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咖啡淡咖啡(25)

程桉的丈夫,则缺少的正是第三条。

遗憾吗?程桉当然是遗憾苦闷的。

幸亏,当年程桉拥有一份可以让自己全情投入的事业,这减轻了程桉的痛苦和空虚,同时也让程桉对家庭的付出十分有限。

这个状态又造成另一个巨大的遗憾,程桉与自己的女儿关系非常疏离。女儿喜欢爸爸,生活学习什么事情都依赖爸爸。而爸爸对女儿的疼爱也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程桉也曾努力想改善母女关系,终究不成功。

程桉清楚地记得,女儿还在小学的时候,有一天丈夫出差,便由程桉送女儿去上学。

程桉一早上手忙脚乱地把女儿拾掇好,带下楼来。因为赶着要去公司,心神不定中,自己坐上驾驶位,绝尘而去。留女儿站在小区楼下哇哇大哭。程桉在快开到学校的时候,才发现女儿根本不在车上,惊出一身冷汗。赶回小区,女儿还在原地啼哭。

从此女儿更加不信任程桉,不要程桉参加学校的家长会,不要程桉给作业考试签字,不要跟程桉出去旅游。

程桉觉得孤单,觉得寂寞,她不知道可以跟谁倾诉。同时,她也说不出丈夫其它的问题,她不忍心因为丈夫的这个缺陷而离婚。说真话,丈夫没有做错什么,他自己也很痛苦,也做了很多努力来弥补这个缺憾。

程桉只能用工作填满自己的生活,也在DK得到了回报。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程桉毫无睡意。她没有开灯,而是起身站在窗口边。夜已深,酒店楼下泳池的灯光已经熄灭,原本热闹的花园静悄悄的,路灯暗淡又清冷,偶尔走过摇摇晃晃喝醉的酒店客人。

刚刚在K歌厅,程桉掐掉了两次杜恒的电话,对于杜恒的微信,程桉也以沉默应对。她不知道要跟杜恒说什么。从那次之后,程桉一直都在躲避杜恒。

没错,程桉和杜恒跨过了那条界线。这让程桉非常不舒服。是后悔吗?也好像不是。程桉不知道如何界定自己的心情。

一个月前的事情吧,工作中的失意让程桉十分空虚,酒精是空虚者最喜欢的伙伴。

程桉多数时候独自在家喝酒,也有时会约杜恒去酒吧。

记得那天晚上,程桉跟杜恒喝了很多啤酒,又各喝了两杯龙舌兰。他们俩都很兴奋和放松。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也可能只是酒喝多了,那晚杜恒一再提起宁果微。

他对程桉说,事实上,宁果微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女人。

杜恒又劝程桉,不要跟宁果微作对,因为她是一个很厉害的女人,程桉不是她的对手。

于是,程桉就在酒精的作用下焦躁起来,她不愉快,她不甘心,她为自己委屈,为自己不值。工作辜负了她,婚姻也辜负了她。她的忍耐,她的付出,到头来全是一场空。

她忽然很愤怒,她忽然对杜恒提议,“那今天我们就不回家了吧。”

他们俩去了酒店,他们在酒店跨过了界线。

程桉以为自己醉了,事实上,她没有醉,相反,她在云雨之后一下子变得格外清醒。

程桉在清醒之后,立刻穿上衣服,故作镇定地离开酒店,抛下错愕不已的杜恒。

婚外情难道就是这样的吗?从不好意思开始,到没什么意思结束。而自己特别奇葩的地方在于,从感觉“不好意思”到感觉“没有什么意思”,竟然只在一两个小时之内就完成了这个过程。

第31章

31.

程桉觉得在普里默最后的一个月时间过得不紧不慢。因为离别的不舍本会让人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但是程桉这段期间工作陆续都交了出去,常会无所事事,于是又拖慢了对时间的感受。

程桉不紧不慢地吃了一场又一场的告别聚餐,不仅吃坏了胃口,还吃胖了身体。每次对着满桌子的饭菜吃撑之后,程桉就会自责地想,“这个年纪了,这么些普通的饭菜,还控制不好自己,把自己给吃撑了。没意思!”

