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闺怨诗都是骗人的[快穿](106)
接下来几日齐二郎没有之前那般吃穿用度什么都帮她准备, 她这边所需不是齐母想着, 就是齐小妹准备。除非一些紧要又不得不让他去办的, 他才会亲自去办。
经过此事她对齐二郎的心思也算知晓了。
以前并没有朝这上面多想,只当他是受兄长所托, 加之她有身孕,他对兄长未出生的孩子多关心些也正常。现在知道他的心思,哪怕对方行为再正常,她也不得不回避。
况柳云丝喜欢他,且到了谈婚论嫁地步, 他们又都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可不是好兆头。
恰逢这日宋家大嫂过来看望她, 她便借口对齐母说母亲得知她有孕想念她,她去宋宅小住一段时日。
齐母虽然不舍,但是也清楚,这是缓解的办法之一。
彼此心照不宣, 嘱咐了她一些话, 便让她去。
回宋家后,她日子也舒坦,小住了半个月,齐母派人来接她才回。
刚回到齐家第二天, 她从小檀口中得知齐颂从边疆寄回来一封家书。
“你从哪里听来的?”齐母、齐小妹都过来看过她, 却没有一个人给她提到齐颂有书信回来。
“我无意间听到柳娘子和身边的婢女说的。前几日寄回来的,夫人和二郎君、娘子们都瞧了。婢子怕有误还特地向夫人身边的婢女问了, 郎君的确有书信寄回来。”
如此说来便是真的。
齐母明知道她挂念齐颂,如今又怀有身孕,更是思念齐颂,既然齐颂有家书寄回,应该会第一时间拿来给她瞧,以慰相思。
如今却瞒着她,这封家书必然不一般,是齐颂出了什么事?
她沉思片刻,便起身朝齐母的主屋去。
齐母和齐小妹不知道在说什么,她进门时瞧见两人满面愁色,隐隐还有泪痕。
“婆母。”她微微欠身一礼,笑着走上前去,开门见山道,“儿媳听闻大郎寄家书回来,大郎在信上说什么了?在边疆可好,现在战事怎么样?可有说什么时候能够回来?”
她一连串紧密询问,齐母面露微惊,朝旁边伺候的婢女瞥了眼。
她装作未见,继续追问:“婆母,大郎走了三个多月,儿媳想得很,可否将信拿来让儿媳瞧瞧,以解相思之苦?”
齐母见事情没瞒住,有些慌张无措,看了眼身边齐小妹。
齐小妹灵机一动,眉头拧了一把,走上来搀扶她到小桌边桌下,满脸愧疚道:“大嫂是我不好,那日看信凑着烛灯太进,舔着火。”说完泫然欲泣,“对不起大嫂,是我不好。”
唐小诗自然不信,齐颂从边疆寄回来的家书多么珍贵,她怎么可能不小心,她也不是粗心大意的人。
她也不与她口舌周旋,戳破她:“是不是大郎出了什么事?”
“当然不是。”齐小妹慌忙道,“大兄一切都好。”
“那就把信拿来让我瞧瞧。”她寸步不让。
“信被我……”
“我不信!”她厉声道,面色瞬间冷下来,做足了今日见不到信决不罢休的架势。
齐小妹不知道该怎么办,朝齐母望去求助。
齐母愁眉苦脸半晌,无奈叹了声,朝一旁伺候的嬷嬷望了眼,嬷嬷解释:“信在二郎君那里。”目光转向门外,齐二郎正走到门前。
齐母会意立即对齐二郎吩咐:“二郎,你大嫂要见你阿兄的家书,你去取来给你大嫂瞧瞧。”
齐二郎愣了下,望向唐小诗,迟疑一瞬,应了声,门也没进便转身去取信。
好一阵不见齐二郎过来,唐小诗吩咐小檀去瞧瞧,人没走到门槛处齐二郎回来,手中拿着帛书。
唐小诗从小檀手中接过绢帛立即展开,刚看了一行,她便弃信逼视齐二郎。
“这不是大郎字迹,这是你刚刚才写的吧?墨迹还未完全干。”
齐二郎垂首无言。
她看也不看将信随手一丢,转头望向在场的人,苦笑几声:“全家人都瞒着我,怕我担心吗?你们认为这样我就不担心了吗?发而让我更担心,更加寝食不安。你们到底是为我好,还是想害我?”眼泪顿时溢出。
众人都慌了,齐小妹抱着她的手臂劝慰,齐母也忙安慰。
她抽泣道:“婆母就让我瞧一眼,再坏的消息还能坏到什么程度呢?我承受得起。”
娘仨面面相觑,也在相互征求意见,最后齐母无奈叹气,让嬷嬷去取信。
她再次展开信,看到信头称呼才知道这封信本来就是写给她的。
她逐字逐句往下看,全家人都紧紧盯着她面上的情绪变化,除了止住的泪又再次溢出,没有更多的情绪,他们反而忐忑不安。
齐母唤了句“楚娘”却哽咽说不出话来。
唐小诗将信看完后,抬头拭去眼泪,将帛书整整齐齐折好。
“楚娘,是我们齐家对不起你。”齐母哽咽一声落了泪。
她苦笑声,对齐母道:“我不会改嫁。”
“楚娘……”齐母欲言又止。
她义正言辞:“我刚进门半载他就让我改嫁,哪里来的道理?夫未亡,我为什么要改嫁?”
