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您好……我找一下李兰……”
妈妈把电话递给床上的李兰。
“谁呀?”李兰握住话筒,虚弱地问道。
“我是潘达志……你好……那台苏联机床前几天坏了……不知……你能不能……”潘达志一边说,一边后悔,当初真不该狠狠批评李兰。后来才从江翻译口中,知道斯拉瓦当时的确是单身贵族,没有结婚,更没有小孩。李兰如今相思成愁,可见当初并不是逢场作戏。那封可恶的举报信!哼,要是知道是谁写的,他一定不会轻饶!
“我马上来……”李兰喘息着,但坚决地说道。
“你在家里等着,我这就派杜师傅来接你……”潘达志亲切地对着话筒说道。
李兰,这位懂英语、勤学好问、常与斯拉瓦、托尼亚常常交流的姑娘,技艺高超,一到厂里,便手到病除。
站在一旁焦急等待的潘达志舒展了愁眉,一边拍手叫好,一边心里暗自内疚。看来,李兰的确是和斯拉瓦、托尼亚在一起扎扎实实地学习了不少技术。只有她,今天拯救了整个工厂。生病的她,义无反顾的为了集体的利益,为了工厂的前途,抱着病弱的身体,不辞辛劳,终于修好了机床。而自己以前却听信传言,认为李兰真的做出了什么有损国格、有伤风化的事情。现在看来,两人是有感情基础的,李兰与斯拉瓦是真心相爱的。
问题不在轴套那儿!在现场围观的刘大槐,□□眼中的担忧一扫而光,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
他擦了擦额头上渗出的冷汗,揉了揉长久站立酸痛的腰部,长舒了一口气。如果修不好,他就是替罪羊了。好了,现在李兰修好了机床,也从侧面证实了他的清白。
刘大槐的心头,升起了对李兰的感激之情。他连奔带跑地殷勤地端来热水、拿来香皂,让李兰洗手。他露出两个暴牙,一脸真诚的笑意,“谢谢你呀!李兰!这次真是多亏你了……”他一边有些恼怒地看了看站在旁边的马梅,这个办事不力、只知道羡慕嫉妒恨的扯皮!
“其实……之所以能顺利解决问题,因为我反复看了娜塔莎留下的那本笔记……”李兰一边接过刘大槐殷勤地过来的毛巾,一边为马梅开脱。“要是马梅看了……也会很快找到原因并把机床修好的……都怪我没有及时给她看……”
面容苍白的马梅,脸上终于有了一丝血色。
*********************************************************************************************
杜师傅把李兰送回家,潘达志与干部们在厂办会议室里开会,每个人的脸上喜气洋洋。
“我看,今年厂里的杰出员工的称号就授予李兰吧!” 潘达志用征询的目光扫视着与会者。
姚文明、刘大槐,都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要是没有李兰,恐怕机床还在趴窝。这丫头,这次可是帮了大忙、立下大功了!
散会后,潘达志再次拨通李兰家里的电话。“哦,是李兰吗?”
