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凶猛+番外(8)
瑞珠听闻推下山崖几个字,浑身颤抖,牙齿都磕磕作响,人更是几欲站立不稳。
清浅厉声道:“若不实话实说,我押送你进大狱,我家主子是当朝少傅,可比什么李大人来头要大得多,不信你试试。”
那道士是个油滑之人,没有半分坚守,哀嚎道:“夫人明鉴呀,是李大人逼迫我的,若是我不干他就要杀我呀。”
瑞珠眼睛通红,手紧紧攥着才忍着没上前质问那道士。
清浅替瑞珠问道:“他真要杀我?为何?”
道士的头摇得破浪鼓似的道:“李大人没有说,只说让我动手杀人,给了我一百两银子,让我好好办事。我办事只收银子,不问因果。”
粉黛啐了他一口。
春成点头确认道:“小的在他的房间找到了一百两纹银,都是官银,还刻着内务府的印章编号。”
清浅沉吟了一番,继续问那道士道:“青峰观上香的居士信女颇多,你怎么才能辨别我的身份?李瑞他就不怕害错了人?”
道士麻利道:“李大人吩咐小道,后日会有一妇人为亡故的婆婆求签儿,那妇人就是小道下手的目标。”
瑞珠跌坐在椅子上,捂着胸口。
是真的,夫君真的要谋划杀自己。
第十四章 天道循环
清浅示意粉黛扶着瑞珠下去歇息,瑞珠摇了摇头,强撑着听下去。
那道士跪着磕头:“夫人,小的真不敢了呀,回头就将银子送上门,后日小道随意推一个妇人下山,回头对李大人说弄错人了,此事就了了。”
清浅冷笑道:“上头有天呢,你摸摸你的良心,做了多少亏心事!”
道士恳求:“求夫人留小人一条贱命。”
一旁的春成道:“听说这道士借着道观的名号常年在外保媒拉纤,毁人清誉。强,奸民女,伤人性命之事也不曾少干。”
“这么一来,我便没有了愧疚。”清浅嘱咐春成:“打昏他藏起来,后日带他上青峰山,推他下山崖。”
春成毫不犹豫领命,一手刀将道士打昏在地。
粉黛迟疑道:“姑娘,这可是人命官司。”
“他不死,姑姑就得死。”清浅眉间俱是果决,“天道循环,这人作恶多端死有余辜,我不过是替天行道罢了。”
粉黛犹豫道:“李大人若是见到这道士的尸首,岂有不明白的,到时候姑姑的处境更为不妙不说,便是姑娘也身陷险境。”
瑞珠到底是宫里出来的,从巨大的震惊和悲恸中平静下来:“姑娘为奴婢做得够多了,后日奴婢亲手推这奸人下山,奴婢还要在青峰山等着李瑞来认尸,奴婢想当面问他一句,奴婢自问待他不薄,他为何要奴婢的命?”
清浅嗯了一声道:“哥哥在青峰山养病,明日我会禀明母亲,亲自接哥哥回府。”
瑞珠知道清浅放心不下自己,故而要同去,跪下垂泪道:“姑娘对奴婢的恩德,奴婢粉身碎骨都难报万一。”
清浅扶起瑞珠:“我们是师生情谊,你不用与我客气。”
清浅又嘱咐春成:“听说这人经常云游,几日不见不会惹人注目的,你只小心藏好了人,最好喂他些迷药。”
春成看着清浅的目光炽烈:“小的的命都是姑娘救的,姑娘说什么小的就做什么!”
看着哥哥扛人出去,粉黛眼神中露出担忧。
“我不会让你哥哥陷入险境的,你们是我的人,我拼尽一切都会护你们周全,只要……”看着守门的青鸢,清浅长长出了一口气,“只要你们不背叛。”
瑞珠和粉黛跪下:“奴婢愿意跟随姑娘。”
清浅笑道:“地上凉,快起来吧,晚上让小丫鬟弄个锅子,大家暖和和地吃一顿。”
第二日,清浅说服了杨夫人,杨夫人听说接下来几日会有冻雨,心疼儿子受冻,转日便亲自带着清浅等人来到道观。
道观离城中不过二十里路,快马几柱香功夫就能到,杨夫人等出行稍稍累赘些,堪堪用了一个时辰有余。
清浅掀开轿帘,眼神扫了扫身后,远远的,春成雇的马车也跟了上来。
道观的真人听说少傅夫人到了,连忙迎了出来,上香的百姓们听闻贵人来了,也围上来瞧热闹。
闻府的小厮在外头围着,婆子丫鬟在里头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生恐夫人姑娘被外人冲撞。
青鸢端来下马鞍,清浅就着瑞珠的手下了轿子,一股清冽的霜雪之气扑面而来。
瑞珠的手有些湿润,清浅握了握她的手,微不可查问了一句:“都安排妥当了?”
