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是自诩清流的,那些见风使舵、无利不起早的浊官早早离了去,他才觉得清净呢。
只可惜,他遮掩情绪的功夫不太到家,让不少人跟着看了笑话。
而王子腾和贾赦到底为什么这么好心呢?
说白了,不过是为了避免更大的麻烦而已。
贾政在主事的位置上蹉跎的久了,难免就又想走歪路。
须知,圣人可不止太子一个儿子呢。
而且,其余皇子也逐渐长成,表面上不说,心里又岂会对皇位没有半点儿想法?
贾赦是个混不吝,王子腾又滑不溜手。那些想要拉拢或利用他们的人,就只能从贾政这里入手。
好在,这两位的消息还算灵通,在对方要出手之前就察觉到了。
然后,两人碰了个头,一商议,干脆就在对方出手之前,先一步出手,把贾政抬到了员外郎的位置上。
并且扫干净一切首位,做好了一系列的蛛丝马迹,务必让贾政深信不疑:他这次升迁,没有任何的外力相助,都是他才华横溢,尚书大人慧眼识英雄。
忽悠贾政,对贾赦与王子腾来说简直不要太容易。
盖因贾政本身就是一个用自傲掩饰自卑的人。
而结果也果然如他二人所料,贾政当年毕竟在夺嫡上已经栽过了跟头儿,如今自己既然遇上了上峰伯乐,又怎么还会接受皇子的拉拢?
拉拢他的那位皇子也不敢有太大的动作,只得不了了之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蜗牛左左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公子御酒 44瓶;七夜 5瓶;冷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7章 林如海(六十六)
等到第二日, 林如海早早下了衙,便带着贾敏和一双儿女,到贾政府上拜访。
因着拜贴是贾政亲自带回来的,王夫人少不得被恼羞成怒的贾政给了一顿排头。
贾母得知之后, 脸色也很不好看。
但她却不是因为想起了女儿曾经受的委屈, 而是觉得女婿不该当众给儿子难堪。
在听贾政说, 当时贾赦也在场, 却不帮他解围之后,贾母连带的也把贾赦给怨上了。
不,应该是说, 自从贾赦再也不肯听她半句摆布之后, 她就把贾赦给恨上了。
两房分家之后, 贾母无法用在两个儿子之间搞平衡这样的法子保证自己宝塔尖儿的地位。
虽然王氏因垂涎她的私房, 还是对她毕恭毕敬, 但她也需要时不时拿出一两样好东西吊着王氏, 给王氏一点儿甜头尝尝。
这种情况, 一直到贾珠娶妻之后, 才慢慢好转。
贾珠的妻子,倒是和林如海印象里的一样, 是国子监祭酒李守业的女儿。
这一次, 贾赦说什么都不肯把他名下那个入国子监的名额让给贾珠, 但贾珠还是凭着自己的实力考了进去。
也是因此, 贾母更加坚信, 只有二房才能恢复贾府以往的荣光, 全然忽视了贾赦已经做到了的事实。
毕竟,在贾母看来,不能让她享用的荣光, 那就什么都不是!
王氏揣摩贾母的心思多年,见她脸色一变,便知晓她在想些什么,便火上浇油道:“小姑若是还怪我,是打是罚我都认,怎么能因这点儿小事,就让老爷在外人面前没脸呢?”
不得不说,王氏把贾母的脉掐得很准,贾政那就是贾母的逆鳞。
她心想:我是不能把你怎么样,但若是老太太给你排头吃,你还能怎么样不成?
但这一回,王氏却再次失算了。
贾母沉默了片刻,警告王氏:“待明日敏儿来了,你不许乱说话。若是再气走了敏儿,你就回娘家去住几天吧。”
这对一个已经有子有女的妇人来说,已经是很严重的警告了。王氏心中不忿,面上却是讷讷不敢言,只是猜不透贾母的用意。
——若说贾母突然间对贾敏的疼爱超过了贾政,她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王氏很快就知道了。
第二日,贾敏来的时候,贾母是抱着贾宝玉接见的女儿一家,甚至连林如海和贾敏行礼的时候,也没让人把贾宝玉给抱走。
林如海夫妇还好,林瑛与三岁的黛玉却是同时变脸色,觉得这外祖母也未免太不把他林家放在眼里了,竟然让一个小娃娃,变相生受了他们的礼。
他也不怕折寿!
