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75)

“就是剩下的那群孩子,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了。”何思源顿声,继续道:“我读书的时候,一直坚信那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是老杨,我做不到,这么说可能苍白无力,但是——”

“你见过一群孩子用单纯的目光把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的模样吗?”

老杨没见过一群孩子,但无可避免地想到了杨耀,他沉默着点了支烟,没有说话,继续安静听着对方诉说。

而何思源像是找到了倾诉的对象,倒豆子似的开始叙述。

何思源家境普通,但他努力又有天赋考上了中文系,按理说他们专业八竿子打不着一起是不该有什么交集的,但同在一个社团两人又是老乡,何思源是个和事佬,老杨年轻气盛却总是得罪人,缘分有时就是这么奇妙,让他们成为了朋友。

像他名字一样,饮水思源,毕业那年他回到了自己母校教书,也就是向阳中学,一开始的愿望是美好的,少年意气,挥斥方遒,王校长热情地握着他手面带感激。

何思源土生土长的江川人,但他父母还算开明,以前一心盼着他出人头地好好读书,所以何思源一直以为,江川所有的父母合该都是这样的,以前读书的时候只顾着读书,如今化身为老师以后,才发现现实是何等残酷。

“我家女娃娃不用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嘛,还不是要嫁人的?”

“老师嘞,你看我家孩子成绩又不好,学不进去,去学门手艺跟着我打工赚钱还好些。”

“我没钱送啊,老师,学费每年那么多,家里就他爸一个人挣钱。”

“......”

江川落后,上一辈思想多数顽固腐朽,何思源只能从孩子下手,他觉得只要孩子们想学,他就一定会想办法去帮助他们,但学生们的反应却打得他措手不及。

“老师,我妈妈说学校的东西很多以后都用不上。”

“我也想上学,可是老师我家里穷,还有弟弟妹妹和爷爷奶奶......”

“老师,我不是学习的料,你看我这么努力,成绩还是不好......”

“......”

从不抽烟的何思源从某日起染上了烟瘾,看着学生们一个个退学,老师一个个离开,他有心无力。

同样愁眉苦脸的还有王校长,两人坐在空落落的办公室里,大脸对小脸,王校长率先开了口:“老何,如果你要走也走吧,这学校......”

他顿了顿,神色有些凄凉,重重叹了口气:“就不办了吧。”

何思源垂着眼眸没说话,兀自整理着办公桌上的教案,良久才哑着嗓子说:“校长,我再想想办法。”

“我们再坚持一下。”

老杨听着对方断断续续讲完,一支烟已经点完,他站在酒店的落地窗前俯瞰江市,底下车水马龙,尽管是夜晚,但高楼林立,一盏盏亮着的灯将城市点亮如白昼。

“差多少。”老杨淡淡出声。

电话那头的何思源似乎是不敢置信,反复重复了几遍,带着哭腔沙哑着回他:“应该不用多少,老杨,这笔钱我一定会还给你的。”

“不用你还。”老杨直接否决,问道:“你们那是不是差老师?”

何思源听这话还没反应过来,呆呆地回他:“是差老师。”

“那我过来教数学吧。”老杨云淡风轻地说。

电话那头久久没有回应,何思源后知后觉地大声嚎了一嗓子:“老杨你认真的吗?”

老杨没理会对方絮絮叨叨地道谢之词,让他发了地址就挂了电话,直接退了票,躺在大床上想了一晚上事情。他的人生一路走来算是顺风顺水,唯有这次竞赛吃了点亏,但仔细论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他素来看得开。

如果他出国,可能会选择继续学习,又或者拿自己手下剩下的钱度过一个安稳的余生,但这真的是他所追求的吗?

他想到了自己少时为什么喜欢竞赛。

是因为挑战,因为破解,奥数考验思维,他喜欢一切有挑战性的东西,比如赛车比如数学。

彼时老杨并不知道自己冲动之下的决定是对是错,但第二日一早,他开车去往了江川。

“江川挺好的。”老杨淡淡笑了下,这些事他没和霍昭细说,挑着一些小事回忆。

见到何思源已经是下午,那时江川的路比之现在更烂,小车根本开不进去,他只能半路返回托人把自己小车开走,租了辆摩的进的江川。

十一年前的江川远不如现在,比杨耀家那小镇没好上多少,摩的司机看他一副公子哥样还敲了他双倍车费,何思源饭也没吃在镇上车站等他,两人直接去了学校。

向阳位置很偏僻,后面是一座深山,据说还是一处坟场,学校不大,但有个水泥坪的操场,像模像样修了四台篮球架,周遭围墙应该简单刷过一次,可能时间太久了已经裂开许多,墙下便堆积了许多白灰,两栋教学楼,一栋是幼儿园和小学,还有一栋矮一点的是初中,一楼是大食堂,最上面应该是学生宿舍,走廊上还挂许多衣服。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