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家搬到城里之后不久,莹莹就在城里开了美容美发会所,外甥秦浩当兵转业回到城里上班。在他俩成家之前一直在文翰家居住。丽珊也是在文芳搬回来之后才回到她妈妈身边。他们长大以后回忆起在舅舅家的成长历程,孩子们都非常感谢他们的舅妈木梓。但木梓对于他们在家里栖息成长则毫无怨言,她认为姐妹情深,人之常情。
木梓刚调入城里工作的最初几年,工资不是很高,既要负责全家至少六七口人的日常生活开销,还要负责女儿静殊的幼儿园费用。一个月下来所剩无几。文翰每月工资加上广告效益开的倒不少,但基本都用来还债了。有时能多开一些,文翰就留下一部分交给木梓填补家用,这种拮据的生活状态仍然持续了几年。即便如此,木梓和文翰从来没有亏待过公婆。坚强和隐忍在这个同样遭受过心灵创伤的柔弱女子身上表现得异常突出。
针对近期儿子的“不敬之举”,文母把主要矛盾都迁怒在儿媳木梓身上了。她认为是木梓在背后蛊惑儿子来挑战自己的权威。
文翰被母亲痛骂之后,木梓非常理解丈夫的苦衷。对于婆婆的一些敏感行为,她的主要对策就是尽可能地不予评论,听之任之。但木梓越是这样,文母越是认为木梓在和她暗中较量。文母出去打麻将没有零钱,木梓给了30元零钱,输光之后,回来还要木梓再给她拿点钱。木梓说没有多余的钱了,这个月的生活费必须预留出来。文母认为木梓有钱故意不给她,便和木梓大吵一架。木梓只能隐忍不发。
文翰的姥爷去世了,文翰正在外地出差,文母要去奔丧。木梓给婆婆足够的路费和买礼物的钱。文母认为给的钱少,便拿出了婆婆的权威,对儿媳大骂起来。木梓辩别了几句,文母就在院子里追打木梓,木梓只能躲闪。还是文父回来制止了文母的过激行为。对于这些事情的发生,木梓在文翰面前只字未提。
第82章
文母愈发强势加上木梓长时间的隐忍和郁闷,木梓终于支撑不住了。木梓的右腿本来就患有严重的静脉曲张,在和文母发生冲突之后,她的整个小腿出现了大面积的红肿。文翰马上把木梓送到了兰河市人民医院。没想到给木梓看病的医生是文翰的高中同学欧阳芷。经过老同学详细诊断,欧阳芷建议做手术把病变的静脉血管摘除以防恶变。文翰同意了老同学的治疗方案,手术非常成功。木梓在医院住了一周之后,欧阳芷建议她出院回家休养。
木梓还不能下床,就请了半个月的病假在家休养。考虑到木梓术后需要好心情以利恢复健康,再加上自己又经常出差,同时也不想太劳累母亲。文翰建议把岳母接来陪伴木梓一段时间,更何况自从他们家搬到城里之后,岳母还没有来过呢。对于文翰的提议,木梓当然举双手赞成。当文翰把自己的想法和母亲说的时候,文母未置可否。
岳母如约来到了女婿家。刚开始时,文母对亲家母的到来表现出了非常的热情,也不怎么出去打麻将了。文翰的岳母对此非常感动。几天之后,她对文母说道:“大嫂,我听文翰说你爱打麻将,木梓有病你没少受累。这回我来了,照顾木梓的事儿就交给我来做,正好你也歇歇。没事儿您就去打麻将解解闷儿。不用照顾我,我也不是外人。”文母说道:“那好,亲家母,恭敬不如从命,我就不见外了。我出去打麻将,正好你们娘俩可以说说心里话。”文母说完面无表情地出门去了。
木梓拿出钱对文父说道:“爸,我也出不了门,文翰又不在家。一会儿您出去时买只鸡和一条鱼带回来,晚上吃。”
文父急忙推脱道:“木梓,你快把钱拿回去。我知道你有病住院花了不少钱,爸这有钱。”木梓的眼圈有些湿润了,公公的话还是让木梓的心里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她连忙说道:“爸,您快拿着吧。我妈来了怎么能花你的钱呢。再说,您手里的钱也不多,您就留着花吧。”亲家母也在一旁帮着女儿说道:“大哥,既然木梓给你钱你就拿着吧,他们年轻挣钱的日子还在后头呢。咱们当老的也该到享受时候了,您不用跟他们小的客气。”亲家母说完接过木梓手里的钱硬塞到文父的手里,文父接过钱不好意思地出去了。看着文父出了门,母亲对木梓说道:“你公公是个好人啊。”
做晚饭的时间到了。平时只要文父回来得早,如果木梓没有下班,一般都是他做饭的时候比较多。木梓对文父说道:“爸,我妈不会用煤气灶,她要做饭我没让她做,一会您把小鸡炖上吧。”这时文母打完麻将刚好回来了。
可能是亲家母第一次来家门,文父怕自己做的菜不好吃,就对木梓说道:“你妈回来了,一会儿让你妈来做。你妈炖小鸡好吃。”实际上,文母炒菜确实比文父做得好吃。文母一听让她做饭,不知从那里来的一股火气,她走进了自己的房间骂道:“我在这个家就是个外人,连你也欺负我。爱谁做谁做,我是不做,我也不吃,都想拿我当傻子,妄想。”说完一摔门就去小女儿文华家了。
木梓的母亲有点不知所措,她悄悄地问女儿:“木梓啊,你婆婆怎么了?上午还好好的呢?怎么突然发起火来了?”
