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成了极品婆婆(254)
“是!”
祁庸走下来,开始观察黄家口,他特别想知道这个地方有什么特殊,让醉酒的韩义如此念念不忘。
一般来说说,凡是看到圣上丑态的人,都应该被灭口,可想到两人抱在一起嚎啕大哭的场景,祁庸觉得韩义很有可能逃过一劫。
度过此劫,或许……
“梨花漫天,桃花灼灼,田野间农人劳作,不见凄苦,倒是有几分世外桃源的景象。”
“大叔好眼力,”韩云竖起大拇指,“黄家口的风水,特别养人,您老进去就知道了,这里跟别的地方不一样。”
每次主子们要来,他们都抢破头跟着来,不仅因为黄家人和善饭菜好吃,还感觉一种莫名的吸引。
每次到黄家院子里,就感觉压在胸口的闷气一下消散很多。
仿佛天大的坎儿,都不是事。
而且,身体的暗伤,也隐隐缓缓的修复。
慢的让人难以察觉,却真真切切的在修复。
韩云一度怀疑,黄家是传说中的洞天福地。
“路也修整过,可见是有远见的。”
“这里的路用三合土坋的,村里面是青砖铺地,更好。”
“看你这熟悉的样子,没少来这里,”祁庸眼眸精光闪烁,“这里,可有什么特别之人?”
“这里每个人都很特别,”韩云非常骄傲,“你别看他们普普通通,穿的也不怎么样,其实都是英雄好汉,清风观那个银窝,就是黄家村带人端掉的。”
初听这事时,韩云觉得很震撼。
南来北往闯荡,见多了各种各样的事,家里押货时也经常遇到亡命之徒,对付起来非常棘手,纵使带着几十号人也要小心应对。
韩家上下,几乎人人练习拳脚,却仅仅勉强保全自己。
一帮乡下野民,凭着一股冲劲,一夜间端掉清风观,简直是奇迹!
“原来是他们!”祁庸恍然大悟,随即意味深长地开口,“这里的风水,确实不错。”
他们在外面转了半个月都没有确定地点,多亏了这件始料不及的意外,节省了不少时间。
瞬间,祁庸对黄家口的好感大升,连带着,对黄家口村民的好感,也蹭蹭往上涨。
这是福地,这里的人也有福气!
说不准真能给他们带点运道。
哪怕一点点好运气,也能让自家圣上的龙体多几分保障。
“那可不,”韩云向往地看着黄家口一排排的房屋,“等以后老了,伺候不动少爷,我就在黄家口周围买块地盖房子,这样随时都能去姜婶子家串门。”
“就这点出息?”祁庸笑了,“你这么喜欢黄家口,为何不干脆把房子盖在村里?”
他发现自己有点喜欢眼前的后生了。
憨憨的,单纯又天真,性子也活泼。
跟他以前遇到的那些各种阴沉算计的人截然不同。
“我也想,但是不行,”韩云遗憾地摊摊手,“黄家口不接受外人。”
闻言,祁庸不以为意,“多大点事,多砸点钱,不行走走关系,直接通过官府落户,生米煮成熟饭,他们还能赶人?”
随随便便的几句话,却把韩云吓到了,“大,大叔,你别乱来。”
“怎么?有什么问题,”祁庸有些不解,“你喜欢黄家口,我在帮你想办法解决问题。”
“不能这样,”韩云磕磕巴巴解释,“我喜欢,就是,喜欢,才不能破坏。”
“这你就错了,”祁庸有些恨铁不成钢,“想要什么就要不择手段达成目的,能挤进村里住就好,你管这些有的没的做什么?”
第462章 尴尬
“那肯定不行,”韩云连连摇头,“我可不想破坏气氛,太遭人恨。”
“果然年轻,”祁庸摇摇头,“这年头,没几个仇人,只能说明自己平庸。”
比如他,不知道多少人暗戳戳盼着他死。
闻言,韩云古怪地看着祁庸。
他感觉这是个很奇怪,脑袋不清醒。
抿抿嘴,小声开口,“大叔开心就好。”
“你这小子,也太不知道好歹,”祁庸气笑了,“杂,咱这是在教你,要不然怎么出人头地?”
