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29)
这几个月的清闲、都是她“偷来的”。
=
半年时光过去,这个运转了一个学期的班级将迎来第一次改选……不再是自荐加指定的模式,变回提名加投票。
夏悦观察了下黑板上的名额,知道现在这态势自己躲班委是躲不过了,不如找个不怎么管事又轻松的——于是她瞄上了这次增加了一个名额的生活委员——
正好,她已经帮生活委员陆一唤收了一个学期的饭费、领了一个学期的物资了,干脆这回就名正言顺干活吧!
“哎!你们选我当生活委员吧!”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道大家看懂没有,其实夏悦小朋友不是不愿意干活(课代表和生活委员其实都很忙的,事情很杂),她烦的是“管人”。比如班长就是,这个位置会把她和普通同学拉远,她虽然没有什么要管人、比别人高一层的意思,但就有人会……会在乎这个,会疏远、会说夏悦不爱听的话。
第23章 班长
“茶,你记不记得咱们初一下学期进行的班委竞选。”二人一顿烤肉下肚真是心满意足,回了一层的麦当劳坐下——在过去,这通常是永远不知道该吃什么的她们先行约定汇合的地点。
梁茶举着“第二个半价”的甜筒,无限怀念当初商郁在这里打工时给他们的“特惠”——然后以一种难言的目光看着夏悦:“开始了,‘夏悦时间’。说真的,你到底是怎么记得那么多事情的?都过去十几年了你是怎么做到的?”
夏悦只能摇头:“我也不知道。我奇怪的会是为什么这些事情你们都不记得。”
“可你看一下两边的人数比,立刻能知道奇葩的是谁。”
“好吧,”夏悦只能无奈承认,从过往经历来看的确是没人会记这么多细节,“但我还是想问问你啊。”
“什么?看我能不能有一点点印象。”梁茶说,“当然,你别报太大希望。”夏悦绘声绘色描述的诸多初中故事她高中时就完全不记得。
“我想问……我当时有没有和你说过一句话——”
=
“投我投我!”
见老师在讲台上特别提了一句这次生活委员多了一人时,夏悦又拽着旁边的人拉票。这位小同学这段时间恢复了些小时的风采,又和坐得近的这些又多混得很好——于是和他们说这话也不怕什么。
反正夏悦对自己能当选个班委还是挺自信的,不如这班委就称心一点,能和陆一唤搭档还是个不用动脑子的活儿,这不是最适合她吗?
——反正夏悦自己拿到选票的时候,其他所有职位都没动脑子直接填了原本的人,然后再新增名额的生活委员处加上了自己的名字。
多好。夏悦同学很满意。
如果最后真的当选不了、也没什么的,她还是那句话——对班委的兴趣没有特别大,不过也过了标新立异就是不当的时期、当选她就干。夏悦难得的对于选举真正淡然下来。
至于班长和其他什么班委,大家都干的很好啊,那就都继续干呗——这位天真的小姑娘想当然地认为大家都是这样的想法。
于是当她小声和同桌陆一唤说着“我已经‘无名无分’帮你干了一年活了,你怎么补偿我”时、听见那一句——“张琛因,夏悦”——彻底懵了。
“夏悦,张琛因。”
这是那天的第二票——职位,班长。
=
“那好,第一项结果就出来了。”站在班侧看唱票的见老师对这个结果还挺满意的样子,一脸懵逼的夏悦清楚的看到见老师冲她微笑,“咱们的新班长,张琛因、夏悦。”
发生了什么?
虽然在票数逐渐拉开差距的时候夏悦就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但直到当选夏悦都没有个结果。
掌声之中,夏悦僵着一张充满疑问的脸,还在问旁边这些人:“你们投票我当班长了?”她原本想着自己顶多能当个生活委员的啊……她之前挂着个中队组织委员的名号也没干什么,怎么现在就一下被投上班长了?为什么?
