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皇朝:孝恭仁皇后+番外(7)

玄烨在榻上坐下,“朕下个月东巡,你和朕一道去吧。”

宁德听了一愣,把胤祚放到榻上,任由他在暖榻上玩耍,自己在一边的雕夔龙护屏矮足短榻上坐了,想了想方才小心翼翼地回道:“此事似乎不妥吧?”

其实本来能和皇上共同出游这就已经是很大的赏赐了,而且皇上为此事还以商量的口吻和自己说,若是旁人早就诚惶诚恐地跪地磕头谢恩了。只是宁德虽知这是皇上的一片好意,但是想着自己虽然是四妃之一,但是此举还是逾越了,在后宫之中毕竟还有佟姐姐这个皇贵妃和温贵妃,更何况四妃之中论资历也是自己最低。无论师出何名,和皇上这样贸然出行毕竟不妥,即使佟姐姐不和自己计较,可是谁也不能保证这后宫之中没有人不会眼红妒忌,朝野之中没有人不会上书进谏,皇上虽然不会放在心上,但是因为自己而给皇上添麻烦却是宁德不想的。

而且胤祚年幼,必然不能带着他上路,路途遥远,这一别要好几个月才能回来,宁德身边只有他这一个儿子,又怎么忍心丢下祚儿独自和皇上前去游山玩水呢?只是这个原因她却不能明言。

尽管担心这话说出来皇上会心生不悦,但是宁德在心中权衡了一下还是决定提出。

只是出乎宁德的预料,玄烨并没有露出一丝不快,似乎早就预料到宁德会这样推辞,他笑了笑道:“这后宫里除了你还有谁会说蒙语?”

宁德愣了愣,她多年来一直不曾懈怠,几乎天天都去慈宁宫陪伴服侍太皇太后和太后,她们都是黄金血胤的博尔济吉特氏,宁德耳濡目染自然也学了几分蒙古语,虽然不能像皇上和两位太后那么精通,但是应付日常对话还是绰绰有余。

皇上继续说道:“这一次除了要在古北口会见东蒙古诸王,皇祖母和皇额娘好久都没有见到故土的亲人了,皇祖母的年纪也越来越大了,朕想着日后也没有机会了,所以这一次朕想把皇祖母和皇额娘一起都带去,而且趁着出去顺便谒永陵,行告祭礼,再到乌拉行围,来回怕是要一两个月了。额涅(指苏麻喇姑)年纪也大了,有你这个可心人在身边,朕也好放心。”

宁德心中暗暗苦笑,皇上找出这么一个理由倒是让自己无可辩驳了,只能微笑着点头,言不由衷道:“还是皇上想得仔细。”

玄烨见宁德答应了,便笑得越发灿烂,“那你就尽快准备起来吧,时间可紧得很。”

康熙二十一年二月癸巳,上东巡,启銮。皇太子胤礽从。康熙会蒙古王、贝勒等于古北口。

古北口地处燕山山脉,会蟠龙、卧虎两山之南面。

其地势险要,在山海关与居庸关中段,山陡路险,距京不过百余里,却自古为京都锁钥重地,峰峦叠嶂,素有北京东北门户之称。

明朝诗人唐顺之曾写诗道:“诸城皆在山之坳,此城冠山为鸟巢。到此令人思猛士,天高万里鸣弓绡。”

经过一番浩浩荡荡的跋涉,玄烨的车驾停在了潮河边上,出于军事考虑,潮河上面没有筑桥,只能摆渡过河,而蒙古诸王早在几天前就到了古北口。

时隔六年,再一次和玄烨同舟共渡,只是心境和身份都变了许多,宁德和玄烨双手相扣,虽然不必去瞧对方的脸色,只是手相牵,就仿佛能感觉到对方的心跳。没有了上一次的唇枪舌剑,这一回只是如繁华褪尽,心境平和。有他(她)在身边一切似乎都那么安心。

宁德和玄烨站在船头,不同于在紫禁城里的拘谨,如今行在这一片宽广的水域里,迎面吹来的风带着只有城外辽阔的山野才能体味到的苍茫气息。宁德抬起头,仰望天空,从夹杂着无穷纷扰的京城里出来,只觉得天大地大,一切的烦恼皆去,唯余对天空,对大地的深深敬畏。