会当闺女两头瞒,不会当闺女两头传。木梓在家里受的所有委屈,她从来没有在自己的父母面前提过。她不想让他们操心。面对母亲的发问,木梓也只好朝母亲摆了摆手说道:“妈,您别在意,我婆婆就是爆筒子性格说变就变,过一会就好了。”文父有点不好意思地对亲家母说道:“这是打麻将输了,没地方出气,冲我来了。亲家母你别在意,一会儿她就好了。今天我来给亲家母露一手,我就不信了,我炖的小鸡没你亲家母炖的好吃?”文父的解围立刻化解了尴尬。莹莹和秦浩下班回来,他们都说好久没吃上这么香的小笨鸡了,还是他们的姥爷炖得小鸡好吃。文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文母去了文华家一通诉苦。说文翰和木梓以及他爸都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让文翰的岳母来照顾木梓就是怕她这个婆婆照顾不好儿媳妇。亲家母把自己支出去打麻将还不是因为影响了她们说心里话?她埋怨亲家母不应该指使自己,还说什么她不是外人,她不是外人我是外人呗等等。文母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文华性格比较直率,看问题比较客观公正。她比文翰小两岁,和文翰比较亲近,有什么事都找文翰商量。和嫂子木梓处得就像亲姐妹,无话不说。平时嫂子的所作所为,文华都看在眼里。虽然有时好跟木梓开开玩笑,显得没大没小的。但对嫂子的人品和修养,文华还是非常敬重的。
文华坐到母亲身边劝道:“妈,你又多心了。我木婶让你去打麻将,依我看人家可是一片好心。我哥让他丈母娘来照顾我嫂子多半是怕你累着,也是为了你。这一点我敢肯定。你想想,我木婶要是不来照顾她,你是不是一天得做三顿饭,那你还时间去打麻将吗?再说,平时都是我爸做饭。我觉得我爸可能在亲家母面前做饭有点不好意思才让你做。结果,您不但不给我爸面子,还在亲家母面前耍性子。妈,不是我当闺女的说您,您做得有点过分啊。还有,我嫂子什么时候和您耍过脾气,您打人家骂人家的时候,我嫂子可一句话都没说。说句不客气的话,这要是我婆婆敢这么对我,我绝对没有我嫂子的度量。您呀就偷着乐吧。”
文母原以为自己来诉苦能够得到女儿的支持和理解,没想到,文华不但没有为她说话,还替哥哥嫂子做起了她的思想工作。文母愤愤地说道:“你和他们一个德行,以后不和你说了。”不过想想文华刚才说的一席话,文母也觉得似乎有点道理,就坐在床上不做声了。文华害怕自己说的话伤了母亲的自尊心,赶紧自找台阶,“妈,你今天就别回去了,让他们自己做饭。老闺女给您炖排骨吃。”文母一听笑了,“这还差不多,这才像我的亲闺女。”
木梓痊愈之后,母亲就回去了。经过女儿的劝导,文母没有再提以往不愉快的事,但心里一直和木梓别扭着。虽然她不和木梓怎么说话,但也相安无事。文母看见儿子下班回家依然是长吁短叹,文翰依旧是笑脸相陪及时地嘘寒问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