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道系林妹妹[红楼]+番外(76)

作者:芳年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红楼梦 豪门世家 重生 爽文 关键字:主角:林黛玉 ┃ 配角:林如海,永玙 霸道总裁林妹妹,每日日理万机。不是雅舍斗诗又联出绝句了,便是万国赛珍斗宝大会又夺魁了, 再或者飞舞、穿梭于姐妹百花丛中……某位十天半个月摸不到自家仙草一片叶子的头铁王爷:绿不绿什么的,爷不在乎。就是仙子,您晚上缺个红袖添香的吗?黛玉:去去去,本王妃忙着呢!点击展开

永玙就愁旁人顾忌他的身份,不敢插话,这才给文竹使眼色,让他出头。正好立时便有傻子撞上门。

永玙勾勾手指,便有雅舍伙计搬来太师椅。永玙好整以暇坐下,伙计奉上热茶,永玙吹着茶沫子,抬头往雅间瞟了一眼,正对上黛玉目光。

低头,勾唇一笑。

永玙慢悠悠开口道:“打住!就你编的这套八股,怪不得白了头还不如我家小厮。小爷且问你,何谓国朝不稳?怎生风雨飘摇?是路有饿殍、民不聊生还是科场舞弊、官官相护?是不许吃闲饭的文人说话了还是卸磨杀驴八道金牌自毁长城?”

永玙连串诘问下来,那老头儿汗出如浆,却一句话儿也不敢接下去。

他乃南安王府门客,和贾政养的那拨闲人并无二样。肚子里没有几两墨水不说,还没有眼色,总不得用。好不容易有了机会,陪在霍霖身边,见霍霖受辱,有意出个风头,显摆显摆,也是个忠心护主的意思,却不成想一下子捅了马蜂窝。

“小爷问得太狠?太虚?你答不上来。那小爷跟你说点你们这些人总挂在嘴边儿上的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小爷听说,黄河水患,每年必发,你可有疏导良策?今夏雨水少,北边儿眼瞅着就要闹旱灾,农田灌溉,水文地理,几个人能说上来?远的不提,平安州前不久闹了蝗灾,流民大批进城,你们说是让进还是不让进?”永玙拿折扇敲着太师椅扶手,每敲一下,便问一句。

将才永玙质问“国朝”时,尚不服气,仍旧梗着脖子暗地耍横的穷儒们,这会儿彻底没了声息。

空谈容易,实干谁会?别说水患旱灾和蝗虫,这批秀才,讲究君子远庖厨,柴米油盐酱醋茶只为应对琴棋书画诗酒花,米面怎么卖,粮食咋种的,十个里八个人不知道。

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在这一片静谧里,却突兀传出一片沙沙声响,是毛笔滑过宣纸的声音。

永玙带头望去。大堂最偏僻的角落里,两个长衫少年正头挨着头奋笔疾书,面前书稿已摞起老高。对周遭发生的一切,二人犹如未闻。

黛玉站高望远,一眼认出,其中那个穿白衣的人正是赵煦,不由得回头去看英莲。

英莲果然笑眯眯点头。

原来,今日一大早,雅舍便莫名其妙来了许多闲人,风言风语乱说话,惹得许多胆小的文人都避走了。

赵煦被烦得受不了,只得挪到角落里去,自顾自看书,抄书。

正好,也有一个少年,看去不及弱冠,也捧着一摞书,和他坐到了一处,两人倒是一拍即合,认真做起学问来。不仅黛玉到了,赵煦没发觉,就是永玙那番质问,他也没听见。

永玙背着手走到二人身后,探头张了一张,见两人竟是在做策论,议的还就是平安州的蝗灾。有理有据,切实可行。

“好!”永玙抚掌大笑,“这才是治国平天下的样子。打扰二位,把您高见,给这些庸才听听。”永玙躬身向赵煦摆出恭请姿态。

赵煦还要拒绝,远远看见林周向他点头,与少年对视罢,双手将写满对策的纸张递给永玙。

永玙转手拍给了那个高坐北面位置书生。

那书生却也不客气,接过宣纸,大声诵读起来。

“论平安州蝗灾治理与灾民安置……”

书生语声在雅舍内回旋。渐渐,便有些文生打扮的人悄悄从雅舍溜了出去。

等到书生读完,放下纸张,大堂里竟只剩下了蓝善、金祥、霍霖、宝玉和他们各自的随从。

蓝善和金祥彼此对视,起身向永玙行礼,灰头土脸离开。霍霖却还不动。

永玙冲他挑挑眉,开门见山道:“怎么,看来霍世子此来倒和朝堂大事无关。难不成是冲着七夕百花宴?”