看到玄烨站在船头,不知是谁起了头,“博格达汗万岁”的声音突然从对岸的一群蒙古汉子口中齐呼而出,呼声响彻云霄。

在玄烨身后伺候的梁九功被这突然响起的如雷般的“万岁声”吓了一大跳,这些蒙古人在塞外粗俗惯了,即便是王子、公侯也热情豪放,如今扯开喉咙大喊,自然不是皇宫里的一干恪守礼节的文臣可比的。饶是他跟着皇上早已见惯了大场面仍不由得稍稍变了脸色,可是当他偷偷抬起头打量自己面前的两位主子时,才发现玄烨和宁德面色如常,站在一起如一对璧人,万分坦荡地接受众人的敬贺。他们是大清帝国至高无上的皇帝和妃子,是被长生天祝福着的一对。

太皇太后在船舱里听到外面惊天动地的朝拜声,内心十分激动。仁宪太后和苏麻喇姑搀扶着太皇太后从内舱里走了出来,宁德看到太皇太后和仁宪太后等人出来了,没有做声,只是悄悄地退到了一边,把正中的位子让了出来,挨着仁宪太后站在龙舟的船舷边,侧脸看着自己的丈夫,意气风发地带着他的皇祖母和皇额娘在众人的欢呼中默默微笑。

金顶大帐已经搭好,宁德留在帐子里照顾太皇太后。虽然经过长途跋涉,太皇太后已经很疲劳了,却依旧不顾众人的劝阻,和皇上一起接见了各部诸王、贝勒、台吉。蒙古不像中原礼教那么严格,所以宁德也不避嫌,就坐在仁宪太后的下面。赐酒、赐宴自然是免不了的,金顶大帐下,诸王带来的舞剑、马头琴、摔跤等等表演十分精彩。

康熙显得十分随和,酒到即使不全干,喝的量却没让诸王失望过。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宁德瞥见太皇太后已经面露疲惫,毕竟已经是七十岁的老人了,于是轻轻将苏麻喇姑唤过来,两人一商量决定不管太皇太后怎么高兴还是得劝她先去休息。好在蒙古族的王爷们也不是外人,于是悄悄禀明了皇上,宁德和苏麻喇姑陪着太皇太后回内室休息去了。

宁德等太皇太后睡着了,正准备舒一口气,却看见外头皇上身边的小毛子在那里探头探脑,似乎是有事找她,看到宁德往他那边瞧了,拼命地使眼色。于是宁德吩咐了宫女好生照顾太皇太后,悄然走出了大帐。

走到外头,似乎连空气里都弥漫着一股酒味,宁德不自觉地皱了皱眉头。

“怎么了?”她问道。

小毛子有些为难地看了一眼宁德,半晌才道:“皇上似乎喝醉了,奴才看他走路也不稳了,可是喀尔喀部的老王爷老是要敬皇上酒,奴才担心皇上的身体……”

宁德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再说了,她是了解皇上的,他不想让这些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蒙古汉子觉得皇帝本领不济,就算平时有多注意养生之道,此刻也一定会撑下去的。

只是……宁德思忖了片刻,回头对小毛子吩咐道:“你先下去叫人把醒酒茶、热毛巾备好,只是有一点,不许惊动太皇太后和太后。”

宁德走在路上,头微微有些发胀,这件事说起来还真棘手,事情虽然不大,毕竟关系到皇上的龙体,要是太皇太后醒来后知道难免会心疼。喀尔喀部的那个老王爷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怎么就净拉着皇上喝酒呢?

皇上的酒量她是知道的,可是也抵不过那些粗犷的蒙古汉子一人一碗地敬啊!宁德的花盆底踩在初春泛着嫩芽的草原上,不同于宫里铺得整齐的青石板,踩下去还泛着些软软的青草味。若不是挂念着玄烨,真该好好停下脚步来看看这塞外风光。

头顶复杂的盘髻此时竟有些累赘,宁德也顾不上理它,加快了脚步往玄烨的大帐走去。

刚行到一半,她就看到大帐在阳光下闪着光芒,喧闹声却越来越高。宁德揉了揉嗡嗡作响的太阳穴,此事还不知道该怎么办呢,皇上的大纛就在眼前可是自己仍没有想好办法,也罢,走一步算一步吧。

宁德正要抬脚进去,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慌张的脚步声,她回过头一看是刚升上来的副总管太监刘尽忠,因为他办事老实,所以皇上尤为看重,把他留在自己身边。

看到是宁德,刘尽忠慌乱地停下脚步,似乎心里安定了一些,但仍旧喘着气道:“德主子,太子爷和……和……科尔沁部的博尔济吉特·乌尔衮在那边打起来了!”

饶是宁德,眉毛也抖了一下,这个胤礽怎么也来添乱。这次皇上在古北口会见蒙古诸部就是要加强蒙满之间的关系,带上胤礽更是希望能让他多锻炼锻炼,皇上此刻还在跟漠南的蒙古王爷拼酒,怎么当下他又惹出这件事来?

上一篇:皇姑+番外 下一篇:凰歌千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