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北(67)
“现在是良辰美景么?”
“现在就是了。”他盯着她褐色的眸子,“这美景在我眼前一瞬,我便多看一瞬。等我不能再这样看了,我也还有个念想。”
她笑了起来,她的笑容很美。“赫蓝,你这话说的怎么像个汉人似的。”
“不好么?沈清岳不是这样对你说的?”
她松开他的手,“清岳不会这么说话。”
他第一次听到她叫沈清岳的名字。“是吗?”他轻轻扶住她的脸,让她不得不面向自己。他想好好看看她。“我以前没看过汉人这些书,没想到这么好。”他看着她,“真美。”
暮北一时不知道他指的是什么,是指她,还是指此刻。她牵住他的手,他轻轻回握住,他们又十指相扣。
“这样就够了?”她问他。
“足够了。”他仍是笑着。
第51章 拾柒 17.1
拾柒17.1
正元十一年六月,皇帝得知李牧将自己派去的人扣下的消息,以李牧叛变为由向九原派出十万禁军。而在九原的公主声称弟弟魏冉已经回到关内,起兵要为皇弟夺回皇位。百姓们都感叹,该来的总算是来了。
放出了消息,李牧主张固守九原城,先打败这十万禁军再南下,但暮北和杜若都反对坐以待毙。
“皇帝是冲着殿下和小冉来的,说你叛变都是次要。”杜若毫不客气地对李牧道,“只要殿下和小冉离开九原,禁军不会浪费精力和城里的守军交战,一定会来追我们。这么一来,九原城的老百姓就能免遭战祸。”
“然后呢?我们就让他们追上我们?润云,你别忘了,我们的人数只有他们的一半。”李牧有点恼火,他身边的人一个个都热衷于奇思妙计,从来没有人听他的,然而事实不断证明,他们的奇思妙计还挺灵。
“谁说我们的人数只有他们的一半。”杜若笑眯眯地反驳,“李牧,你该不会以为殿下只打算依靠你手里这点守军吧?”
“那要怎么办?”
杜若笑出声来,“李牧,我真是服了你。兵力不够,当然是要想办法增加兵力了。我们沿途以公主名义招募士兵,会有很多人加入的。”
“禁军都是常备军,老百姓临时拼凑的队伍怎么胜得过?”
“招来的老百姓暂时不会和这十万禁军打,我们只是引着他们到云中去。”
李牧恍然大悟。“江榭。”
“你总算是明白了。”杜若笑得更深,“洛阳来的禁军跟着我们跑了这么一圈,到了云中肯定已经很累了,到时候让江榭带云中的守军出来,你说能不能赢?”
“那之后呢?我们依次占领沿途各城再南下么?”李牧觉得这样最稳妥。
“殿下?”杜若在他的躺椅里躺下来。
听到杜若叫她,暮北第一次开口道:“李将军,我们直接去洛阳。”
李牧皱起眉,“殿下,恐怕不会这么顺利。”
“李将军,只要我们打赢了那十万出征的禁军,沿途的地方军便不会与我们作对,他们要么加入我们,要么继续观望。”
“殿下,你为什么这么自信?”
一直坐在旁边的赫蓝笑了起来,李牧严厉地瞪他。
赫蓝毫不在意地、慢悠悠地收敛了神色才开口:“李将军,你的殿下可是名声在外,”赫蓝漫不经心地眨了眨眼,“带着八千人就打败了我的十万鹰师,能和信陵王沈清岳相提并论的女人。”他又笑了起来,“你们汉人的十万禁军仗着人多也就算了,你觉得那些地方上的乌合之众会主动到她面前送死?”
李牧无言以对。
“殿下的目的是要打下洛阳城。我们占了沿途各城没有意义。”杜若圆场道,“到时候的问题就是怎么攻进洛阳皇宫,把皇帝请下台了。殿下,有把握吗?”
“有。”暮北平静地道。
杜若赞许地点点头,接着道:“那就只剩最后一件事。殿下,小冉想自己领兵,你看怎么样?”
