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即是空(上)(9)
“谢谢。”萧然的声音既轻柔又清澈,如同山涧清泉流响一般悦耳。
王子枫听着她动人的嗓音,心像阳春三月的晨光一样舒展开来,眼前这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细胳膊长腿,被阳光晒成质朴亚光色的皮肤,充满了青春活力,也洋溢着生活气息。她的眼睛明亮,流露着平静从容的神情,她的嘴形小巧,像菱角般,水红色泽似有似无,她眉毛黑黑,牙齿白白,像一方清水那样娴静,她不是一副美仑美奂的画,没有如烟般的倩妮,但却有春天小粉红花的娟巧。
女孩盈盈一笑,好像明媚的春天。
王子枫也报之一笑,像秋风吹拂过白桦林,一树金黄哗啦啦响起,看似热烈,却又安静,余味悠远。
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交谈,在热情的大火的渲染下,气氛
温馨中夹杂着莫名的感动。
少女的心思和少女脑海里浮现的情节渐之清晰、深刻,不再只是娇羞和懵懂。
少年的眼里有了一丝丝坚定,他善意的只言片语初衷并不完全是为了获取芳心,他只是由衷地觉得这个女孩可爱到让他心生怜惜,尽管她看起来既独立又乐观,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却时不时提示着他去探究因由,仿佛一座野蔷薇花园藏着秘密,拨动着他的心弦。
☆、辣手摧花
曾几何时,稚嫩的芽儿长成了春意盎然的花花草草,在学风涣散的校园里各领风骚,不爱读书或书读不好的,就更喜欢去谈恋爱、抽烟打架赌博。惹是生非的,大有人在:拉着小手就进小树林,裹上报纸铁棍这凶器就隐形——等老师们闻风而来,不堪的后果已将他们“教书育人”的宏愿杀得措手不及,少男少女们之间的风花雪月,既青涩又大胆,叫人扼腕,更让人难以启齿,就连不胫而走的小道消息被某个女同学以“窃窃私语”的方式传送到闺蜜耳边,都像间谍的情报一样小心翼翼。
萧然一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这天一听到有人给她密传这样的八卦新闻,还是感触良多,首先新闻中的女主角是个面容姣好的某班班花,男猪脚则不学无术、喜欢拈花惹草,眼光还不低,看谁漂亮追着谁,把功夫都用在泡妞上,荒废学业;其次这样过火的早恋现象竟像从天而降,凭空而来,感觉就是“时代怎么突然变了,校园里开出了罂粟花。”当她才刚刚知道喜欢一个人的感觉是如何美好时,有人已经开天辟地在伊甸园种上了诱惑的苹果,如此现实又急功近利,让她吃惊,“爱情”这个词对她来说还很生疏,除了琼瑶的小说,《红楼梦》里的篇章,现实生活中提及的人少之又少,有人会说某人和某人相亲了,有人则会讲某男和某女喜结良缘、婚期将至;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比如适婚年龄的男女在暗巷里幽会,被人撞见后,往往会经由他人的口舌变相成“勾勾搭搭不入流”有伤风雅。总之,“爱情”在这个时候倒像个舶来品,稀缺得很,而人们日常的“夫妻生活”倒是既普遍又廉价,但已属于大人们的情感范畴。此时,成年未婚年轻男女的情感生活相对还算自由时尚些,可以被礼貌地称为“谈恋爱”或不那么礼貌地叫成“搞恋爱”。而未成年男女呢,“早恋”就是洪水猛兽,“为时过早的恋爱”总是让城门失火的大人们头疼、心慌甚至气短。萧然暂时还看不到自己“早恋”的后果,她只知道自己很喜欢一个人,会经常想起他、希望见上他,而遇上了他时又说不上什么话,但又似乎有一肚子话要说,满满的心事,如同茶壶里的饺子,涨鼓鼓的。
就在萧然有点惶惶不安,怕别人知道她的秘密时,出乎她意料的事发生了。那样的八卦新闻像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而且一个比一个惊心动魄,最如“雷”贯耳的是某某在体检时被查出“暗结珠胎”的事实,一时大家竟觉得耸人听闻、难以置信,活生生一出“辣手摧花、枉断青春”的悲剧,而这悲剧的始作俑者还是任性少年,叫人深恶痛绝。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种风流韵事还跟风似的,此起彼伏,在老师、家长们看来简直是妖风四起,邪念横溢。萧然不知道大人们是怎样处理这类事的,除了骂还有劝,是否还有更有力的措施、更严厉的处置?谁能控制得了少年的性念、少女的春心?无事时任其自生自灭,有事时恨铁不成钢,一场暴风骤雨过境,孩子们的生活、学习一片狼藉,方追悔莫及。而出事前呢?就连老师也不敢堂而皇之地在课堂上讲授敏感话题,生理课自习,应三申五令“禁止早恋”的教育理念也“遁迹隐形”。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是偶然中的必然,后果自负、事故全责,学生、家长、校方变成一根绳上的蚂蚱,在这样被称为“校园丑闻”的风波里,实则一损俱损,校园学风变得乌烟瘴气。
