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国/性别战争(49)

不过张凌歌觉得网课里的东西,不管是枪支知识还是安全知识,都很重要,她打算认真做题,希望能从里面学到点什么。

玲姐姐的房子是个single studio,就是带卫生间和简易厨房的单人间。房子很小,放了一张大床,一张小床后,就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了。就这么点面积的房子,一个月租金还要3000多刀呢。

“其实也没有那么惨,至少这里交通方便啊,离我上班的医院,也就是你马上要实习的医院,特别近,走路两个街口就到了。方便我们这些经常要值夜班的住院医。”回到家中的玲姐姐,换好衣服后,从冰箱里拿出两个速冻快餐盒,放进微波炉里转着,“这个房子很难租的。所以下下周我去潘州医院交流一年,也不会退掉房子。反正你住的时候,可以帮我付一个多月租金,后面十个月我也找到了临租的人啦。”

张凌歌6月初要去潘州费城考STEP2的Clinical Skills(临床技能),离现在还有2个星期。玲姐姐帮她约了一个去家庭医生诊所实习几天的机会。这周上完班后,玲姐姐在去潘州交流前,还有一个星期的假可以休。玲姐姐已经决定要在这个星期搞掂张凌歌的驾照笔试和路考,顺便带张凌歌浏览一下亚米国东北部的风光。

“最重要的是要给你买几套衣服!”玲姐姐皱着眉头翻了翻张凌歌箱子里的衣裤,“怎么可以穿得这么休闲呢?你是医生,必须有职业范儿,病人才会信任你。上手术时,手术服再邋遢也是你自己的事,但坐诊时就得穿正装加白大褂。别以为白大褂下穿什么别人都看不到,遇上火眼金睛的病人或者家属,你的职业信誉就得打折扣!

张凌歌觉得太麻烦了,这要浪费多少时间啊?玲姐姐看懂了张凌歌的表情,一锤定音地说,“就这么定了!明天我下班早,咱俩直接在第五大道的Armani专卖店见面,然后衣服嘛,还是在Macy’s买比较好,便宜。你也别嫌烦。今天不麻烦明天也得麻烦。难道你不打算在亚米国Match住院医吗?”

第三天天刚蒙蒙亮,张凌歌就穿着过长的西装,跑到Grand Central Terminal(中央火车站)坐上第一班火车,摇摇晃晃一个多小时,来到新乡北边一个小城市。

玲姐姐给张凌歌找的家庭医生,是一个全科加“自然疗法”的老医生。老太太已经快70岁了,每天还要上12小时的班,从早上6点半上到晚上6点半,只是中午吃饭时才可以休息半小时。

老太太的诊所是一个大的“聚合诊所”的一部分,只占里面三间房,包括一间诊断室,一间候诊室,和一间理疗室。

亚米国医学院不限制考生的年龄,每年都有不少四十七八岁甚至五十岁以上的人考上医学院。这位老太太,也是在她工作10年以后才考的医学院,40多岁才生了第一个孩子。现在小女儿还在上大学,她得再操劳几年,给小女儿赚取大学学费和将来的医学院或法学院学费。

这位老医生在小城市里的口碑不错,病人从早到晚预约得满满当当的,所以她高度依赖医学院的实习生。医学院一放暑假,她就忙得连口水都喝不上,现在有学生推荐人来实习,她非常开心——即便是国际生,即便只实习几天,也好过自己一个人忙乎呀!

看见张凌歌熟练地问病史、撰写病历,做基础检查,做出的诊断也很准确,老太太很高兴。中午,她让张凌歌不要去旁边的快餐店买汉堡包随便对付,特地打了个电话,让医药代表送几个果盘和几片三明治,然后一大伙人一起边吃边聊。

亚米国也有医药代表啊?张凌歌觉得很新奇,不过也不奇怪,医药代表这玩意儿,不就是国外传到华夏的么?就是不知道亚米国的医生,会不会也从医药代表手里拿到大笔药物提成?

