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夸夸群(5)

那个打头的婆子一听急了,直接走到黛玉跟前:“表小姐,您跟我老婆子回府去,老太太可盼着呢。”,黛玉即便是戴着帷帽都闻得到她一身的酒气。

翠梅忙以身遮住黛玉:“雪雁,过来护着你家小姐。”说着故意声音放大,让另外一边依照礼仪应当避开些的贾雨村听见,“如今世道乱,可不是什么牛鬼蛇神都能来充个人。”

这些小小的冲突倒让另外一个人听见,正是镇南候三公子傅云飞,他听见翠梅的声音,担心祖母遇到什么麻烦,眼神往那边一瞟,这一瞟,就让他看见了黛玉。

他平日里极为守礼,即使在狭窄的船舱,也与这林家的姑娘素不会面,倒是同船的先生贾雨村拜访过他几回。他心里不喜此人的功利,因而对祖母对林家小姑娘的称赞不以为然,想着这样的先生能教出什么闺秀。

没想到今日一见,远远瞧见一个女子身穿素色衣裙,她戴着帷帽,面容瞧不分明,即使瘦弱,但身形亭亭玉立,在风中仿佛一株修竹,有着不容人小觑的锐气和锋芒,傅家开朝以来便是兵法立家,是以他敏锐的从这女子身上捕捉到一丝锐利,甚至,还有一丝杀气?这么身量尚小的小娃?

他有些诧异,但很快马上眼神向下,目不斜视。如今两家亲近,便是这般避无可避,见见面也无妨。

那些婆子看情形不对,忙对旁边的贾雨村说:“贾先生?您看……”

贾雨村虽然势利,此番有心巴结上贾家,但他权衡一番,还是镇南候家里势力大些,因而对那些仆从拱拱手:“事关小姐安危,还请在下查验一番。”

看来今天是接不走人了,贾家的奴仆只好灰溜溜的去复命。

这档口镇南候夫人和黛玉忙让人收拾东西,她们收拾停当,镇南候夫人邀请黛玉坐自己家的马车回府,还没走几步,就瞧见风尘仆仆一辆马车急冲冲来。

马车停下来,有丫鬟上前禀告:“是荣国府的大少奶奶。”原来是个年轻的少妇迎过来,镇南候夫人带着黛玉掀开帘子,只见少妇穿着一身藏蓝镶边的裙子,鬓边插一朵黑檀木簪子,年纪轻轻的样子,却从骨子里透出暮气沉沉来。

黛玉一见,立刻就猜出来,这肯定是书中所写李纨,她嫁给了不到二十岁一病就死了的贾珠,对自己虽然袖手旁观,却也没有落井下石,因而对着她恨不起来。

李纨跟镇南候夫人道明真身后,连声的道:“委屈妹妹了。”

镇南候夫人笑也没笑:“倒不是我老婆子多嘴,那些个奴才居然对林家小姐出言不恭,上来就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李纨忙赔笑:“回去定请婆婆管教。”说到这里,她苦笑一下,“那婆子是我婆婆的陪房,这次回去一定回禀婆婆,加以惩戒,让妹妹受惊了。”

到底伸手不打笑脸人,老夫人这才放心,叮嘱黛玉:“既然是你嫂子过来接人,你便跟他们去。过些日子便让我孙女给你下帖子,出来散心。”

黛玉格外感激这位老夫人,不便说什么感激的话语,只用眼神眷恋不舍的回望老夫人,一步三回头,上了贾家的轿子。

一路进了城,黛玉从纱窗中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非别处可比。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不开,只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黛玉忍不住的精神紧张起来,这便是到宁国府了。马上,就要到她前世里备受折磨和冷落最终郁郁而终的地方了。而看过了全书的自己,这次又有何机遇呢?

作者有话要说:傅云飞,镇南候傅家,此家出自明朝的傅友德将军,平甘肃、定四川、取贵州、下云南,封为颍国公。本书假定傅家传家至此。

今天做了红咖喱鸡汤,泰国的红咖喱+香叶+椰浆粉+干辣椒+剁成块的鸡块,煮开后小火咕嘟起来!!!然后煲一锅尖尖的宁夏平原大米,拌饭吃!!!你们可以尝试一下!不好吃我负责!

