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暗恋](56)
陈嘉树慵懒困倦,疏于对话,他靠着枕垫静静地听着,右眼皮子跳了跳。
很快四人到了餐厅,这家的装潢很中式,红漆木花架子、招财猫、折叠屏风,元素应有尽有。
用餐的人不少,在这儿丝毫没有异国他乡的感觉,耳边再没有饶舌的英文,大多是熟悉的中国话。
点好了锅底配菜后,陈嘉树看了看手机,估摸着此时冬青已经结束晚上的聚餐回到住处。
他给冬青发了元宵喜乐,分享今天在校园内拍的美景,以及今天的中餐厅的活动。
冬青回他很快:嗯,刚刚洗完澡,准备睡了。不愧是号称世界最美大学,慕了慕了qwq
陈嘉树:以后有机会,很快的。
冬青:我困了……明天再说吧,你也好好吃饭啦。
陈嘉树看了眼时间,十二点四十,那她正处午夜凌晨,他不再打扰她,淡淡一笑,回了句晚安。
他坐在最靠里的位置,垂头按着手机,镜片上闪着细细的吊灯光芒,两个女生都多看了他两眼,怯怯议论了两句。
他刚刚将手机塞回口袋,两个女孩连忙收回了目光。这时,门口出一个身量妩媚的倩影往这边走来。
“师姐,你来啦!”阮彤起身相迎,把师姐请过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师姐,张芝宜,比我大三届,本校生物工程的。”
经年未见,陈嘉树只知道她已毕业两三年,没想到居然在大洋彼岸的火锅店重遇。
初入职场,张芝宜的神态样貌都成熟了许多,她一头卷曲妩媚的长发披肩,化着轻欧美妆,穿衣风格简约美式,紧身打底勾勒出窈窕的身材,下面搭配着水洗牛仔裤。
她一怔:“陈嘉树?”
陈嘉树站了起来,伸出手来清淡一笑,“好久不见。”
众人皆惊诧。
张芝宜笑了笑,解释了当年他们高中同班,后来同考入B大的缘分,只此而已。
席间,她不时问问陈嘉树现在的学业进展,他一一答过,氛围坦然如正常的旧时同学。
“你以后,打算在美帝发展?”
她直言不讳:“国内的生物技术市场跟最尖端专业的比起来相差甚远,暂时这几年的打算跟规划都在这儿吧,但长远来看,也未可知。”
“你也快结束毕业了,以后的打算走临床研究还是做一线看诊?”
“早,还有两年。”他信手烫了烫青菜,“一线锻炼一下,积累些经验,可能也会做研究吧。it depends.”
但是其余三个人都能明显感觉得到,张芝宜和陈嘉树总有哪里不对,低低的气压排斥任何人插入对话。
彭阳的第六感尤为强烈,他注意到这位美艳动人的学姐离开时,陈嘉树不为所动,连联系方式都没问来加上。
晚上回到宿舍,他有些好奇:“陈嘉树,张芝宜跟你高中同学,这么漂亮能力强的妹子,跟你就没点什么?”
陈嘉树语气淡淡:“你想追就去,她人还不错,赖我这个有主的干什么?”
“……咳,”彭阳套词不成,反而被他猜中了十之八.九,但表面上还是勉强撑着,“丫的,我哪句话说要追她了?”
