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蔡赟]羽上云端(75)
薄莱抬起头,看着他,眼睛又马上闪开。
“但是也正因为我是运动员,所以我才知道运动员的原则,我们作为国家队的一员,拿着国家的补贴,就必须服从集体,服从国家……当运动员,没有身上没伤的,拼的时候要一往无前的拼,退的时候要潇洒大度地退,人吃五谷,就总有到尽头的时候,但要用什么姿态去迎接运动生涯的阶段,这是运动员自己的修行,你这个年纪,我知道心里有很多不服,但竞技体育就是这么残酷的运动,你在队里的贡献,国家也不会忘记你。”
薄莱听着尤涛的一字一句,一句话都反驳不出来,尤涛拿国家集体压着他,他个人的生涯轻如鸿毛,还有什么可说的?只是这种话他从小听得多了,国家队里一年年退回省队的人他也见多了,过去他只是旁观者,不懂那种滋味,然而如今自己眼见着在队里越来越边缘,却怎么也拿不出那么大度的胸怀坦然面对。
他也是人,也总想为了自己任性一回。为了让自己能重新站在场上,难道这个要求很过分吗?
所以尤涛尽管说了那么多,薄莱还是一句话都不讲,尤涛见他钉在地上,也没有服软的意思,心想给你台阶,你却不下,便对他最后的那点同情都消磨殆尽,挥挥手,打发了他出去,自顾自继续埋头工作。
这一出,是乔云海风他们都不知道的,他们只当是薄莱膝盖总也不好,沉疴难愈,才变得这样内向,连时宇开的玩笑都不接口。如此,谁也都没把薄莱的事放在心上,以为队里总有能解决的办法。等到录制节目的时候,薄莱在主持人的带动下才算稍稍开朗了些,毕竟回到家乡,总是乐事一件。
节目上,尤涛和主持人你一言我一语地瞎聊,乔云因之前早有了录综艺的经验,主持人抛的话倒都能接住。
“说来,我们年底全运会也即将开始,到时候全运会你还是和海风搭档吗?”主持人问到。
“哦,那不是,我和我们江苏队的队友搭档。”
“诶?那不是会不会你俩在决赛狭路相逢了?”
乔云轻笑两声:“有可能,毕竟他们广东队也是强队嘛。”
“诶哟,那是!那到时候你们一个代表江苏,一个代表广东,兄弟战场相逢……诶,那你悄悄告诉我,对付海风你有什么绝招吗?”
乔云一个坏笑:“海风啊,我现在不能和你说这个。”咬了咬嘴唇,一本正经地开起玩笑,台上的众人,以及两旁的主持人一下笑了起来,“因为他是我的对手,”乔云依然面不改色地补刀,“我也不方便透漏。”
海风知道乔云是又在瞎说呢,也不当真,反而和大家一起笑起来,嘴角的酒窝挂着,摇摇头,想着真是拿他没办法。
薄莱看着台上的队友,带着冠军的光环,开怀笑着。这样的日子,怕是越来越少了。
第67章 五十五
全运会说是全国性的比赛,与羽联办的那些公开赛自是不同,但作为地方上的人才,国家队的球员也是省队一员,依然要一视同仁地重视。参加奥运会国家有指标,参加全运会省队同样有指标。只是,这次全运会对乔云海风都是别有意义。于乔云,此届全运会落地江苏,他是东道主。
而对海风,这场全运会或许就是他的省队搭档,也是他的师兄李华的人生中,最后一次比赛。海风难免会想起,02年的夏天,他和李华兴冲冲地奔赴福州的集训,但最后,也只是李华一个人回来。
带着光环离场,这是每一个运动员的理想,乔云如此,海风如此,李华也是如此。
也因此,作为李华的搭档,他必要拿到冠军,就算不是为了自己。
海风知道乔云此次的搭档多半是同为江苏人的陈旭,论实力,他们俩都是国家队的,自然高出停留在省队水平的李华许多,论配合,陈旭乔云平日训练混搭过,在京奥后,还搭档打过法国赛,而他和李华,除了有时比赛会落地广州,偶尔见一面叙旧外,他们已是多年不见,更别提打球了。