从头到尾一直呆呆站着,不曾说过一句话的宝玉听见“七夕百花宴”五个字,忽然抬起头,整个身子都颤了颤。

二楼雅间里,黛玉虽被永玙战群儒风采所迷,却也没忘记观察众人神情。此刻自然发觉了宝玉的异常,又听见永玙问话,罥烟眉紧紧拧起。

第62章 厌胜作祟造化弄人

荣国府, 贾母院中。

宝玉躺在床上, 后脑勺枕着手心, 呆呆看着帐顶上成排的万字云纹, 那日在雅舍的见闻就像蚊子变得仙鹤排云而起,忽上忽下。

“难不成是为了七夕百花宴?”永玙直截了当质问霍霖道。

霍霖白着张脸, 猛然抬头,也向黛玉所在方向望了一望。却只看见半扇关着的窗户。

“霍某不才, 这宫宴确实收到了请帖。”霍霖略带遗憾地道。

“霍世子少年英才, 自然炙手可热。却不知,是看上了哪家姑娘?”永玙见他眼神不老实,语气更冷了三分。

霍霖眼神闪烁,顾左右而言他道:“这雅舍确实是好地方,只可惜被那些闲杂人等污浊了。”

疑心生暗鬼。大堂里现在就这么屈指可数的几个人。赵煦和少年书生, 才将出了风头, 自然不是污浊人。

柱子一般呆立的宝玉便只能对号入座了。

宝玉不知霍霖和永玙在打什么机锋, 可是,他知道永玙对黛玉有非分之想。听着永玙谈及七夕百花宴, 宝玉便觉心悸, 仿佛有什么本属于他的东西蓦地风流云散了。

宝玉嘴唇翕张,刚想开口说句话, 身后楼梯上传来脚步声。

“雅舍开门,迎四方来客。人杰方地灵,本就没什么污不污浊。倒是霍世子贵足,小庙却装不下。”黛玉头戴纱笠, 漫步从楼上走下来。

霍霖闻声,猛地站起身,目光灼灼望向黛玉。

宝玉也跟着转头,到了嗓子眼的那声“林妹妹”却被别人抢了先。

“好妹妹,不是说好了看我唱戏吗?你怎么下来了?”永玙飞快从太师椅上弹起来,箭步迎上前,柔声道。

黛玉隔着纱笠瞪了永玙一眼。若不是,她知道他并非那等浪荡子,看见他这身打扮,又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这种暧昧不明的话,早命人将他打出去了。

可是,霍霖和宝玉都在,黛玉只能默许了永玙这份逾矩的亲密。

果然,霍霖还能勉强掩饰住失望之情。宝玉却吃惊地睁大了眼睛,颤抖着手,望住黛玉说不出话。

黛玉见状,知道霍霖听懂了她话里的意思,便不再理他,只转头冲宝玉道:“二哥哥,你怎地在这儿?我听说外祖母……”身子不适的话,不便当着人说出口,黛玉顿了顿,又道,“你既来了雅舍,想必是动了读书的心思。这位是赵煦赵公子,是杨先生的义弟,有大才。你在学问上,要是有什么不懂的,自可以向赵公子请教。”

焙茗在后面听见黛玉嘱咐宝玉读书,还说做学问的话,生怕宝玉忽然恼了,在外面闹将起来,回去他必得挨打,慌忙在背后扯住宝玉衣袖。

不成想,宝玉却一动不动,只由他扯着,看着黛玉的眼神,直勾勾的,像木头似的。

黛玉假装没看见,接着道:“便是玙哥哥,也是文武全才。”

“玙哥哥”三个字哧溜就钻进了永玙耳朵里了,眨眼间就窜过了奇经八脉,冲破任督,汇聚天灵,忽地在他眼里、心里、脑里炸开了花。

至于后来,黛玉又说了什么话,怎样让霍霖心灰意冷地离开,永玙全没听见。

同样全没听见的还有宝玉。

围府那段日子,是宝玉人生里除了黛玉离开后最灰暗的日子。好不容易,解了围,不等他高兴,家里又乱成了一锅粥。宝玉插不上嘴,也不愿管,避到梨香院去,想躲个清静。

可惜,梨香院更热闹。薛蟠张罗着仆人装车。大大小小十几辆马车在院子里一字儿摆开。薛姨妈进京时带来的那些箱笼都被搬上了车,眼瞅着就要出发。

宝玉忙追上去问,薛蟠正忙,没工夫搭理他,只回了句,他们薛家的老宅收拾好了,不日就搬进去。

宝玉急了,冲进宝钗房里就要寻人,被莺儿拦住了。

宝钗隔着门帘,和宝玉说了搬家的事。

“就连宝姐姐也要走了?姐姐妹妹们都离我而去,我还呆在这儿做什么?”宝玉喃喃自语地撞出门,浑浑噩噩在大街上乱走。

焙茗坠在宝玉身后,听他断断续续说什么“做和尚去”“做和尚去”,实在怕得慌,想起听人说起林家在折柳滩开的雅舍,最是清雅别致又有趣的去处,便扯着宝玉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