下午的病人大部分是做理疗的。老太太说,光看全科,赚得不多,累死累活也赚不到二十万刀,所以她才搞了这么一个自然疗法治疗室,每年可以多赚好几万。这样加起来,税前的年收入也能有二十来万了。

和谐医学院临床医学虽然学的是现代医学,但是学生依然要上一学期的中医学。加上“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简单的推拿,张凌歌也能来几手。于是在用仪器给一位扭伤了腰部的病人做完理疗后,张凌歌又给病人做了推拿和穴位按摩——这个学生什么都来得,让老太太医师开心得合不拢嘴。

可惜,这个学生只实习几天。考完之后STEP2的Clinical Skills后,她就要去城里的圣玛利亚医院做普外实习了。

第34章 见识亚米国医院 2018

“镜头向左转一点点……嗯,很棒!”Goldstein教授用腹腔镜完成了小男孩腹部疝气的修补手术,她哼了一段小曲,然后瞥了瞥旁边的张凌歌,“练了腹腔镜模拟器吗?通了几关?”

“已经完成了胆囊切除、肝脏切除啦,最近在练习胰腺的部分切除术。”

“不错,今天的缝合你来做吧。”

“我听说Jeff又买了一辆ZONDA CINQUE,然后继续锁在他的车库里。”Goldstein教授正和旁边的5年级住院医聊着呢,低头看见张凌歌的结打成了一个“样板范儿”,她点头称赞道,“张,你的技术不错!是不是打算学整形呀?整形最赚钱了。等你一年赚到几十万、几百万刀,就可以学我这样,找个大学,每年捐款。比像Jeff那样不是买豪车就是买游艇,有意思多了!”

5年级住院医不等张凌歌回答,就接话道,“捐款后,孩子读书会容易很多。要是像您这样直接捐出个校董,就更棒啦!”

在来亚米国之前,张凌歌在网上恶补了一番这边的社交规则。到圣玛利亚医院实习后,她才知道网上说的大多是错的。至少,网上大部分人其实并没有和亚米国人深入交流过,他们写的所谓社交规则,都是一些浮光掠影。

第一次上手术台,她就发现这边的医生特别喜欢吐槽和炫耀。吐槽其它医生俗气,老想着收集靓车、游艇,是手术台上最常见的闲聊主题。

除了八卦消费习惯外,主治们还喜欢吐槽其它医生的手术做得次——

“Johnson的病人,这个月已经死了7个啦!”昨天做脾脏切除术时,Miler医生压低声音对助手和护士说,“我觉得亚米国的病人对医生的要求太片面。只要态度亲切和蔼,手术做得好不好,他们居然一点都不关心。Johnson治死了那么多人,但他长得帅,人又亲和,那些病人,就前赴后继地排队等着被他搞死……”

“不过,你们华夏国也够奇怪的。张,为什么你们国家的病人会杀医生?”Miler医生转头问张凌歌,“在我们这儿,病人要么只看态度,认为态度好就是医术好;要么,有一点点问题就去找律师,律师会帮他们打官司的。赢了的话,可以赚很多很多钱。好在我们当医生的都有保险,不然早破产了。张,你们国家的病人也可以打官司赚钱啊!”

在圣玛利亚医院主楼的地下室,有个医技练习间,专门给实习生和住院医练习手术操作技巧。除了常见的人体模型和手术器械外,里面还有几台腹腔镜模拟训练器。

在模拟器上的训练,很像游戏的通关过程。刚开始,张凌歌在练习用仪器抓取小球时,经常会左右手不协调,或者用力太大,造成出血点。腹腔镜的平衡也是操作难点。稍微不注意,就会镜头翻转,让人头晕目眩。练了两天后,她才完全掌握了腹腔镜的仪器力度,以及镜头平衡。

除了上手术台和写病历、管理病房外,张凌歌还要花很多时间给病人抽血、推手术床什么的。在华夏,这些活计都是护士干的,即便在亚米国,其它地方的医生也不需要亲自给病人抽血、推病床,但是新乡市的护士工会太强大了,所以医生不得不承担很多护士的工作。

医院是个等级制度非常严格的地方。普外实习生上面是一年级intern,一年级intern上面是二年级住院医,二年级、三年级之上,是四年级或五年级住院总——理论上住院总应该是五年级住院医,但是亚米国的医生总数不足,因此不少医院的四年级甚至三年级学生,就成了单个service的住院总。而在五年级住院总上面,还有大老板主治医生……

作为一个实习生,张凌歌位于这个等级制度的最底层。她经常在练习模拟器练得正酣的时候,接到呼机的传呼。一接到传呼,她就得马上跑到诊室或者手术室,即便她已经下班了。老是找不到一个完整的时间练习模拟器,因此张凌歌在这家医院都待了3个多星期了,还没有“打通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