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那个外骨骼,我需要其它专业的人配合。”顾济民大声喊着,想压住嘈杂的背景声音。
“什么专业?”
“生物,医学,都要!”
“好的,我让何荟和萨蒙蒙配合你。”冯晨夏也大声叫唤道,“生物的人手现在没有,你给我几个月,我去找找。”
“还有,我搞出了新材料!”顾济民脸上像通了电似的,突然熠熠生辉起来,“我发明了水泥!”
你发明了水泥?冯晨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水泥在古罗马时期就有应用了。至于现代意义上的水泥,是18世纪中叶不列颠工程师发明的……冯晨夏知道顾济民是个靠谱的人,所以大概是自己听岔了吧?
冯晨夏把顾济民拉到走廊里,顺手关上防火门,隔离外面的嘈杂声。
“再说一遍,你发明了什么?”
顾济民脑子宕机了——她知道自己的说法有点太骇人听闻,但是回想新材料的特性,还真没有其它词可以形容。
“水……水泥。”顾济民犹豫着再次说出这个词儿,“我……我真的发明了水泥。”
“你是说,你重新发明了水泥?”冯晨夏眼睛睁得比铜铃还大,毫不掩饰自己脸上那副“你在逗我玩吗”的表情。
顾济民也傻傻地瞪着冯晨夏,过了好久,她终于找回了脑子。
回简州后,必须马上拽着冯晨夏去实验室,让她看看自己的水泥有多牛叉。
第54章 2021
刚飞回简州,冯晨夏就被顾济民拽到坦福实验室。
顾济民把自来水倒入一个装着灰白色粉末的容器,用一根棍子搅和了几下,然后戴上手套,把这堆混匀的玩意儿随意捏成一个长条、四个15公分见方的方块。
冯晨夏觉得空气中似乎有热气在流动,她伸手摸了摸容器外面,有点发烫。
“像不像水泥的水化热现象?”顾济民得意地看着冯晨夏,“不急,我们先去餐厅吃点东西。初凝要45分钟到1个小时呢。”
俩人去餐厅打包了几片三明治和两个bagel(硬面包圈),然后回来继续盯着这几团大疙瘩。
等了半个多小时也没什么动静,冯晨夏诧异地看了一眼顾济民。顾济民见冯晨夏的脸上有点不耐烦,想了想,干脆把她拉到实验室楼下的健身房。两个人又是举哑铃,又是跑步机、椭圆机地折腾了好久,才冲凉回到实验室。回实验室后,顾济民还去调试了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等指标的测试仪器。冯晨夏靠在墙上,从裤兜里掏出手机看了一眼时间,从顾济民加水到现在,已经过了3个多小时了。
“看到没有,看到没有?终凝了!只花了不到4个小时!”顾济民突然激动地大叫,她把刚才终凝的一个方块放到混凝土测试仪中,然后不断加大压力。
冯晨夏一脸懵逼地看着顾济民忙来忙去的,又过了一小时,顾济民拿着一堆实验数字过来了。
“我随便整的一个试件,就有这么好的表现——轴心抗压强度达到750MPa;轴心抗拉强度超过600MPa!”顾济民激动地又蹦又跳,“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它具备了超高强度混凝土和钢筋的全部优点。而且它的可塑性非常强……”
现在,冯晨夏终于明白顾济民在干啥了。“所以,你真的发明了水泥!”冯晨夏突然爆笑起来,她弯下腰捧着肚子,半天直不起身。
“不是普通水泥,是……非常特别的特种水泥……”顾济民努力搜刮着脑子里不多的形容词儿,“非常特别……它是纳米材料制成的,所以微观结构很特别……可塑性很好,还能随意切割和粘接,真的非常非常特别……”
等冯晨夏终于能平静地安坐下来后,顾济民又拿出一个不大点儿的罐子,和一把奇形怪状的“锯子”,说是要让冯晨夏看看奇迹是怎么发生的。
顾济民先拿小罐子里的黏稠液体涂在一个劈裂实验后出现裂纹的方块上,再把这个方块,和另外两个方块都粘在一起,隔了一会儿,她握着那把怪模怪样的锯子,对冯晨夏说,“看着,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顾济民把锯子上连着的插头插到插座上,打开开关,一道“水帘”从锯子中喷射到粘成长条的3个方块上,3个粘起的方块被切割成两半,切割面光滑平整。
