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六皇子早看不惯这俩挑□□了。要不是他没有官员任免的权限,早就把这两人打发回去,吃自己了。
三五回之后,两人总算记住厉害了,再不敢来招惹史鼐。
而史鼐也乐得清净。
毕竟,眼见就年底了,不但各省的账册需要核对,各部明年的预算也递了过来。这些预算肯定是有水分的,该不该给,该给多少,都要一一斟酌商议。
时正逢史鼐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他就准备拿这账册核对来开刀。
他上辈子混过兵部,混过刑部,就是没有混过户部。
但没关系,系统仙那里有一套系统而先进的记账方法,用来查账,再好不过。
他先是把这套被系统仙称为“复式记账法”的办法仔细整理了出来,拿给坐镇户部的六皇子看了,得了六皇子首肯之后,他才撸起袖子,带着这两个月向他靠拢的几个郎中和员外郎,盘账。
这其中,就有湖州清吏司郎中,胡詹。
这胡詹傲气也是有资本的。
他天生就对数字敏感,算账记账堪称熟极而流,几乎和本能差不多了。
傲气的人不好收服,但也佩服有本事的。
而史鼐,就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本领和价值,让胡詹服了他这个空降的侍郎。
户部掌管天下钱粮,历年都有账册堆积。再加上许多人有意无意的纵容甚至推波助澜,盘账的工作量大到无法想象。
六皇子是很看好史鼐的,若不是他拿出了那套新颖而实用的记账方法,六皇子是绝对不可能同意他盘账的,以免他一上任就陷进了这滩烂泥里,栽个大根头。
即便史鼐拿出了这套记账方法,六皇子心里还是有点儿没底。但见史鼐信心满满的,他也不好再阻拦。
罢了,若是稍有才华就自大而不自知,再有才华,也走不长远。且让他试试吧。
而事实证明,史鼐绝对不是没有自知之明的自大狂。
他带着五六个在算术上颇有天赋的人,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竟真的把户部那一摊子烂账给理出了头绪。
但然后,他就不敢再有然后了。
因为,牵连的太广了。
不说底下的郎中、员外郎乃至主事、笔帖式有多少牵扯其中的,就是史鼐的顶头上司和与他平级的右侍郎,也是榜上有名。
这其中,那位常与尚书别苗头的右侍郎,在账目上的差额,就有不下三十万两。
那可是三十万两!
而右侍郎入职户部从主事做起,做到侍郎不过短短十年。
十年贪三十万两,这还不算冰碳敬等心照不宣的灰色收入。
可想而知,这笔银子,虽然是以他的名义贪的,但最后受益的,绝对不止他一个,甚至于不止是户部一个部门里的。
史家虽然是勋贵侯门,但他们家的根基都在军中,根本就鞭长莫及。
所以,他怕了。
见他沉默不语,胡郎中怕他年轻气盛,不知道厉害,便好意劝他:“大人,这已经不是咱们能够做主的事了。”
史鼐深吸了一口气:“多谢胡大人提醒,这件事,我会上报给忠敬王的。至于王爷如何处理,就不是你我能管的了。”
见他肯听劝,胡詹露出欣慰之色:“大人肯听劝,下官就放心了。”
他本是史鼐的下级,说这话就有倚老卖老的嫌疑了。
但史鼐知道他是一片好心,自然不会多想,只是感激地笑了笑。
史鼐收拾了证据,一股脑交给了六皇子。然后,就真的把这事撒手不管了。
反正,他这第一把火已经烧着了,户部上上下下都知道他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了。至于其他的,就让圣人的儿子去烦恼吧。
望着史鼐潇洒离去的背影,六皇子眉毛一挑,不禁失笑:“真是个滑头!”
不过,史鼐这个年纪,从前又是没入过朝堂的,能有这份圆滑,实属难得。
只是……
“他倒是会躲闲,本王却是要头疼了。”
六皇子是一个很谨慎的人,像这种注定要牵动大半个朝堂的事,他一般都是不乐意沾的。
但看着史鼐呈上来的证据,那一笔又一笔不明去向的钱财,让六皇子很是窝火。
“这群大臣实在可恶!明里朝国库借钱,暗里还要朝国库伸手,真把国库当成自家私库了不成?”
