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西去+番外(24)

作者:月七归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情有独钟 穿越时空 年代文 小门小户 主角:沈长琴,奶奶,沈现平 ┃ 配角:沈现年,吴月,以及沈家各叔婶和兄弟姐妹 ┃ 其它:年代文 余生很长,何处才是我的家。 立意:亲情无价,爱海无边。 点击展开

“行了,别生气了,多大点事儿啊,大半夜的不睡觉,在这说啥,乏的睁不开眼。”沈绪安闭着眼,打了个哈欠。

他的声音软了许多,刘英也随之气消了不少。

这就是他的脾气,发个火只要没人和他杠,抽个烟功夫就好。

她望着屋顶眨眨眼,又想起另外一件事,便用胳膊肘碰了碰沈绪安,又说道:“后天就要分粮了,你说咱们今年,能分多少粮?”

沈绪安唉声叹气的回道:“这我哪知道,肯定多不了,今年雨水太多了,高处还行不存水,洼地可就倒了霉了,化石片那段地,就6月大雨那阵,淹透了,地下的果子早就烂了,今年啊,不是收成年。”

刘英也随着叹气,“要真不多,咱们可咋办呀,一家五口人,一天好几张嘴等着吃饭,能挺多久?”

她顿了顿,接着道:“我大概算了算,今年,二哥家工分最多,六弟家也行,六弟挺能干的能吃苦,绪文家不知道咋样,学校的职位没有了,今年工分他也没怎么赚,眼看就要生老二,那就是一家四口人,四张嘴啊!跟我们差不了多少,一天得寻摸多少粮食?”

刘英想了想,开口道:“那你说……爹娘那边今年能分多少粮食呀?”

沈绪安:“肯定也多不了,爹今年一直生病,骨头老了就不中用了,力气活也干不了多少,娘那边还有长琴要照顾着,再说了,娘也50多岁的人,指望她出力是不可能的事儿。我估摸着,今年分完粮食之后,咱们几家……要拿出一些来给爹娘。”

“那咋行啊!今年这气候粮食肯定收的少,咱们一家五口人呢!要再分给爹娘咱吃啥?”刘英所想,可不是这般,她原本还琢磨着,如果爹娘那边粮食多,就他们三口人,随便对付一口,也能当一天的饭。

等发了粮食后看看,如果爹娘那边粮食多,便可以偷着要一些,那是她自己的孙子孙女,他们也不会不给。

他们老两口四个儿子,肯定背地里,给这家一点给那家一点,不要白不要。

这主意,其实,是刘英娘家人给出的,因为沈绪文犯的那点错,长琴奶奶对刘翠翠的好,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恨不得家里的活,都得给他们干着。

刘英娘便趁她回娘家时,给她出了个心眼,说:“你别那么傻什么也不要,他家四个兄弟,不给这个给那个,你怎么知道他背地里都是给谁了?相比你们成家,老六家就多了一口缸,这不是偏心是什么?”

“可孩子爹说,那口缸是他们几个兄弟,一起商量好送给老六的,就他小。”话虽如此说,但刘英提起来,看起来也和那刘翠翠当时一样,对这件事情仍有介怀。

即便她在刘翠翠面前装善人去劝,但在自己的娘面前,还是会说出掏心窝子话。

刘英娘是个冷水烫鸡一毛不拔的人,平生处事只占便宜不能吃亏,刘英的性子就偏向于她,和沈家成了亲家之后,还一直没什么大事儿,但诸多小事上来看,刘英也摆脱不掉她娘的性子。

“你信他就出了鬼了!他们是一家人,自然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那肯定变着法的哄你们,还能直说?”

说到这,刘英娘手上的针线活停了停,接着压低声音说道:“我听人说,那口缸就是你公公婆婆给老六的,根本就不是他们兄弟几个送的,就是为了表面上好看,就想了这么个法子,和几个儿子商量好,说是兄弟几个给老六的,实际上啊,哼,就是你公婆给老六家的。”

刘英手上的鞋垫也不纳了,看着娘立即反问:“听谁说的?娘。”

“刘秀梅她娘跟他们亲戚说的,这事儿也是他们听了之后,那天坐一起告诉我的,她们要是不说,我也蒙在鼓里。所以我说,别那么傻,你家绪安说什么也别全信,该要什么就要,你不要自然有别人要,别看给他生了娃,在他娘那里,媳妇永远是外人。等他们老两口死了,还不是你们几个兄弟,把家里的东西分一分,你现在不要,等着他们背地里拿完了,你还要什么?”