齐母动容,拉着她的手,哽咽半晌,含泪道:“楚娘,是大郎对不起你,是我们齐家对不起你。”将她搂在肩头,轻轻拍着她的背劝慰,“姑婆不是不通情理之人,你年纪轻轻,一辈子还长,若是大郎回不来了,姑婆也不会困着你。”
“婆母,大郎会回来的,他答应过儿媳会回来,他还要看着自己孩儿长大的,还要孝敬婆母的。”话这么说,她心里却无比清楚,齐颂活着回来的希望太渺茫。
如果不是已经没有活着的机会,齐颂绝不会写这封信给她,劝她别等他,劝她改嫁。他等宋楚长大等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才将她娶进门。婚后日日小心呵护、宠着她,将她当成命根一样疼着,用心专一,用情至深。若是还有活着回来的希望,他怎么狠得下心写这封信,怎么舍得将她推给别人?
这一场仗太凶险,他九成九回不来了。
她闭上眼,泪再次滚落。
齐母也动容眼泪摩挲。
“楚娘,大郎能娶到你是他十辈子修来的福分。”
伤心一阵,她慢慢冷静下来,命小檀取来笔墨绢帛,给齐颂回信。
虽然知道这信齐颂不一定能够收到,但是她却不得不写。告诉他她如今怀有身孕,告诉他她和未出世的孩子在等着他回来,会一直等下去,让他无论如何一定要活着回来。
齐小妹帮她研墨,齐母看着她一笔一画认真书写,字里行间流露出全是对大郎盼归的深情,眼眶再次湿润,扭过头抹泪。
写完信,她将其交给齐二郎,让他去宋宅找自己的父兄,让自己父兄托人将信送往边疆。如此,此信能够送到齐颂手中的几率更大些。
拿着齐颂的信回到居室,她再次将其展开平摊在小桌上又看了一遍。
此时心情平复了许多。
她轻柔抚上自己的小腹,连连叹息。
如果齐颂真的回不来了,而将来某日她又被老天拎走了,将身体还给了宋楚,宋楚该怎么办?
她在进入下一个时空的时候,感情会迅速淡去,虽然还会保留一些情感,但并不会影响她的生活,可对于宋楚来说,这就是她的真实生活,是她的一生。
小檀和小青见他发呆以为她还在伤心,过来劝她。
她微微笑了笑,将帛书再次折叠让小檀收起来。
随着月份逐渐增加,她的小腹渐渐隆起,行动也开始不方便,齐母担心她磕着碰着总是让她尽量少出门。
初冬已经有了寒意,室内不烧暖炉冷,烧了暖炉又有些闷热,午后她就到后园子里走一走,晒晒太阳散散心,顺便听小檀和小青说外面的消息。
已经有小半个月没有听到边境消息。这个季节边境应该早已白雪皑皑,不知道仗还打不打了。
她不由朝东北的方向望去。
收回视线瞧见前面鱼池边两个婢女在观鱼,她走了过去。
靠近一些,听到一个婢女道:“老夫人这么瞒着大娘子要瞒到什么时候?”
“等大娘子诞下小郎儿吧,人死不能复生,瞒一年半载可以,总不可能满十年八年。”
“是呢,大娘子挺可怜的,刚嫁过来两个多月大郎君就出征,如今还怀着身孕就守了寡。”
唐小诗顿时如遭雷击,身子不受控制向后退了一步,撞在小檀身上,双腿软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