不过夏悦再怎么说也经验丰富,虽然觉得这结果不可思议,但接受起来也没很困难。只是……不过都认识这么久了,她是个什么性子大家也都知道了,不会因为她当个班长就有什么改变了吧?这又不是啥都不懂的小学生。她默默安慰自己。
=
这次选举的结果与夏悦预料的大相径庭,许多位置都换了人,是一次十分大的变动。比如她前桌程非衡同学就由卫生委员变为了学习委员,而卫生委员更是大变样,与最初的已经换了三人。
这由民主投票选出的班委阵容显然也很得班主任见老师满意,夏悦抛开自己那套“不想当”、客观去看这些人,觉得他们六班还真是很厉害,选出来的人都是班中优秀的那一波——而再仔细想想,她评判“优秀”的标准其实也极为简单:学习好。
在初中这阶段,其实还是用学习说明问题的。也是因为这一点,夏悦对自己能“异军突起”得到这个班长位置有了一套理解。好吧,自恋一点说,她的优秀无法被掩盖、仍旧被火眼金睛的六班人发现了。
而最终彻底认识到为什么,还是同为班班长的张琛因的一句话:
“夏悦,你真的不知道你多出名的吗?”他贴在门口位置、低头抓着门框和夏悦聊老师教给的任务——然后在说到这一句时,抬起头……目光中是夏悦想躲避的神色。
“啊?什么?”那是真实的疑问。夏悦简直因为张琛因的话震惊——而张琛因明显因为她的“震惊”、脸色更加精彩。
但这位班长先生没说什么,走出门不知道去哪儿了。夏悦先出于好奇追着他的脚步看了看,又马上意识到自己不该关注这个,就撤回班里了。这个人好奇怪啊。
我很出名吗?夏悦问自己。
她想了想,发现自己是有这个条件的。夏悦在小学的时候,先后加入过校舞蹈队、合唱队和田径队,当了四年多的班长和两年的大队委,代表学校参加过DI比赛,而成绩也一贯突出,抢到了封平最后一个市三好资格,在推优时综合评分是全年级第三名……
可同时,夏悦并不热衷与其他班的“社交”,除了同是大队委或者一起开会工作过的人,并不认识几个。比如对于这位现在在他们班大出风头的张琛因同学,夏悦就只是听过名字、不算认识。
这天是夏悦组值日,她这低头思索张琛因的话时差点撞上扫地的程非衡。于是她就正好问:
“哎,程非衡,我小学的时候出名吗?”
=
“出名吗?”梁茶思索片刻,“不吧?我好像不认识你?”
“哦哦。”夏悦点头。其实这问题问梁茶有点不合适,因为这人小学是真的不关注外班的人。
“但有一个问题是,”梁茶又无奈地补充,“就算我知道,我现在也不记得了。”谁让她后来和夏悦这么熟,那些记忆有所覆盖,不知道初中的自己会怎么想。“但应该不知道。”
夏悦却不意外:“我也一直觉得自己没张琛因形容的那么出名。那天我问了程非衡……这家伙自然是认识我的,但他好像也没觉得我有全年级闻名的知名度。老实讲我觉得自己还不如他出名,他那‘情圣’称号可是我小学就知道的。”
“而我甚至都不知道。”梁茶作为程非衡的小学同学恨恨地啃薯条,“我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夏悦先是毫不留情地大笑着嘲笑她一番,才说:“我仔细想了想,我小学时除了那几个大队委班长、还有球踢得好的人之外也不认识外班的人,对于他们每个班成绩谁最好也不太清楚。那么以我去推别人,别人认识我的可能性也不大啊。”
梁茶点头。虽然夏悦是那种身边永远聚着一群人的孩子,但她并不热衷社交,和自己班里人玩儿好就够了、没有主动认识别人的兴趣,这一点之后也没变过。
“所以我得出结论,不是我出名,”夏悦咔哧咔哧啃着甜筒,“是张琛因太能关注年级里的‘风云人物’。”
“这点我赞同。”梁茶说,“他那个人,就很……很你刚刚的形容。而其实张琛因小学并不突出,就是初中时异军突起的。之前暗暗做着准备,也很符合他后来的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