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守自盗,又如何呢?
王总管摆了摆手。
这名叫百官闻风丧胆的暗卫头子笑眯眯地离开了谢府,并不觉得自己大材小用,出去之后见到满天星子,倒是想起逝世多年的主子来,不由笑了一笑,低声道:“主子,陛下也长大了,运气总归比您那会儿好些,遇上的是良人。”
屋内,谢淮紧锁眉头,思索良久,抱着一堆衣裳敲开了赵叔赵婶的房门。
赵婶见月色之下,郎君踏着夜露而来,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大惊失色地道:“郎君这是怎么了?为何拿这样多的衣裳?”
谢淮皱着眉,开口便问,“赵婶。”
赵婶说:“啊?”
谢淮问:“我穿什么颜色的衣裳好看些?”
赵婶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啊???”
赵叔也打着哈欠出来瞧了一眼,倒是比赵婶淡定得多,道,“你别这么大惊小怪的,郎君幼时上族学的第一天,头天夜里便念着搭衣裳,搭荷包,搭玉佩,嗐,一晃这么多年了。”
赵婶勉强被回忆勾起几分心软,瞧着自家的傻郎君,认真地建议道:“郎君肤白,着白衣最是温雅清隽。”
谢淮不悦,“冯汜亦好白衣,白衣不可。”
赵婶又道:“春日郎朗,这一身绿,也能衬得郎君身姿挺拔,肃肃萧萧。”
谢淮:“寓意不好。”
“……”赵婶堆起笑容,耐心指点,“郎君可是想要吸引小娘子的视线?”
谢淮努力绷着脸,眼眸却亮了起来,沉毅地点了点头。
赵婶又问,“这是几日后的宴席?”
谢淮略想了想,便道:“原是庆华长公主要办的赏梅宴,当在三日后。”
赵婶:三日后要穿的衣服,你今天大半夜的把我扒拉起来?
于是赵婶微笑着在他面前“砰”一声把房门关上了。
谢淮:“……”
别看有的人在朝上呼风唤雨,下朝回家天天都要吃闭门羹。
作者有话要说:追妻火葬场……约莫是没有的
开窍的谢淮小可爱……倒是有一个。
昨天夹子感到大受打击后来想想,得拿出写第一本文时候的心态来,毕竟我这种扑街是不能靠这个吃饭的,所以调整良好。感谢大家的支持~
接下来会日更,因为要为下个月月初日万做准备~大家就和我一起勒紧裤腰带过完二月剩下的日子吧哈哈哈
依旧每日零点更新
本来说V后三天发红包,后来索性按四天的发了,可能有遗漏,我慢慢补上哈
第32章
藩王们在京中都各有府邸, 如今回府后,都想着把天南海北的兄弟姐妹们聚一聚。他们食君之禄而不必分君之忧, 难免养出一派闲散的性子, 个个都是风花雪月、寻欢作乐的好手。
今儿是代王牵头, 众人玩冰嬉戏;明儿燕王请客, 赏雪清谈;还时不时有王公贵族作东,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到温泉别庄小住……如此娱乐游玩, 数不胜数。女帝没有他们那样闲,接了帖子,十次里头七八次是不去的, 倒也偶尔同他们一起玩闹。
只是这番乃是庆华长公主回京后头一回邀请亲友,苏凝绿本也闲着, 便应下了。
这日才过晌午, 便有一辆不起眼的马车悄悄地停在谢淮府外,在院里扫地的赵婶见了,忙去喊谢淮, “郎君, 苏娘子来了。”
赵婶除了前些夜里被吵醒之后发了一通脾气,第二日便又兢兢业业地给自家郎君上培训课, 她曾是名门贵女的贴身侍婢, 再是清楚这些套路不过,培训内容从“如何抓住小娘子的心”到“如何从穿衣打扮方面秒杀剩余妖艳贱货”再到“如何不动声色地拉近与小娘子的距离”,其内容之深远不可言述,最终谢淮掩耳疾走推说去批折子, 赵婶才意犹未尽地结束了自己的突击课程。
以至于谢淮一听到她的声音,就反射性头疼。
苏凝绿抱着小狸奴窝在马车里,见他郁郁,便好奇地道:“这是怎么了?”