——————————新书求预收宋代背景重生文《重生后我想嫁给早死太子》————————

文案:一开始,太子赵佑一脸冷漠:明家素来支持贵妃一系,他家三娘子忽然对我示好,其心必诛!

后来,赵佑一脸宠溺:好好好,是是是,月奴说得都对!

新书二求预收:宋朝背景《汴京买房记》,无情搞事业!

第4章 三少爷仗义来解围 明嬷嬷直言道不平

又往西不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荣国府”五个大字。.

黛玉眼睛忍不住湿润起来,这里有自己长辈,也有害死自己的人,看到这块牌匾书中那些复杂的情绪骤然将她席卷,似乎有另外一个经历风霜的她在体内,强烈的爱和恨席卷而来,差点将她裹挟。若是原本的她此时定要落泪,可是如今她忍不住想在群里讨讨主意。

那天看书中所写,自己将和一位“宝钗”有所交锋,书中写了“王夫人忙带了女媳人等,接出大厅,将薛姨妈等接了进去,”多半是走得大门,可是轮到自己,却特意道明了要走西角门,同样为亲戚,林家自然比皇商要身份高贵,是以这个场景一直让她心中困惑,所以借此机会在群里发问。

黛玉这几天在群中早就学会了玉简的使用方法:心中所想会自然而然变成文字,她只要点选【发送】这段文字便可出现在群中,被诸人所见。如此一来,她不用做梦便可进入群中。

因而此时黛玉在群中发问:“请教诸位群友荣国府让我从西角门出入是否有什么不妥?”

三头白象:“问得好!心中有困惑便向他人发问,不畏惧被人小瞧,是内心坦荡的表现!”

三环玄女:“请教二字,请求指教之意。我记得前些天听星君闲谈《宋书》,说日表地外,改服请教,这个用典显得林姑娘熟读典籍清明灵秀。荣国府居然让这等优秀的林姑娘走西角门,真是天理不容!”

龙泉仙长:“既然上面各位群友都夸得差不多了,那老生补充一句,不管是《礼记》还是《仪礼》之书,侯府小姐都走得这大门!!”

黛玉这个心结总算得到了解答,书中那些悲惨的境遇给了她勇气,她在轿子上瞧着一墙之隔的荣国府里面假山楼阁峥嵘轩峻,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走到府前却不从正门而入,轿子反而晃悠悠又往西边去,知道马上就要到西角门去,因而吸了一口气,预备开口。

“慢着!”,忽然有利落的男声响起。

就听得外面一阵喧哗,过一会儿,帘子掀开一道缝,王嬷嬷从轿子外面小声传进来:“小姐,皇上对小姐有恩赐,小姐赶紧换身体面衣裳接旨。”

“?”

黛玉没想过还有这变故?

她还在孝期,今儿个就穿得很是素净,王嬷嬷忙从包袱里找一身庄重又样式简单的青竹色衣裙,帮她穿上,还好今日里要见客,所以头面首饰还算齐整。那边李纨要荣国府的门房找香案等迎旨之物出来,黛玉这才跪着接了旨。

圣旨铺垫了一些称赞她品行道德的华丽辞藻后,封她为洛邑乡君,赐两位教养嬷嬷,赐八团喜相逢厚锦镶银鼠皮披风一件,和田玉玉碗一对,紫檀彩漆掐丝珐琅香炉两个。

黛玉跪着听旨,这才想起爹爹的回信,她给爹爹去信后,爹爹让自己勿忧思过度,凡事有爹爹布置。想必这旨意就是爹爹的布置了,她谢过恩,旁边的王嬷嬷满脸堆笑,给宫中的宦官悄悄塞了一个荷包,宦官掂量了一下便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黛玉有些奇怪,王嬷嬷又怎么忽然会这些迎来送往之事?

再眼角一扫,旁边起身的却还有个熟悉的身影,这不是那镇南候府的三少爷?

王嬷嬷忙凑过来小声解释:“天使本拿着圣旨往镇南候家中去,他家老夫人说小姐早去了亲戚家,是以三少爷带天使赶了过来,那一荷包银锭子也是他嘱咐老奴给的。”

黛玉心中充满了感激,肯定是老夫人知道自己毫无准备,这才嘱咐孙儿过来,因而瞧着三少爷的目光过来,她也微微颔首,福了一礼。

这时两位嬷嬷前来拜见黛玉,一位是喜嬷嬷,一位是明嬷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