……
这个冬天格外易消磨,帕罗奥多市距离旧金山湾南部不远,加州温暖明媚的气候使得这里一年四季几乎都是适合做学问。
陈嘉树跟随吴老师在美国的老搭档弗兰克·史密斯教授在他的个人研究所帮忙,他的课题主要与心脏基因表达与后天遗传病等相关。
转眼已经到二月,最新的课题到了关键期,接下来的一段大规模采样实验将委托某生物技术公司代工。
正巧,就是张芝宜所在的公司。
彭阳无比眼红:“为什么我的导师一直让我在实验室刺激豚鼠神经,没完没了,什么时候能让我出去谈个合作。”
陈嘉树笑了,表示谈生意不介意带上他:“正好你跟着去,拍几张照片,学院昨天找我要素材,要写科研新闻稿。”
多带一个人,也能证明一下清白,省得他不在她身边,冬青那个小脑袋瓜又胡思乱想。
……
不过远在江城的冬青正为自己的事情而忙。
寒假班结束之后,冬青顺利结账工资,开始重新找工作。
正值春招关头,应届毕业生如过江之鲫,设计师助理冬青实在争不过他们,而她去应聘建筑设计师,又因为经验和时间太少被拒绝。
投了几天,她好不容易拿到了一个通过吧,工资又太低,除去在江城杂七杂八的开销,剩下来的所剩无几。
就在她考虑要不然再度北上寻找机会的时候,李晓光又给她打来了电话,问她愿不愿意,继续任教,带考研专项班的建筑史。
冬青随遇而安:“……可以。”也只有先这样了,能留在江城,离家近,工资尚可,日常工作量较小。
冬青恶补了一个月的中建史后,把两年前自己复习时的思维导图和网络上收集来的资料互相比对,再加以更新、归纳、总结。
虽然总部有提纲挈领的规定,但她还是喜欢用自己的方法,整理出自己的讲课思路。
三月,草长莺飞,万物生长,冬青正式开工。
考研班的学生多为大四建筑生,除了照本宣科讲大纲,冬青延续课堂的趣味性,搜罗出不少行业中的奇闻异事,满足象牙塔中学生们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
此外,她自己也学到不少枯燥课本上没有讲的知识。
每天看着学生们朝气蓬勃、求知若渴的模样,她都会觉得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即便早已毕业,也还得终身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五月,前两期基础班结课在即。
冬青应邀给他们分享了自己关于考研的心得看法,而事实上,这就是一节闲聊课。
有学生问考研参考课外书目,也有人她那么多奇怪的知识是从哪里知道的,冬青笑笑,说起培根的那句“读史使人明智”,其实很多知识在历史书中均有记载,养成习惯去思考,不同类目的书籍也能触通壁垒,恍然发现在这个庞大的世界观中,没有什么是孤立的。
说到这,她又顺带推荐了一波自己的公众号,以后有新的想法都在这里分享。
“小冬老师,你今年多大?感觉你没比我们大多少呢。”
“24了,刚毕业一年。”
“哦,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很一般的学校,但是考研不就是为了改变出身吗?你们加油!”
又有好事的学生问起八卦来,“小冬老师,你有男朋友吗?”
冬青笑了笑,“……有的。”
学生们嗡得炸成一锅,分分开始八卦,和温柔又博学的小冬老师在一起的人,得是什么样子。
冬青及时打断:“好了好了,别问了,咱们继续上课,不是要听故事吗?今天给你们串讲。”
她心里却在暗暗欣慰,何德何能,她能冠以“博学”二字,她只不过是多看了两本书,添油加醋地把只是讲成段子,娱乐这些孩子们,与真正的建筑历史学者比起来,她就是个野路子。
……
卓艺设计进入暂时的休整期,筹备下一个季度招生计划。
冬青回到老家开始休息,继续做公众号,她最近开始试着用剪辑视频配以解说,做科普向的段视频节目上传至B站,粉丝又向上窜了近一万。
要知道,做人文科普向在当前泛娱乐化的社会,受众面还是相当受限,她已经很满足。
只是,她与陈嘉树日渐生疏了。
她早晨起床时,陈嘉树趁晚餐时间,对她问候一句早安,毕竟隔着山海难平,时空交错,两个人好好的聊一次天,似乎已经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
她合上笔记本电脑,趴在桌上,右手抵着下巴颏发呆,她在清闲下来的日子里总会不时想起他。
他在美帝的饮食吃的习惯吗?在学校和团队的同学们相处得怎么样?科研真的那么忙吗?除了学习,有什么趣味性的社交活动,譬如橄榄球比赛或者管弦乐团?
她脑海里有许多问号。
同时她也很想告诉他,她现在的状态也还好,甚至有些喜欢上了这种节奏简单朴素的生活。
第48章
冬青回身扑到床上,压住柔软蓬松的抱枕,点开B大的微信公众号,看看留学专栏故事更新,里面有没有他。
隔三差五地翻找,已经成了她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