谢淮疲惫地揉揉眉心,说了另一件事,“陛下不忧心河西战事么?臣近日替陛下挡了不少攻讦之词,想来陛下也在两宫太后处受了为难。”
“算不得为难,”苏凝绿倒是坦率,摸着狸奴的背,又挠挠它的下巴,听着呼噜呼噜的声音,享受地眯起眼来,“东宫那位,同原州刺史是娘家那边的表亲,自然说什么都要保下他的。可西宫也不是吃素的,她如今得势,也并不把庆明放在眼里,只怕不日就要使人奏请,叫朕撤换主将。”
谢淮瞧着她满眼算计,只觉得她眯眼都好似她膝上那只小狸奴,软乎乎的,叫人想揉一揉。
他轻轻咳嗽了一声,收回了自己的想法,只是淡道:“陛下自有主意,不必同臣商讨。”
“朕这不是怕你生气嘛,”苏凝绿歪头瞧着他,像是有几分纵容无奈,“唉,朕总要照顾几分你的心情的。”
……
庆华的别庄临着山头,种满了一林子的绿萼梅,这花清高孤峭,开于雪中更见风骨,而庆华处绿萼梅乃是梅中极品,一些花匠们很以能培育庆华长公主庄子上的梅花为荣。如今她难得回来一趟,京中不知有几何达官显贵争先恐后地想往她庄子上去,一睹那“梅后”的风姿。只是长公主性子冷清,等闲不设宴,这会儿设宴,众人皆以受邀为荣。
谢淮自然也收到了帖子,他出自陇右谢家,世人常言“世间风流有三,或名士风流,或附庸风雅,或谢家也”。这种宴席,主人为了显出自己的风雅来,必也要请谢太傅。
旁人见了二人同来,倒不稀奇了,才到梅林前面,便有庆明长公主早早吩咐下的下人前来带路。
苏凝绿慢吞吞地抱着狸奴走着,道:“好似赴鸿门宴呢。”
谢淮便问,“陛下既然不喜他们,又何必赴约。”
苏凝绿淡淡地道:“他们自打回京之后,都做了什么,老师可知道?”
她掰着手指,桩桩数落起来,“楚王是为了米囊子之事入京的,至今什么也没查出来;庆明乃是一方节度使,结果来京后河西就出了事,战况不佳;剩下的也不省心,今天这个同朕哭诉封地苦寒,明天那个说俸禄不够——一万石的俸禄,这是天天把银米往江水里头倒呢?不就是想留在京中嘛。对着先帝不好说,对着朕这个皇妹却好开口了。”
谢淮这才明白,苏凝绿自打众藩王回京后,还没有设过大规模的宫宴,当然也有不想同这些人扯皮的原因,如今索性趁着庆华长公主的花宴,将该说的话都说了,省得日后再心烦。
苏凝绿自然是不想他们留下的。寻常君王或许会忌惮什么,但是这些皇室子弟并无兵权,并不需要太多的监督,放在眼下也只给她添堵,倒是不如远远送到封地去,好吃好喝地供着,也就罢了。
二人说着话,一前一后进了庄子里头的梅林,就见两个小孩儿正追逐嬉戏,前头那个一时不慎,一头撞向女帝。
谢淮出手如电,猛的将他拎起来,护在了苏凝绿身前。
苏凝绿还没反应过来呢,他已经站在了自己前头,透过谢太傅的身影,她看到了迎出来的众人愕然的神色。
众人:谢太傅干嘛像只老母鸡护在了小鸡仔儿前头一样,我们难道还能把陛下叼走吃掉不成?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苏凝绿轻轻咳嗽了一声,从后头拍了拍谢淮的肩膀,侧身从他背后出来,冲着众人的震惊脸端庄地笑了笑,众人这才纷纷行礼。她只摆手免了,又忍不住侧头去看谢淮神情,见他神情自若,不由得有些佩服。
苏凝绿:平时看不出来,现在突然发现,他好像只会对朕脸红?
谢淮放下方才那被自己拎起来的小孩儿,对方赶紧跑走了,女帝笑起来,继续说:“看,把朕的皇侄吓得。”
今日楚王未来,来的是他的长子,闻言便凑趣道:“太傅可紧张姑姑呢。”
苏凝绿似笑非笑地看他一眼。
这小少年生得肖似楚王,乃是一副风流薄幸的长相,说着这种话的时候笑得甜而腻,满满地写着不怀好意。
谢淮听了这话,只是默不作声。
楚王世子又“咦”了一声,笑嘻嘻地说:“今儿个太傅倒是穿得不同平日,瞧着风流俊雅许些。”
苏凝绿闻言瞧向谢淮。
方才在马车上未曾注意,如今才发觉楚王世子说得没错。谢淮平日爱的多是素色,如今也只是穿了月白色的绸袍,这挑人的颜色在他身上没有半分不妥,只显得温雅清隽,且他黑发只用一根白玉簪束起,愈发显得温润得如同一幅泼墨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