贾母却是乐呵呵的招呼女儿女婿:“敏儿,姑爷,快坐。”
待二人坐稳了,她又对怀里的宝玉道:“这是你姑母,这是你林姑父。”
宝玉这才从贾母怀里跳出来,朝二人见了礼:“姑母安好,姑父安好。”
贾敏忙让他免礼,不动声色地夸赞了两句,并送上表礼。礼物和贾珠的一样,只是把文房四宝换成了金锁而已。
贾母见了,微微觉得不满,但想到心里的打算,强压了下来,没有表现在脸上。
因着贾珠与宝玉是一母同袍的亲兄弟,这份礼物没有任何不妥之处。
因此,林如海夫妇也没有察觉到什么。
然后,就在他们表兄妹互相见礼的时候,贾宝玉突然来了一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林如海眉心一跳,心想:这句话,他上辈子不会也对女儿说过吧?若真是如此,那可便宜他了。
这话十分的轻佻。
但鉴于贾宝玉还是一个四岁的小屁孩儿,只能算是童言无忌了。
只是,聪明人一般都爱多想,特别是像林如海和贾敏这种读书比较多的。
要知道,历史上有名的“金屋藏娇”,男主角汉武帝说出那句“若得阿娇,当以金屋储之”的时候,也才四五岁而已。
谁能相信,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
说白了,还不都是大人教的嘛!
只是不知,教贾宝玉说出这句话的,究竟是贾母还是王氏了?
贾敏的目光不追痕迹地从母亲和二嫂身上划过,见母亲诧异惊喜,二嫂不悦蹙眉,不由暗暗嘀咕:难不成,是二哥教的?平日里倒是小觑了这个二哥!
贾政:……
——冤枉啊!
上头的贾母笑呵呵地说:“你们表兄妹,都是自家人,很该亲密一些。”
贾宝玉得了这句话,立时就顺杆爬了。若非是林瑛不着痕迹的阻拦,他就要蹭到黛玉身边去了。
贾宝玉不满地看了这个表哥一眼,却见表哥生得神仙似的一个人儿,立时就把那点儿不满抛到了脑后,高高兴兴地和表哥说话了:“表哥可有玉没?”
林瑛淡淡地看了他一眼:“君子配玉。瑛心慕君子之质,自然附庸风雅。”
刚识了几个字的宝玉:“……啊?”
——这个神仙似的哥哥,果然不同凡响,他说话我都听不懂。
一旁的小黛玉忍不住捂嘴笑了起来。贾宝玉被她笑了,也不生气,反而跟着傻笑了起来。
关于玉的这一页,就算是翻过去了。
不多时,贾政便引着林如海和林瑛父子到书房去了,留下她们娘几个说话。
至于宝玉,一是贾母舍不得,二是年纪还小,便留了下来,在王氏不满的注视下,围着黛玉转。
贾母欣慰地笑道:“你看他们两个,玩儿的多好?”
贾敏笑着附和:“是啊。”
贾母笑道:“他们这表兄妹的,又是两小无猜,若是亲上做亲,真是再好不过了。”
贾敏面色微变,笑容一下子就淡了:“孩子们都还小呢,哪里就说起这个来了?”
这就是委婉的拒绝了。
可贾母却像是没听出来似的,自顾自地说:“这女孩子,就该早早相看了,找个知根知底的人家。咱们两家本就是亲戚,若是玉儿将来来了咱们家,咱们一家子都是疼她的,保准不让她受半点儿委屈。”
贾敏只是笑了笑,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日后尽量不带黛玉来二哥家里了。
别人不知道,她自己还能不清楚吗?
从他做姑娘的时候,她二嫂王氏就看她不顺眼,这些年更是变本加厉了。
她的女儿若是落到王氏手里,指不定就怎么样了呢!
抛开这些不谈,宝玉虽然长的玉雪可爱,将来如何还不一定呢。若是被宠成了个不学无术的纨绔,难道要教她女儿跟着他吃苦吗?
见贾敏只笑不语,贾母心下不愉,嘴里自说自话的,竟是要就此定下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