这么多年了,李华有没有进益?有没有旧伤?过去打球的旧习惯还在吗?海风什么都不知道。海风闭着眼,接下来的比赛,又要和师兄一起打比赛了,好像回到最初他刚到省队的日子。
到省队这一天,正好赶上下雨,街上的人步履匆匆,只是奇怪,即便是下雨,这里的天气都是温温柔柔的。想当初,他从揭阳来到广州,一呆就是好多年,这些岁月都是和李华在一起度过。
地方队的人欺小,每天他们训练完的球拍,都是海风背着,训练完满地的球,也是海风一捧一捧地捡起来。海风应付完训练,还要给师兄善后,每天回到寝室连喝杯水的力气都没有,连思念远在揭阳的父母的心思都动不了。
他还记得,有一天他晚上着了凉,一夜没睡好,白天起来早早起来就是极限防守训练,吃过午饭就吐了一地,队医量了量体温,虽说没什么事,但海风到底还是不好受,可即便如此也还是继续训练,球馆里留了一地的球也还是他的工作。
海风勉强支着疲惫的身子慢吞吞地捡球,眼前突然出现一双手,也跟着他一起捧过一把球往框里扔。海风抬头一看,那人就是李华。
“你休息下吧。”李华低着头,并不看他。
海风不说话,他的确是想快点回去躺着,可又怕得罪师兄。
李华终于抬头看了他一眼,像是知道他此时所想,又说:“你放心,我不会说的,他们知道也没事。”
海风又往框里放了几枚球,依旧没起身。
“那你就坐着吧,我同你一起回去。”李华说:“你也别怪他们,你知道的,他们也是这么过来的,大家都习惯了,连教练都不会多管。”
海风看着李华埋头的身影,他刚来的时候,的确是怨过,每天想着回家,但想着想着,却也是在队里一天天地待下去。
“师兄,”海风终于开口了:“你想上国家队吗?”
李华此时正背着海风,听到这句话,动作顿了顿,笑了一声:“来省队谁不想上国家队?”
“那我们得过多久才能上国家队呢。”
“你打得好就能进国家队了。”李华有些敷衍地说。
海风想,来省队前,他也是一路顺顺当当地赢,到了省队才觉人外有人,可想而知,国家队远在北京,不知又是怎样一番光景。
“你也别急,咱们广东在全国也是强队,只要你踏实认真,总会有出头的一天。”
海风此时坐在车上,回想起李华的那句“只要认真踏实,就会有出头的一天”,心口冒出许多感概来,后来他去了在福州集训才真正见识到,原来那些人除了认真踏实外,还有许多拥有惊人天分和头脑的人。
回想间,车在球馆附近停下。球队宿舍里场馆很近,海风到房间放下行李,信步往球馆走去。走到训练场门口,便听见里面羽毛球的击打声啪啪作响,小队员训练正酣,谁都没注意到这个世界冠军站在门口。
海风顺着李华的声音寻去,李华正背对这自己给小队员讲解,他走上前去,正要问候时,其中一个小队员竟直指着自己,大声嚷了起来:“海风!!”这一叫唤倒把整个馆里的队员都招了过来。
李华也不转身,接着训道:“干什么干什么?!我让你们停了吗?”
军令在上,小队员哪里不从,别别嘴,照旧练了起来。
也只有见到大家伙重将注意力集中在球上,才转过身,对着海风一笑:“来啦,怎么这么早?”一切如旧,好像海风只是出了趟远门。
“早点进入状态,早点准备。”
“教练那里去过了吗?”
“还没有。”
“那你等我带完这堂课,我和你去找教练。”
海风点点头,旋即在场边坐下。
这节训练课小队员难免心不在焉一些,李华也是严师,越是心不在焉的,罚得越重,好不容易熬到一堂课结束,几个小队员和海风亲近的心思也没了,早早离开。
“你还挺严格。”海风说。
“现在的小孩,不严格他当你傻。”李华喝了口水说。
“那你以后就继续留在队里当教练了?”
李华摇摇头:“怎么会呢。队里已经没有名额了,留不下来,以后可能就在大学里当个体育老师吧。”伸手拍了拍海风的肩:“你怎么样?世界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