瑞珠低声:“是,奴婢亲自吩咐下去的,一切都妥当了,只等着李瑞上钩。”
清浅点了点头,扶着瑞珠的胳膊跟上了杨夫人。
看热闹的人群中,一个相貌英俊,眼神锐利的青衣人问了一句:“崇山,这是哪家的女眷?”
名唤崇山的侍从道:“听说是皇后娘娘的娘家,闻少傅府上的女眷。”
那青衣人看着清浅的方向道:“听说皇后娘娘有心为我赐婚,赐的就是这位今日上香的三姑娘?”
崇山笑道:“听说闻三姑娘人品淡雅清丽,女红学识俱是上佳,相貌清秀绝伦,堪为你的良配。文质,是否需要我安排一个机会,让你与闻三姑娘单独接触?”
青衣人看了一眼清浅,摇头道:“今日来是为了查清楚李瑞改投卢达麾下之事,不宜节外生枝。”
崇山有些薄怒:“李瑞这厮,蒙受了你的提拔之恩,居然转头就投靠了卢大人,真是岂有此理。”
青衣人眼神一禀:“背叛我袁彬的,统统没有好下场。”
第十五章 金蝉脱壳
真人吩咐小道士将闻清汾领了上来。养了一阵子病的清汾神色好了许多,只是眼神还有些痴呆。
杨夫人拉着清汾的手,嘘长问短道:“我儿,前些日子御医说你积食,需要好好斋戒几日,这半月在观里头可好?”
玉映笑道:“少爷看着气色好了许多。”
方嬷嬷斥道:“夫人问少爷话,咱们做下人的多嘴做什么?不可有下次了。”
玉映低头道:“是。”
清浅看着哥哥,一阵心酸,哥哥自小允文允武,聪明机灵,本来应当威风赫赫,出相入将,谁料十三岁之除夕时一场大病,之后竟是疯疯癫癫,说话都颠三倒四。
清浅拿出鞋垫袜子等物,递到哥哥手中道:“哥哥,这是浅儿替你织的,你看看可喜欢?”
清汾呵呵一笑道:“喜欢。”
杨夫人见儿子精神好些,但依旧神色痴痴,嘘寒问暖了几句后,吩咐方嬷嬷带了清汾下去歇息,又让丫鬟收拾少爷的行囊,用完素斋后一道回府。
杨夫人亲自问真人道:“小儿这病御医也看过,民间大夫更是找了不少,可一直不见好转,道长可还有什么法子可解?”
道长摸着胡须道:“夫人可曾听说过冲喜。”
杨夫人愣道:“冲喜?”
“许多有识之士觉得冲喜是无稽之谈,但道家讲究一个阳气,若是少爷能有喜事冲冲,提升阳气来赶走阴霾暗鬼,也不妨试试。”道长笑道,“贫道不过说说,夫人姑且听着。”
杨夫人出了一阵神,笑道:“此事回头再议吧,有劳道长为我在三清菩萨前添些香烛,再为我等讲讲因果循环。”
道长笑道:“贫道早已备下了,有劳夫人移步,贫道带夫人看看新立的碑文壁画。”
玉映扶着杨夫人起身。
清浅撒娇道:“这些石壁碑文,前些日子女儿和静好姐姐看过了,母亲自己去吧,女儿去瞧瞧后院的梅花。”
“提起静好这孩子,唉……过几日你去看看她吧,听说这些日子被苏大人禁足,一直在哭。”杨夫人不由得想起了大女儿所嫁非人,不禁有些唏嘘。
清浅宛转一笑道:“回府之后女儿便去苏府给静好姐姐添妆。如今,女儿去采些梅花给母亲插瓶可好?”
杨夫人宠溺道:“去吧,让瑞珠给你多添几件衣裳,青鸢替你姑娘拿着暖手炉子,多添几块炭,小心别冻着了。”
清浅脆生生应了一声,笑着跑开。
瑞珠连忙跟上,青鸢、粉黛并十余个小丫鬟婆子也连忙跟着。
清浅并未去后院,而是回到了客房,低声抱怨道:“动辄跟着十来个丫鬟婆子,办个事情真真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