他仔细又看了看,总觉得史鼐的这份证据,里面一分一厘的,记得也太细致了些。
作者有话要说:六皇子:你这账面,也太细致了吧?
史鼐:细吗?细吗?一厘银子,就不是银子啦?
第284章 史鼐(二十三)
在史鼐将皮球踢给六皇子之后, 六皇子同样觉得自己管不了这个事。他带着证据,到东宫去找太子了。
可实际上,在这件事情上,太子比六皇子更尴尬。
因为, 这些被查出贪墨的官员, 有好几个, 都是太子的门人。
“要不, 把这几个抹去?”六皇子皱了皱眉,还是昧着良心说出了这句话。
他自来眼里揉不得沙子,但他更知晓, 再太子没有登基之前, 少不了下面人的支持。如果太子这次真的秉公处理了, 肯定会让下面的人寒心的。
因而, 六皇子觉得, 这几粒沙子, 大可以先忍着, 等到有朝一日……再彻底清除了也不迟。
可太子却摇了摇头, 轻轻地叹了口气:“这些事,既然做了, 就会留下痕迹。就算咱们把这几个人抹去, 真查的时候, 他们还是会被其他人牵扯出来。”
六皇子的眉头皱得能夹死一只苍蝇了:“那要如何?难不成, 全部压下?”
若是如此, 他虽然不能忍, 可定然是寝食难安的。
太子无奈地看了自己这个耿直的六弟一眼:“我也没说要压下去呀。再说了,这件事,既然已经被翻出来了, 怎么可能压得下去?”
六皇子神色一松,假意抱怨道:“这个史鼐,可真是会给人找事。他才进户部几天?就弄出这么大的动静。”
难得见到六弟这副口是心非的模样,太子颇觉好笑,忍不住吐槽:“你心里怕是对史鼐满意的很吧?”
六皇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什么都瞒不过太子哥哥。不错,史鼐虽然是出入官场,行事略有不周,但略微调-教一番,还是很得用的。”
“难得见你这样夸人,看来,这史鼐,的确有几分本事。”
说起这个,六皇子竟是来了兴致了,“太子哥哥不知,这史鼐真是天生该是户部的官儿。”
“哦,怎么说?”太子好奇地问。
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六皇子还未说话,就先笑出了声:“这不是年底了吗?各部都把明年要预支的钱款报到了户部。这史鼐也是能耐,把各部报的数目都压了四成下去,而且有理有据,把各部派过来的堂官说的哑口无言。这下,他在各部可是彻底出名了。”
可不是出名了吗?估计各部官员都要恨死他了。
但也不知为何,他一个出入官场的新人,却对各部的运作颇为熟识。特别是兵部和刑部,他熟得简直像自己家一样。
太子也是啧啧称奇,“难不成,还真有这种天生的官料子?”
六皇子道:“眼见为实嘛!”
对于史鼐究竟是不是天生当官的料子,两兄弟不过随口说一句,目前最主要的,还是这一堆数据详实的罪证。
“我拿给圣人,让圣人决断。”太子拍板决定。
六皇子迟疑了一瞬,最终还是把反对的话吞了回去,“我听太子哥哥的。”
虽然,两人都知道,以圣人好为仁君的性子,此事多半是要不了了之了。
******
史鼐把证据递给六皇子以后,就没再插手此事。但这毕竟是他入朝以来,经手的第一件差事,无论结果如何,他都是要关注一二的。
可是,直到腊月初八,朝廷封笔,朝中也没有任何动静。
胡郎中担心他年轻沉不住气,还来安慰开解他了两回,见他是真的不在意,这才彻底放了心。
事实上,这也确实没什么好在意的。
以史鼐上辈子的经验来看,此事六皇子多半是不肯自作主张的,他定然是将此事报给了太子。
而太子如今的处境,是外表看着光鲜亮丽,但却又三皇子和九皇子时时刻刻盯着,还有圣人时不时脑子一抽,就要压一压太子。
因而,太子纵然有心借此肃清朝堂,也不敢轻举妄动,以免触到了圣人敏感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