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早么?天香迟疑,转头看向窗外,此时窗外已经完全黑透。
摇摇头跟着走进里间,接过冯素贞手中的衣服便要为她更衣,冯素贞从善如流,撑起双臂,“有劳娘子,为夫就不客气了!”
天香不与她争辩,熟稔的替她扣好衣扣,系好腰带,“贫嘴,得了便宜还卖乖。”
冯素贞听着嘴角盈满笑意,眼底闪着光,晶亮的眼如天上的星星熠熠生辉。
她狡黠笑笑,随后与天香耳边温柔说道,“娘子莫气,待会带你去吃好吃的。”
吃对于天香来说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一种诱惑,她顿时高兴起来,迫不及待拉着冯素贞就往外走。
两人来到古城,整条街道已经被各种摊贩占满,卖小吃泥人的摊贩,摆着皮革绸缎古玩的店铺,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举不胜数,将大理古城点缀的煞是喜气。
天香朝着冯素贞施了一记白眼,刚才是谁说街市冷清的?
感受到天香杀人的目光,冯素贞不语,窘迫的笑笑,牵着她的手往深处走去。
她二人由南城门一路向北,街道上行人成群结队,两旁摊贩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争先恐后地涌入耳中。
以往在京城,见过的稀奇古怪的古玩也多,但还是有一些不曾见过的新奇物件吸引了天香的注意,她拉着冯素贞在这个摊位摆弄一遭,那个摊位流连一阵,在经过下一个摊位时猛然被摊贩叫住。
“这位先生,给夫人挑件合意的首饰吧?”
摊贩是个中年男子,从天香和冯素贞在前边小摊边流连他就一直盯着她俩,虽看她俩已近不惑之年,但他眼力极佳,看到天香不管干啥,旁边一袭白衣的清隽先生总是笑吟吟地站在她的身侧,还不时笑着在天香耳旁耳语几句,说得旁边的人总忍不住抬起拳头往她身上轻捶。
摊贩看着她俩笑呵呵的作了一揖,恭维道,“先生和夫人情深意笃,鸾凤和鸣,恩爱百年,便为夫人挑上一件吧。”
恭维的话她俩听的多了,许是应了节气,今儿这话听在耳中甚是舒心惬意,两人便在摊边慢慢挑拣起来。
冯素贞一眼便瞧中一根碧玉簪子,簪子通身翠绿剔透,晶莹的颜色分布均匀,好似一片竹叶。冯素贞拾起簪子插入天香发髻中,一旁的摊贩也看的呆了,天香一身素净白衫,配上玉簪,反而平添了几分艳色又不失素雅。
“先生好眼力,夫人戴上玉簪更是相得益彰,与她很是相配呢?”
站在他面前的可曾经是天下第一美女,眼力劲自然好,天香歪头看着冯素贞,暗地里打起小心思,回去得让冯素贞也穿上试试,到时肯定是美艳不可方物。
天香的这番小心思冯素贞自然不知,因着冯素贞经常穿男装,天香仔细挑选一阵,才为她挑了一串绳头顶端串着几颗红豆的玉坠子。
二人笑着满意离去,很快便融入到喜悦欢快的佳节中。
街上行人渐渐如奔流之川,大多数都是拿着花灯前往洱海放灯的年轻情侣。
入乡随俗,天香和冯素贞也买了花灯,随着人流来到洱海边上,此时湖面已经飘荡着数不清的花灯,疏疏密密,三三两两,将湖面映的五光十色。
放完花灯,两人走回城,此时将近深夜,人也散的差不多,天香只觉饥肠辘辘,想到冯素贞说的带她吃好吃的,便随着冯素贞来到街尾一家小店。
还未入内,便闻得香气扑鼻,引得天香连连吞咽几口口水。
店主人见了她俩,将手中布巾往肩上一搭,忙上前招呼。小店逼仄,冯素贞和天香找了个角落坐下,叫了两碗云南有名的小吃——过桥米线。
不一会,店主人端出两个白瓷盘和两个瓷碗,上面分别放着好几样食材:几小块鸡胸脯,切成薄片的火腿,葱花,香菜,豌豆尖,韭菜,香菇片,中间还有一个小磁碟,上面放着打好的鹌鹑蛋液,碗里面是白色的如面条一样的东西,只是比面条劲道,那就是今天的主食,米线。
天香手拿筷子戳着桌上的食材,“就这样,没汤怎么吃?”
“你先别着急,稍安勿躁。”冯素贞眼睛闪亮地笑望着她。
不时,店主人端着两个大汤碗放到桌上,汤的表面铺着一层厚厚的鹅油,不见热气冒出。
看着桌上的食材,天香这次有点犯难,“这要怎么吃?”
“这样!” 冯素贞说着先将鸡胸肉,火腿和鹌鹑蛋液放入碗中,接着依次放入豌豆尖,韭菜和香菇片,最后放入米线,撒上葱花和香菜,轻轻搅拌,香味便从碗中四溢而出。
原来如此!
天香依葫芦画瓢,学着冯素贞将所有食材一股脑倒入碗中,看着碗中的高汤,清清淡淡,“这清汤寡水的怎么吃?”看到桌上有佐料,起身又将辣椒油,胡椒,花椒一股脑倒进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