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不是单相思+番外(2)

作者:南春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陆小凉5岁时被亲妈从二楼扔下去,那年沈书辞11岁,在地震中失去了父亲。陆小凉8岁时成天因为考试吊车尾挨藤条炒肉片,那年沈书辞14岁,考上了协和医学院。陆小凉11岁时钢琴过十级,那年沈书辞17岁,去美国继续深造。此后,陆小凉每年的生日愿望都是能有一张飞去美国的机票。点击展开

原来不是单相思

作者:南春

原名:沈医生的小娇妻

文案

陆小凉5岁时被亲妈从二楼扔下去,那年沈书辞11岁,在地震中失去了父亲。

陆小凉8岁时成天因为考试吊车尾挨藤条炒肉片,那年沈书辞14岁,考上了协和医学院。

陆小凉11岁时钢琴过十级,那年沈书辞17岁,去美国继续深造。

此后,陆小凉每年的生日愿望都是能有一张飞去美国的机票。

陆小凉17岁时改了志愿要考协和护理系,那年沈书辞决定留在美国再也不回来。

陆小凉24岁时成为省协和血液科的一枚小护士,那年沈书辞30岁,被挖角回国,成为省协和最年轻的主任。

时光悄无声息,年岁匆匆而过,她终于追上他的脚步,也让自己的暗恋找到了归处。

第一章 沈书辞其人

十九年前华迁市曾发生过一场七级地震,这场天灾导致华迁电厂损失惨重,除了足球场北边的两根大烟囱屹立不倒外,厂内职工宿舍楼尽数倒塌,事情发生的太突然,官方救援力量未能第一时间到达事发现场,陆小凉那时刚过完五岁生日已能记事,应该是嫌热穿条小裤衩捧着大西瓜吃得满身都是期待爸爸下班回家的夏日傍晚,突然天边那抹温馨的晚霞被滚滚沙尘遮盖,四周的一切都在晃,她从竹凳上跌下来,西瓜碎了一地,刚要瘪嘴哭,下一秒范红英从厨房冲出来一把抓起小瘦猴往外跑。

他们家住顶楼,五层高,天台上搭了架子种葡萄和葫芦,晚上一家人上去纳凉,知了和青蛙总是比赛谁嗓门大,她趴在爸爸身上数星星,怎么都数不完。

而这时,以往种种好却变成了不好,陆小凉只感觉她娘是把她甩着走的,嘴里惊惶不定地在低喃:“要死了要死了。”

她突然害怕起来,紧紧抱住范红英的腰,很久很久以后,她家太后心宽体胖富态圆润,再也找不回当年这把纤细小腰,偶尔回忆光辉往事,总要指着陆小凉的腰感慨:“这是随了我。”

从腰再说到那天,范红英喊她撒手,她想也没想乖乖照做,下一秒整个人往下坠,她分明知道自己被从二楼扔了下来,耳边是她娘在喊:“先带凉凉走!”

这句话还没喊完陆小凉就稳稳着陆,她感觉一双与妈妈不一样的手捧住了自己。

那是楼下的沈叔叔。

他抱着她往外跑,而后再交给另外一个人。

他们像在接力,最后一棒是一个比陆小凉高很多的男孩。

那是她最喜欢的小辞哥哥。

她牵着小辞哥哥的手看沈叔叔又跑进了一堆废墟中。

沈叔叔离开时保证过的:“儿子,看好凉凉,我马上回来。”

倾盆大雨,瘦弱的少年脚下一片泥泞,而我站在他身后,无法靠近,也不能离开。

——摘自某人的少女心事日记本

省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简称省协医,距今有一百多年历史,院内几个重点科室在全国来说都数大牛,华迁当地人小时候都见过立在省协医大门内的铜像,据说是当年创立这个医院的第一位院长。

鼻涕邋遢的小屁孩被家长拎到铜像面前吓唬:“不乖乖吃药/打针晚上这个爷爷就来把你抓走。”

长大后自己成了家长也会继续这样吓唬家中的小崽。

铜像不倒,省协医精神不死。

老院长的微笑照拂着每天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病患,他们拖着疲惫的脚步小心踹捧着满怀的期翼,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人类,但凡只要有一丁点的可能,把后槽牙咬碎了也绝不轻言放弃。

人群中,推行李箱匆匆而过的高瘦男人被拦下问路,艳阳在头顶毫不忌惮地散发热力,水泥地被晒得可以煎蛋,热气从脚底弥漫全身,汗水从额间滚进微微敞开的衣领,他的眉间深深打了个褶——