早恋就是个现实问题,可以规避风险,却无法完全扼杀天性的自由,只有教育到一定程度,泛滥的“天性”才能向理智的“人性”升华,这样伤害才能有所减少,少男少女的身心方能健康成长。
谈今论古,早婚早育的古人如若见了现代人这种“早恋”现象不知作何感想?不可同日而语,越复杂的时代越需要与时俱进的恋爱观,否则人人自危。
萧然坐在教室里,悄悄翻开生理课课本,里面的内容跟平时的必修课大相径庭,对于必修课题目、内容,老师们要求反复学习、认真思考,并提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而生理课是自习的,萧然在书里看到人体解剖图,才知道五脏六腑的具体位置,才知道血管、神经的复杂,才知道性别差异的特征。这些文字、图片(手绘、非实图)是□□裸的说明和呈现,在萧然看来不是那么文艺、雅观,反倒像是医生们必看的动物解剖报告,一些专有词汇在直白中显示着浓厚的学术色彩,大胆又生硬,只有把它们想像成活人的状态时才让人脸红耳热。这就是现实和想像的差异,也可以说是相同之中的不同——明明是同一个事物,却在不同的形象描绘中(书面的和立体的)让人产生异样的想法。
看了生理课课本,萧然竟无法解释:为什么喜欢一个人,包括外表、内涵、性格、爱好,却无法直观地意识到喜欢他的心、肝、脾、肾,或许这就意味着,喜欢只是喜欢,还没有上升到“爱”的境界,哪一天,如果从客套的“嘘寒问暖”发展到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才真正算是“爱一个人”吧。
萧然有点茫然,她的“喜欢”要控制在“早恋”界线外,而她的期待却想超越到“爱”的程度上,爱并被爱,还能一起学习成长、并驾齐驱、前途无量。很矛盾的想法,弄得她心绪不宁,突然,却很希望能收到一封“情书”终结相思,于是她在抽屉里东找西找。一时的“异想天开”开始让她心急火燎,思绪纷纭。
☆、“鸿雁”传书
萧然从抽屉里找到了一个信封,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收件人班级、姓名,但没有发信人署名。虽然不知道是谁写给她的,但就这毫无美感可言的字体来看,十之八九字如其人。但出于好奇,萧然还是打开信封,逐句逐行地看了起来,信上大致说:我从一张集体照里看过你的芳容,觉得你的气质与众不同,很想和你做朋友。写信的人表达流畅、态度真诚,让萧然觉得是个质朴善良的人,便不好意思拒绝,遇弱则弱,以礼还礼,当下她便给他写了回信,言语礼貌,自觉应该让人感到欣慰。
这信刚写完,班上一位女同学便走到萧然身边,问她是否给她的小学同学回了信。萧然这才察觉原来这件事并没有自己想象的复杂,知情者近在咫尺,瞬间神秘感荡然无存。“哦,我回了。”出于礼貌加上对写信人知之甚少但并不反感,萧然落落大方将信交给了女同学:信上都是客套寒暄之词,无论交给谁都不会不放心,萧然心里十分坦然。
然而这封普通的回信,却让对方心情大好。当他再次寄来回信时,萧然发现信里表达了满满的真挚友情,对方不仅热情邀请她前去做客,而且信封里还多了一张照片。
看来这照片是经过用心挑选的,背景光线饱和,人物衣着得体,但人物的长相实在不敢恭维,像极了正好在台湾电视台热播的一则“免你洗”广告的代言人——那是一则洁厕剂广告。萧然楞了楞,又看了一遍那人的五官,努力想说服自己不心塞,但最终“以貌取人”的执念占了上风,“和帅哥成为笔友”的美好愿望化成泡影,心里五味杂陈。思来想去,为了克服自己的“小人”心理,萧然还是给“免你洗”写了回信,答应和同学一起去他家串门。这信一来一往,又让对方心花怒放了一回,倒是萧然有些后悔,心里暗自难以释然,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豁出去,到了见面那一天,心中竟生出“豪情万丈、慷慨赴死”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