎都被邓中义兄弟“独揽”,就连可疑得那么明显的菲维生物,其高层都几乎片叶不沾身。邓家的这两兄弟,他们就像是死胡同里最后的那堵墙。

这堵“墙”,让这些为了最后的真相奋战了多少个日夜的人们,对着拼图上始终缺失的重点部位雾里看花、苦苦追寻。

“其实,我之所以将这些按下不报,并不完全是因为上面‘结案’的压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我至今还没能够掌握三院跟义信之间资金往来的决定性证据。邓明礼他们当年的‘防火墙’砌得很牢,要突破有难度。”卢常春坦言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