“不需要,”韩云撇撇嘴,“我跟着我家少爷就行,他不会让我渴着饿着。”
“朽木!”祁庸冷哼一声,“真是朽木!”
一点不知道上进,简直浪费他的口水。
想他祁庸堂堂掌印太监,贴身伺候当今圣上,多少人盼着自己的提点,今儿好不容易发回善心,还碰到这么一个不堪造就的顽石。
“朽木就朽木吧,”韩云弱弱地开口,“少爷不嫌弃就成。”
“你……”
突然,一声喊声响起,祁庸顾不得韩云,匆匆离开。
“祁庸,过来服侍。”
“主子,奴才来了。”
马车上,姬瑄没有反应过来,睁开眼才发现自己在车厢里,旁边还有一个人。
然后才想起来,自己似乎喝醉酒,还抱着一个男的嚎啕大哭。
当即脸色变黑。
这绝对是他最丢人的时刻,没有之一。
一旁,韩义也已经醒过来,只是没有睁开眼睛,他感觉很尴尬。
居然抱着一个刚见面的陌生人哭,做梦都没有梦到过这么离奇的事情。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车厢的气氛越来越古怪,姬瑄轻咳一声,叫来祁庸。
“主子,”祁庸进来车厢,“车厢太闷,您下来透透气如何?”
“善!”面无表情的让祁庸整理好衣冠,不急不缓地走下去。
心里怎么想无人知道,但架子端的是风轻云淡,充分表现了一个帝王的风度。
下车后,视野突然开阔,各种风景收入眼眸,姬瑄忍不住赞叹,“如诗如画,是个好地方。”
“确实是个好地方,”祁庸笑着开口,“听说清风观就是这个村的村民带人清剿的。”
“哦?”姬瑄来了兴致,“可知道过程?”
“主子想知道,奴才这就去打探一番。”
“不急,先逛逛。”
马车里,韩义意识到人出去后,才试探的睁开一只眼,确定人真的走了之后,睁开另一只眼。
木得感情的收拾下自己后,弯腰起身。
姬瑄转头,看到刚下车的韩义,立刻动作一顿。
对面,韩义也是一样的反应。
不过,到底经历过各种应酬,恢复过来后,他立刻落落大方的拱手,“王兄。”
见状,姬瑄也恢复淡定,“韩兄,黄家口果如你所言,风景秀丽,依山傍水,花草环绕,美不胜收。”
“是极,”韩云笑着应和,“王兄若是不急,不妨多浏览些时刻。”
“少爷,”韩云不解地问,“咱们不去姜婶子家?”
听到这话的祁庸,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就没有见过这么木的,搁在宫里,三个时辰都活不过。
两人明显想把之前的事揭过去,偏他要旧事重提,这是怕不够尴尬。
小心的观察一下主子的脸色,发现他果然变了一下,祁庸笑着开口,“主子,据说村里景致更好,咱们去瞧瞧如何?”
“是极,”韩义立刻接话,“这里表面普通,却有不少意外之景,某带王兄一观。”
“如此,”姬瑄行了个平礼,“有劳韩兄。”
村民们对韩义不熟悉,却见过几面,遇到的人纷纷打招呼,氛围非常友好。
“这个村子果然不凡,”踩着青砖的姬瑄轻叹,“村民气力饱满、面无苦色、不卑不亢,可见家底殷实,生活顺遂。”
一路行来,虽然大多都在繁华之地,姬瑄也隐约知道普通人家过得什么日子,总之,比不过这些人。
身为皇帝,看到自己的百姓吃不饱,他也痛心。
但是积重难返,几代先皇都没有解决的事情,他不认为自己一下就能解决。
此时的姬瑄突然想到,若是整个大周的村子都是这样,是不是就迎来一个盛世,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若是全天下都这样,”祁庸也一脸感慨,“那就彻底太平了。”
“这个难度很大,”韩云轻声解释,“黄家口村民,因为一场意外才过上如今的日子。”
两个月前,这里还是穷的不能再穷的山沟沟,之所以有如今的日子,不过是接收了清风观的钱粮。
这种机缘,可不是随便谁都能遇到的。
“少爷,王少爷,”韩云指着前面,“川哥走过来了,咱们也快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