要说吃饭这事,现在似乎已经成为人与人聚会的唯一模式。

来新人,吃个饭;送别,吃个饭;过节前,吃个饭;过节后,吃个饭;同学聚会,吃个饭;婚嫁,吃个饭……

既然吃饭这个模式是一样的,那么饭桌上的语言交流总是应该要多样化吧?很糟糕,那也是一样的。

这才是程桉觉得“没意思”的根本原因。她看透了这些现象之后,竟然让自己无谓地吃撑吃胖,实在是不可原谅的不自律。

最后出场请程桉吃饭的,自然是宁果微。

在程桉眼中,宁果微的表现是得体的,她礼貌地保持着原来的距离,没有突兀的态度转变,没有特别的敌意,也没有不必要的亲热。

她们按照惯例,吃饭都是三人行,程桉,许幼岩,宁果微。这样强迫性的组合,大概是源于她们都觉得这个组合模式比较自在舒服。

在一个既定模式很难打破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有趣互动可以挽救这种僵化的局面,给无趣的应酬添加不一样的色彩和内涵。

宁果微没有选择富丽堂皇的昂贵餐厅,而是选择了一家衡山路上的普通西餐厅。宁果微没有选择常规的晚餐,而是一个周末的午餐。她们甚至选择了室外,一个周围很多画廊的院子。乍暖还寒的初春,偶尔坐在正午暖阳中吃饭聊天,颇为舒服。

关键是,宁果微选择这样的餐厅,更像朋友聚会,而削弱了同事和竞争对手之间应酬的色彩。

她们坐定后,起初都有些尴尬。毕竟这是一餐散伙饭。她们敏感的身份注定话题不会很多。工作是不会谈的,个人生活更不可能。其它话题?去掉前面两大块内容,我们还有什么可以谈的吗?

有的!

内心丰富的人,必定是有话题的。

我们常常觉得没有话题,是因为我们无法对话题进行任何方向的延伸,既不能在广度上有所拓展,也无法做到往深度探讨。

好不容易挑起一个话头,大家只能浮于表面地附和几句。然后三言两语就把这个话题聊死。只能再费力寻找另一个话题,如此反复。很快大家都筋疲力尽地放弃了这种尬聊。

起初她们三人都比较沉默。然后,宁果微将身边的一个纸袋递给程桉,说是送一个小礼物。

程桉相当意外,拆开来包装,竟然是一幅咖啡画。

“你说喜欢我桌上的画,我便帮你选了一幅她的画。希望你能喜欢。”宁果微解释道。

程桉没有立刻夸赞,而是屏住呼吸细细地欣赏手中的画。

那是一只横在浅滩上的孤零零的小船,一根细细的铁链软软地垂进水中,将小船扣在浅滩上。而画面中唯一陪伴着小船的是它的倒影。

小船是白色的,有着深咖啡色的边缘和船底。

小船及其倒影,只占据了画面右下角黄金分割处很小的一片,大面积的留白给人以强力的冲击力,使得画面显得特别干净、宁静、或者说,孤独。

仔细看,那不是留白,那是水天一色,天空和水面是极淡极淡的咖啡色,地平线在画面的中间位置,是隐隐的一条白线。天空没有惯常的蓝天白云,而是阴天柔和的白蒙蒙一片。

水面的细微波澜,使船的倒影在水中轻轻荡漾。

天空、船身、水面,猛一看全是白色,但是细看之下,它们却全都不一样的白。事实上,它们全是一种颜色,很淡的咖啡色,却又还有细微差别。

程桉看了有很长很长时间,才轻轻舒出一口气来,“太干净太美了!”

宁果微骄傲地笑了一下,看着程桉小心翼翼地把画包好,塞进包里。生怕被弄脏。

她们的话题就是从这幅画开始的,然后就绵绵不绝一发不可收拾。

这大概就是会不会聊天的关键了。如果我们收到一幅画,说一声,“真美,谢谢!”对方回答“不客气,喜欢就好。”这个天就被聊死了。

程桉没有简单地谢谢,她一直在跟宁果微和许幼岩探讨这幅画的内涵。她说这幅画表达了她最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这幅画也可以说是有两条船,事实上,画家就是画了两条船。一条是真实的船,一个是水中的船。我最近一直在想,其实我的世界里,有两个程桉,一个是我心中的自己,一个是真实的自己。”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