“潘厂长,是我!”李兰心里一惊,以为机床又出了故障,她一手拿话筒,一手又开始穿外套。李兰的妈妈体贴地把阳台正在晾晒的电工鞋也给女儿拎来了。
“是这样……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厂里想把今年的杰出员工的称号授予你……”话筒里传来潘达志亲切的声音。
李兰一颗高悬的心放了下来,停止了扣钮扣的动作,“我现在还在病休,不能正常上班……还是授予马梅吧!”她拒绝了,但心里很高兴。
话筒沉默了,过了一会儿又响起那个熟悉的声音,“李兰……我再次对你说声对不起,我原来说话过重,伤害了你……”
“不……没有……”李兰知道厂长误会了,“我只是想……把杰出员工的称号授予马梅更合适一些……厂里的机床今后还要依靠她,这样能够鼓励她更好工作……”
潘达志拿话筒的手有些颤抖了,眼睛也快速眨巴起来,“我……我知道了……”
“潘厂长!潘厂长!”李兰突然想起什么,怕他挂了电话,焦急地说道。
“我听着呢,李兰!”潘达志屏声静气,像是等待着什么重大消息。
“我还有几本工作笔记,给马梅吧!她可能用得着……”李兰抚摸着手边那本厚厚的笔记本。那是娜塔莎离开工厂之时,送给她的。
“好的,好的……这两天我派杜师傅来取……”
潘达志百感交集地挂了电话,找到杜师傅,吩咐他有空顺便去李兰家一趟。
几天后,马梅被叫到厂办公室。潘达志把几本厚厚的笔记郑重地交给马梅,无限期待地看着她,“这是李兰托我转交给你的,上面是她对机床电气部分做的一些笔记……而这本,是娜塔莎离开工厂时留给李兰的……希望你好好学习、掌握它……我们厂的苏联机床,今后就全靠你了……”
“厂长,我……我……”马梅既激动又羞愧,她没想到李兰的心胸是如此广阔,厂长对她的期望是如此之大。
“李兰说,你一定行!如果不是斯拉瓦那样天天教她、娜塔莎给她留下笔记本,她也不一定能顺利地快速解决问题……”潘达志鼓励地说道。
感情的洪流奔涌而出,马梅的眼睛湿润了,她在心里感到惭愧。想起自己对李兰做过的那些龌龊事,她不但不计较,而且还帮着自己。
马梅想起来,几天前,在工厂里第二次偷偷拿到的两封俄罗斯来信,还被她藏在家里。本想借着英文词典看看信件里究竟写了些什么,但还是没看明白,就一直夹在那本词典中。幸好没有像第一次那样,把信件直接丢掉。
“我要找个机会还给李兰……”马梅小心翼翼地重新封好信封,拿着那两封信,自言自语地说道。只有这样做,她心里的愧疚感才少一些。
国外来信
晚霞,把天空映照得一片通红。揉碎的云朵之间,缝隙闪闪发光,像是被镶上了条条金边。
黑夜渐渐吞没了夕阳,嘈杂喧闹的市声逐渐停歇。小区静悄悄的,毫无声息,只听见一两声断断续续的犬吠声和隐隐约约的电视播放声。
马梅趁着夜幕,来到了李兰的家门口,四处望了望没人,便把两封信件从门缝底下塞了进去,然后慌慌张张地走了。
李兰妈妈听见了响动,走过去发现了信件。她弯腰拾了起来,皱着眉头仔细端详,脸上浮现的笑意驱散了愁云。打开门,却没看见人影。
“兰兰,来信了……来信了……”关上门,李兰的妈妈向卧室跑去。这两封来自俄罗斯的信件,无疑是拯救女儿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躺在病床上的李兰,猛然坐起来,接过妈妈递过来的信件。
看着信封上自己当初亲手写下的中英文工厂地址,突然有种心脏快要跳出来的感觉。
她飞快地撕开信封,贪婪地看着信纸上写着的每一句话。
“亲爱的兰兰!这是我写给你的第四封信。第一封信在莫斯科街头被抢走了,我又先后写了两封,不知你收到没有,但我始终没有收到你的回音……我只能再试试,希望你能收到。苏联瓦解之后,社会动荡,经济萧条,我也失去了工作。我很想飞到你的身边,但是暂时没有路费……我把在中国获得的专家补助费借给了我姐姐一家……请相信,我一定会实现我的诺言,尽快迎娶你。吻你,爱你的斯拉瓦……”
她又满怀激动地拆开第二封信,另一种英文笔迹映入眼帘:
“亲爱的中国姑娘,虽然我未曾与你见过面,但是我不能不亲自给你写信。请你原谅我的冒昧,也请你谅解一名母亲的心情。请你拯救我的儿子斯拉瓦!他回国之后,一连给你写了好几封信,但是却一直没有收到回信。他整个精神都快崩溃了,先是酗酒,现在又经常外出不归。这让我非常担心。只有你才能拯救他!如果你改变主意,请对他回信说明,让他死了这份心。如果你还爱他,请给他回信,斯拉瓦还等着娶你……谢尔盖耶芙娜”
看完信,李兰既高兴又难过。
高兴地是,斯拉瓦一直在给她写信,只不过是她没收到罢了。难过的是,斯拉瓦现在的状态不太好,她需要去拯救他。
“兰兰……信上怎么说……”围在一旁的父母,等了很久。母亲终于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