夏天,是沈书辞最讨厌的季节。

“往东边走,看见两层小楼进去把条子给医生就行。”他的话语简练,声音很低,是常年和病患打交道练出来的沉稳干练,抬手一指,缓缓落下,微挑的眼梢飞快扫过老人的预约单,三百多号,不知道要排到什么时候。

老人顺着方向看了看,嘴唇微张,似乎没弄明白。

两人站在铜像前面,正巧挡住了某个姑娘屁滚尿流从出租车上滚下来直冲住院部的最短路线,她一路低头掐表计时,人很瘦跑得却飞快,一头厚重的长发在风中张牙舞爪。沈书辞只来得及拽老人一把将他挡开,自己被这姑娘一脑袋撞上,块头不大倒是很有劲。

姑娘一边道歉一边抬头,看到沈书辞的脸又飞快低头,她藏起来的脸上表情精彩,有在更衣间试衣服突然被人拉开门帘的惊慌,还有本来计划精心打扮去见心上人半道上却被淋成落汤鸡的郁闷,不知她为何如此,惶惶不安的模样十足像个可怜孩子。

姑娘带着万般情绪嚅嗫打个不算利索的招呼:“沈,沈大夫。”

他没看清她的脸,不过即使穿着便服没戴胸卡,在这医院里永远只有他不认识的没有不认识他的,沈书辞早已习惯,目光从姑娘泛着光圈的头顶移至手里捏着的胸卡,问她:“本院的?知道MRI在哪做吗?”

***

好不容易踏进了住院部的大堂,空调很给力,经过的小护士的问候关心也很真切,但男人始终安静,只略略颔首致意。他的肩膀将白衬衫撑得挺括利落,领口上方是线条清晰的下颚,肤色偏白,眼下隐隐有没休息好的痕迹,不过一双眼无比清明,波澜不兴中有看透人世的平静,若能再仔细去品,那眼眸中,是一股凉凉的淡漠。

与周遭疏离,清冷自持。

在人来人往嘈杂无比的住院部大楼内,这样的身影让人不自觉想多看几眼。

药房的老护士在带实习护士,手里捏着一叠药单给每个科室分药,一转身见实习护士眼睛滴溜溜往人身上打转,见怪不怪。

等他乘电梯上楼了,老护士拍拍实习护士:“没看够?”

实习护士腼腆笑着:“那谁啊?挺帅的。”

“咱们院名头最响的冰山美人,十七楼血液科沈大夫没听过?”

实习护士眼冒桃心,半晌感叹:“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电梯叮一声停在十七楼,沈书辞推着箱子经过护士站,本该明天回来的人突然出现导致正在打电话找谁的护士长刘玫赶紧先挂了。

站在护士站看病历的钱主任笑眯眯地哟了声:“小沈回来了?那这样,晚上搞下庆功宴,没事的都去,小玫啊,还是老地方,你定个位置。”

刘护士长眼白一翻,省协医血液科不仅有冷冰冰的美人还有一年四季酷爱重庆火锅的吉祥物大叔,“今天气温三十六摄氏度,吃麻辣火锅会不会中暑啊老钱?”

钱主任依旧笑眯眯地问后头几个人:“大家还有别的提议吗?”

看似民主可惜后头的实习生均不敢有异议。

“你们去吧我来值班。”本最应该去的人却表示没什么兴趣,顺手拿起病例翻开。

不久前省内选拔医科代表前往美国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协和本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拥有约翰霍普金斯大学mph及医疗管理mba,后以特殊人才引进,受邀出任省协医血液内科副主任一职的沈书辞自然是最适合的人选。

历时半月,成果颇丰,喜讯先一步传回国内,科室内人人都在说明年升正高指标必有沈大夫。不过沈书辞不在意这些,整层血液科都知道,沈大夫只要一天没摸病例就浑身不自在,一天没查病房就吃不香睡不着。

如若不然谁会一下飞机就往病区跑,劳苦功高明明可以带薪在家歇两天的说。

他对头衔身份没兴趣,对人情世故更没兴趣。

科室里难得有聚餐,其实小家伙们是想去热闹一下的,可惜当事人不给力,于是这事便作罢,实习生们纷纷继续自己手头的事情,希望沈老师别一回来就抽题目考试。

钱护士长则又拿起电话拨号码,嘀咕着:“不会昨天被我骂哭不来了吧?”

沈书辞未抬头,不关心是谁被骂哭,发现手里的病例都换了新名字,不过短短两周而已。

他回国好一段时间才适应国内的大环境,医保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医院想盈利就必须收紧医保病人住院率,科室大主任每逢周一大会别的不提重中之重是提醒周转率和住院天数,导致住院部医生和护士掰着手指算日子,到了时辰就催出院,实习医生的出院小结写的那叫一个得心应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