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丽质(25)

可见杨玄的口号是多么的虚伪而又苍白无力,李丽质摇着头想。

第23章 乱象

第三天下午,符水之畔终于迎来了真正的主角。

只见一队士兵悄无声息地从符水对岸偷偷地渡到河阳这边的岸来。

他们带着斗笠,身披蓑衣,把自己打扮成渔夫的样子。乘着一艘艘小筏子,还装模作样地在筏子一头放上一个鱼篓。

他们先是漫不经心地在符水上划了一会儿,不时还把渔网往空中用力一抛,又坠入水中。看起来比真正的渔夫还要卖力。

他们装作一副散漫的样子,好似真的没有任何目的,只是来河上打一船鱼罢了——若不是有些动作用力过猛,还真叫人不曾怀疑。

下午的酷暑慢慢散去,天幕染上了一层渐变的橘黄。他们才收起渔网,缓缓向河阳那畔驶去,仿佛寻常满载而归的渔夫一般,准备回家享受凉茶炊饭,天伦之乐。

他们固定好船,提着渔网,登上岸边。眼睛开始似有似无地往四处瞟着。

这时的河阳城,十分宁静,甚至没有什么烟火气息。

临近夕阳时分,城中的家家户户本应点燃柴火,开锅做饭。不一会儿,便会有饭菜的香气传来,还有房屋上方飘过的缕缕炊烟。

往常的河阳,上方天空定然是一片灰白的烟雾,那正是从家家户户的烟囱飘出来的。

今天的天空,却一片澄净,透明得可以隐隐看到还未完全出现的微弱发着亮光的星子。

这队人内心不禁有点疑惑。他们继续往河阳城的方向走去,过了一会儿,便看到有一个瘦弱的书生,提着自己的行囊,慌慌张张地往河阳城相反的方向走去。

说是“走”,用“跑”形容似乎更为贴切,只是他看上去走不快罢了。

这队人叫住那个书生:“你这是往哪里走呀?”

书生听到他们的声音,吓得腿猛地一抖,差点跌倒在地。

听到他们说的话,他并没有停下脚步,反而加快速度向前冲着,那跌跌撞撞的样子真叫人担心他会摔倒。

“站住!”这队人大喝道:“问你话呢,跑什么跑。”

于是那书生只好像个小鹌鹑一样,战战兢兢地移过来,看到他们后哭丧着一张脸道:“小生什么都没做,众位大哥放过我吧。”

“说什么呢,我问你话,你来答。”这队人中的领头者打断他的话。

书生连声道“是。”身子不由得抖如筛糠。

从书生的话中,这队人得知河阳城中知晓了大军压境的消息后,已是人心惶惶,纷纷出走避难。

但领头者还是有几分怀疑:“你们河阳不是北方重镇吗,平时兵戈之事理应见得不少,为何这次如此慌乱。”

书生声音中带着哭腔道:“大哥,我们平时也只是一个前线的后勤保障地而已,哪见过真刀真枪的战争。大梁边境这些年来基本安定,就是突厥,也未曾逼近过我河阳城啊。”

“不要怪我胆子小,我看这次这边兵员懈怠,士气低落,定是赢不了杨玄的。万一主将坚持宁死不降,岂不是要满城民众为此陪葬。”

“我十年寒窗苦读,家人倾心培养,只为功成名就的那一天,要是死在了一场叛乱中,岂不是可惜。所以这危急关头,我便只好自谋生路了。”

那领头人看书生一番作态,语声泣泣,情真意切,不似作假。便放他离开了。

书生得以脱身,连忙扯着行囊,飞速离开,虽走得趔趔趄趄,但速度不改,仿佛背后有什么可怕的凶兽追着他。

那队人看到书生这慌乱的样子,更是对他的话信了几分,这城中如今怕已是一片兵荒马乱的景象了。

他们继续往前走,不一会儿,又经过一家几口。一对夫妇带着一儿一女,坐在一个驴车上。

这些假扮的渔夫上前拦住他们问道:“你们这又是去哪里?”