冯晨夏现在对这玩意儿有点兴趣了,她看着顾济民重新测试试件的各种强度。过了大半个小时,顾济民又拿来一堆实验数据。
“不管是重新粘接还是切割,都不影响它们的各种强度。”
“那个锯子是怎么回事?”冯晨夏正准备去拿锯子,顾济民一把推开她的手。
“这是强碱!”顾济民把锯子和小罐放回试验台,“水泥强度太大了,我想了好久,终于想到这样的切割方式——用陶瓷做成中空的锯子。通电后,锯子里的液体喷出很细薄的水帘,就可以切割试件了。当然,我的强碱溶液是用特殊溶剂加强碱混合而成的,对陶瓷也有一定的腐蚀性,只能暂时装在陶瓷锯子里……如果用金属钽做锯子可能会更好,但是钽有点贵。”
“可以用钽做镀膜吗?”冯晨夏掏出手机,查看有色金属网上钽的报价。
“可以试试。”顾济民又递给冯晨夏一个资料夹,“我已经测试过了,这个材料耐火耐高温,属于A级耐火材料,也就是说,它几乎不燃烧。这个材料还耐强酸强碱,除了添加特殊溶剂的强碱外,和其它物质几乎不发生反应。”
“所以它是很好的建筑材料?”冯晨夏又大笑起来,“它的成本贵吗?另外,你准备给这个材料起什么名字?”
“很便宜,批量生产更便宜……名字就叫……水泥?”
冯晨夏挠了挠头,她也不知道该给这玩意儿起什么名,“嗯……那就叫顾氏水泥吧!我们正准备在堪州建个氦镍电池销售点呢,就用你这个材料建。”
好不容易让冯晨夏感兴趣了,顾济民不打算放走她。去堪州建销售点时,顾济民一定要拉着冯晨夏一起去。
这天一大早,顾济民就在已经挖好地基的场地上摆开了架势。她将顾氏水泥粉末放进容器里混合,之后放入便携式塑形机压成5-8厘米的薄板。
顾济民太想让冯晨夏产生惊艳的感觉了。她特意在水泥粉末中添加了赤金色染料。看着金红色的薄板从塑形机中挤出来,冯晨夏觉得眼前一亮,几乎闪瞎了。
看着冯晨夏的反应,顾济民非常得意。她哼着走调的小曲儿,耐心等待水泥凝固。薄板终凝后,顾济民在几个工人的帮助下,用粘合剂将板子粘成封闭的外墙,还让工人往地下室的地板上铺了一层厚厚的混凝土。
吃午饭时,冯晨夏问顾济民为什么要在地板上铺混凝土。
“因为这玩意儿太轻了,不铺设混凝土的话,大风一吹……就那个云飞扬了。”
也有道理,冯晨夏想,这里是亚米国著名的“龙卷风走廊”。如果地下室不增加重量,龙卷风一来,销售处的员工就可以“凭虚御风”,来个“飞屋环游记”。
现在房子外墙已经完成,门洞也切好了,房门刚刚安装上,但是窗户还没有切割出来。
冯晨夏用脚跺着已经终凝的混凝土,突然想起一件事,“济民,你这个材料这么奇葩,到时候怎么钉钉子啊?装修的时候,电钻和水泥钉枪恐怕都不好使吧?”
顾济民根本没有想到这茬儿,她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总不能给消费者一个徒有四壁、无法装潢的房子吧?
冯晨夏这几天就像安了个“笑键”一样,随便什么事都能让她笑得喘不过气来。现在她一边狂笑,一边想着,自己团队里的高功能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有点多,看来以后得再找一些高情商的女孩儿来冲兑一下。
现在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冯晨夏打算明天再解决窗户和内部装修的事。她打开房门,却见原本晴空万里的天上,突然布满了乌云。狂风骤起,飞沙走石,不远处还有几道闪电劈了下来。冯晨夏用身体顶着房门,四下张望了一圈,只见不远处一个巨大的黑色风柱扫了过来。
“赶紧封门!”
冯晨夏让工人们把门锁死,用水泥袋子顶上,然后转身命令大家都躲到地下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