小冉想自己带兵夺回皇位是自然的,暮北不打算拦着他,“行,到时候让他跟着我。”她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
另外三个人异口同声地反对。
李牧抢着要说什么,被杜若拦住了。他对李牧无声地摇了摇头,后者便住了嘴。
“魏骊,你忘了我为什么来么?”赫蓝皱着眉道。
暮北突然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有点心虚。
“我没忘。”她轻声道。
“让他跟着我。”赫蓝斩钉截铁地道,“穿和普通士兵一样的衣服,不然就是个活靶子。其他的交给我。”他怕她还不放心,“有我在,没人伤得了他。”
她看着他浅色的眸子,顿时感到安心。
“好。”
他微微一笑,眸子里的情绪又变得柔和了,“你看好苾伽。毕竟是在打仗,别让她乱跑。”
她当然是答应。
正元十一年七月初,从洛阳径直赶往九原的禁军扑了个空。城中只有五万军队留守,李牧和公主已经带着其余的五万人去了云中,于是已经十分疲倦的禁军又不得不马不停蹄地调转方向向东追击,只留下一小部分人接管九原城。禁军在去云中的路上经过几座北方重镇,发现城中大多只剩些老弱和妇女,青壮年都在李牧和公主经过的时候加入了叛军。禁军将领都十分担忧:不知道叛军现在已经有多少人了。
实际上李牧和暮北只比禁军快了不到两天的脚程。他们希望禁军紧随其后,只为到达云阳后不给禁军休整的机会。皇帝派人赶往云阳企图控制江榭,但已经晚了。江榭早已封了城。于是皇帝试图调动南方的地方军队前往云中增援。
正元十一年七月中旬,从洛阳出发的十万禁军终于赶上了李牧带领的叛军,然而他们到了云阳城之外还有几里远的地方才发现,除了李牧的五万人,在城外等着他们的还有江榭从城里带出来的三万云中守军以及沿途主动加入叛军的老百姓。南方来的援军还没到,他们只得硬着头皮迎战。
暮北没有去观战。两军在城外作战的时候,她带着苾伽和杜若在城里云中守军的大营中等。杜若一到云中就让江榭给他弄了把和在九原时一样的躺椅,此刻他便气定神闲地靠在躺椅里看他的书。暮北坐在旁边一把椅子上,看着苾伽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地在营帐里到处跑。杜若被她惹得眼花缭乱,索性放下书叫住她:
“公主,你要是实在担心得紧,就让殿下带你去城墙上看看吧。”
苾伽满怀希望地看着暮北,暮北立刻反对。“苾伽,城墙上危险,就在这里等吧。赫蓝不会有事的。”
苾伽失望地走到她旁边坐下,“公主,我不是在担心赫蓝。赫蓝是我们最好的战士,这点仗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我担心的是魏冉。”
“赫蓝在保护小冉。他们都不会有事。”暮北对她道。
苾伽突然拉着暮北的手,“公主,赫蓝说你不会回牙帐了?”
暮北一怔,“赫蓝这么说的?”
苾伽点点头,“你不回牙帐,赫蓝也不会回去。那我只好一个人回去了。”
暮北没有答话。
赫蓝。他都已经决定好,却还是来了,只为让她安心。
“殿下,说到这个,李牧倒是讲了些有意思的话。”杜若半躺在椅子里,看到他的小殿下抬起头。她已经不是那个孤身一人冒着风雪来到云中,坚定不移地要救她的心上人的十六岁少女。她已经成长为一个年轻女人,明白了人这一世会有很多际遇,她会深陷其中难以抉择,而她的选择会影响那些爱她的人的命运。
“李将军说了什么?”
杜若十分温和地对他的小殿下道:“李牧说,要是我们的公主愿与突厥和亲,整个北方就有几十年无法撼动的和平。”实际上李牧说的是,他瞧着阿史那赫蓝和公主殿下看彼此的眼神,简直想不通他为什么还不娶她,而她又怎么还不赶紧嫁给他。
杜若怜惜地看着他的学生,她低下头又沉默了下去。他本不应该推波助澜,但他的小殿下看起来实在太痛苦了。说起来清岳不过是早遇见了她几年,不然她肯定已经不顾一切地嫁给了阿史那赫蓝。她被她的初心束缚着,同时那个从漠北追着她来到这里的青年未免太可怜,杜若没想到那个青年甚至连退路都为她想好了。他实在看不下去了。选择仍是他的小殿下的。但他希望暮北明白,她能把握的只有此刻,而此刻在她身边的不是清岳,是另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