“还能去哪,自然是带着一家老小去逃命。”那一家中的男人苦着脸对他们说:“要不然,留在这里等死?”他的目光中充满着恐惧。

“大兄弟,求你让让路,我们时间不多了,还带着两个孩子哩,走不快。”男人恳求道。

领头人做了一个手势,这队真实身份是士兵的人让开了路。望着渐渐远去的一家四口,他心里的猜测证实了九成。

此刻,随着天色渐晚,从河阳方向逃来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或携家带口,行李盈车;或独自一人,轻装上阵。但均是一副慌乱急切的样子,甚至可以说,是慌不择路。

领头人满意地笑了笑,下达了返回的命令。他要马上把最新情报上报给主公,这回,他的功劳可是板上钉钉地跑不了了。

——————

符水对岸20里处,驻扎着五万大军,岸边密密麻麻地扎满了营帐。

主帐内,杨玄正意气风发地和各位将领谈论着。昨日,他的弟弟杨善从远方赶来,特意来协助他。

战事顺利,支持者众,心腹此时又都在眼前。杨玄也毫不避讳地释放着自己喜悦的心情。

恰好门外的卫兵告诉他有人来报告,他想起自己之前派去的先遣部队,便挥一挥手让帐外的人进来。

“交给你的事办得如何了?”杨玄心情颇好地问道。

前来报告的是之前那一队士兵的头领。他见杨玄心情不错,便放松下来,用一种轻快的语气报告道:“属下一番查探过后,发现那河阳城不过是金玉在外,败絮其中。别看它的城墙十分高耸,坚固无比。其实内里已经人心涣散,白蚁溃堤。主公只管派遣兵力前去进攻,依属下看,这河阳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拿下。”

这人乃是杨玄的亲信之一,自杨玄起事开始,就来到了他的身边,他说的话,杨玄已然相信了八分。

“好!”杨玄大笑。“最近的好消息可真是源源不断啊,我杨玄果然是天命之人。听我指令,明日大军准备渡河,相信以我军的勇猛,不日即可拿下河阳。”

“到时候,据河阳而伐北军,则霸业可成,隋室可兴了。”

杨玄因为自己姓杨,而自称为隋室的后代,至于真假,便无从可知了。

第24章 伏击

次日清晨,杨玄大军列队营前,整装待发。

杨玄登上临近一个小山坡,居高临下,望着自己气势雄伟的军队,不由得胸中生出一股豪气。

“主公,这真是王者之师呀。”杨玄身边的一个幕僚阿谀道。

杨玄闻言,本就春风满面,这下脸上更是如在春天洒下了一捧花,笑出了一道道褶子。

“各军听命,列队出发!”杨玄大声喊道,他之所以站在山坡上喊出口令,除了可以在这里检查军容,纵观军队面貌,还有就是这里地势高,声音能够被扩出很远,形成回荡。

但由于他的内力并不高深,所以声音还是不足以让全军听见。于是,当他喊完那句话后,他左右各自站着的五位士兵,同时拿出号角,朝天猛吹,连吹三次,每次持续约莫十弹指,直到整个山谷都充斥着久久不散的号角声时,他们才一齐放下号角,拿出一个喇叭似的器具,放于嘴前,朝着前方的军队高声重复杨玄方才的指令:“各军听命,列队出发!”

这一次的声音极大,在众人一起喊加喇叭以及山谷扩音的作用下,声波像巨浪一般向前推去,直到传到最后一个人的耳里。

众将士听到后,均是振奋不已,他们也高声回道:“必胜,必胜!”。整个地方都充满着震耳欲聋的人声。

————————————————

今天的天气有些阴凉,没有什么阳光,天色是灰蒙蒙的,就连符水的水面上也氤氲着一层厚重的乳白色的雾。

可以说,现在河面上的可视度并不好,出去二十米外,就看不到什么东西了。而附近河流最窄处足有七百米,在相对比较长的时间内看不到远处的景物,无疑对他们非常不利。

例如无法看到对岸的排兵状况,当然,对岸也不容易发觉他们的靠近。

所以,虽然有几分不放心,但是几番权衡利弊过后,主将还是下达了乘船渡河的命令。

他们准备的船每艘可以坐五十人,这次河面足足停放了一百艘,先锋部队便有五千人,可谓声势浩大。

每艘战船分两层,第一层有三十个士兵,均手持长矛,腰上悬刀。这层的船舱栏杆外都安装着坚硬的铁皮,防御冲滩登陆时敌人的攻击。士兵们则把长矛从铁皮上的小孔伸出去,用于抢滩时的进攻。

上一篇:殿下明鉴 下一篇:家里醋缸又翻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