刘英好生琢磨,认为娘说的有理。

“胜男她爹什么事你不知道是吧?哼,他们几兄弟看样子都知道,也就你们不知道。”

刘英立即问:“什么事?”

她娘压低了声音…………

刘英他爹也是四五个兄弟,父辈会生,把他们兄弟几个,生的个个聪明能干,会算计过日子,刘英的爹甚至有个外号,叫“刘刁民”。

又找了个会过日子的媳妇,村里人都说,他们这家子,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刘英娘和刘英奶奶的关系也不怎样,刘英奶奶是个不吃气的人,因为刘英娘,当年怀刘英时,和刘英奶奶拌了几句嘴,被她推搡了一把,刘英娘从生下刘英,都没回他们家。

后来,也是顾及孩子,加上刘英奶奶朝她认错,这事儿才算过去了。

距离现在那么多年过去了,她们娘俩的关系,也只是表面功夫,但凡有些吃的,偷摸送给自己娘家,粗糠烂菜留给刘英奶奶也是常事。

因此,她也常教导刘英,在婆家,不要不敢说话,该说什么就说什么,真要是对你不好,那就带着孩子走,还能治不了他们了?

分粮那日,各家隔着大门,趴墙头都在比着粮有多少,沈现平和长琴奶奶一整年的工分才换来一筐芋头粮。

这些粮食,紧够一个月,三个儿子各家分出半筐,纷纷送到了沈现平老两口这。

沈绪文原本也想分出来半筐,可刘翠翠不同意,还放了话,“你今天要是敢提出去,我就扯布上吊!”

沈绪文看看她就要临盆的肚子没敢再动,自己窝墙角生闷气,扇了自己两巴掌。

看着三半筐粮,沈现平头一回体会到,俗话常说的“养儿防老”,要知道,沈现年家没一个儿子,赚多赚少都是他们老两口顶着,各家闺女都有婆家,根本没有余下来的粮分给他们二老。

倒是几个闺女,常偷摸装挎包一些,给他们带来,不管多少,能够一顿饭,也是救命的。

可这事,三儿媳刘英不愿意,在沈绪安提着半筐走后,刘英在家中摔了盆,怨道:“自己都没粮,还得分给他们,一个个的壮壮实实,能干不去多干,拖累我们做什么?”

一旁的沈文星,眨着眼睛问:“娘说的谁?”

刘英没好气,“你奶奶!”

☆、分离

长河西去第22章

刘翠翠在11月初,也生下个女娃,是刘翠翠她娘来接生的,当初,小升也是她接生,有自己亲娘在跟前,就算生娃再痛苦,也不觉得害怕。

刘翠翠她娘叫马付花,接生了不少孩子,他们村里头,但凡有生孩子的妇女,都去找她接生,所以,当初刘翠翠生小升时,死活不许旁人接生,就找她娘。

三天之后,沈现平开始盘算孩子的满月席,对着墙上那本破旧且泛黄的日历,在那一天天数日子,酒不缺,凑吧些菜也就过去了,老六家办满月席时,准备的啥菜,老五家就准备啥菜。

长琴奶奶用给长琴做裤子剩下的布,又给小娃做了双棉鞋,家里没有棉花,大队的土地也没有种植棉花,所谓的棉鞋,也不过是布料加厚几层做成。

长琴不喜欢冬天,她认为,冬天的每一次到来,都会把她的小手小脚冻得肿肿的,痒起来时,犹如万蚁在爬,难以忍受。

从刘翠翠生女之后,长琴奶奶顾及长琴的时间便少了,每天忙活着伺候月子,天冷,尿湿的棉衣必须立刻换下来烘烤,不然,小孩子挨冻,会体弱多病。

这段时间,奶奶常不在家,和爷爷这个酒鬼,没有多少话聊,长琴便和周围的伙伴,整日里跑东跑西。

不是去大奶奶家外的水池边玩,就是去找二婶家的弟弟妹妹们,还有六叔家也常去,到了饭点,跟着一起吃。

长琴娘知道这事,就打算让长琴多去家里,也好照顾着。她来的第一次,长琴迷迷糊糊跟着走了,可临走到半路,却心中反悔,几次想拒绝,都没说出口。

她总有一种感觉,迈进刘家门槛,绝不是快乐的,至少,对她是。

有时候,心里说不出的感觉往往成为现实,长琴在娘家逗留的几个小时,其实还好,可每当两个妹妹叫刘刚爹,长琴这孩子,总会闷闷不乐。

上一篇:下套 下一篇:无间之罪[刑侦]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