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夸夸群(4)

若是平时里黛玉跟这些官夫人和师祖母往来密切,便是最后被贾家害得郁郁而终,也有为她鸣不平之人,何至于……

恩师家中开设白鹿书院,闻名天下,恩师族中更是男女皆能吟诗作画,文采斐然。前几年听闻恩师族中旁支有位出嫁女,因着丈夫无德虐待婆婆至死,因而将丈夫告上公堂,自己也因为状告亲夫被打了板子,判了和离。

人人都赞这位夫人高义,还有人愿聘这位夫人为妻,可这位夫人婉拒,直告一生不再出嫁,甚至为婆婆守了三年孝,更在清贵之家教几个女学生,做个女先生。

自己此番,便是要将这位女先生给黛玉请来,让她以后教导黛玉。

其一,有她看护黛玉行事,看贾府那些人还敢背后嘀咕什么“丧母长女不可娶”的鬼话,明里暗里嘲笑指责黛玉行为处事“小性子”、“爱别扭”。

其二,女先生对黛玉亦师亦友,多了这一层关系,以后黛玉就跟自己的师门多了几丝亲近,可以堂而皇之的拜访门中师兄弟家眷,这样结亲时,一来这些人家或许能有清贵人家看中黛玉,二来若是夫婿走科举的路子那这些士林中的人脉是一笔丰厚的嫁妆。

夜已深,林如海思及梦中所见,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为自己的玉儿多筹谋几分。

&&&&

深宫之中,皇上接到了林如海奏章。

他先是紧皱眉头,生气于下臣的僭越: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好你个林如海,朕让你办事那是朕看得起你。居然还讨价还价?!

可他毕竟还算得上是一代明主,再怎么生气,总还有几丝理智,因而气头过后就冷静下来。

林如海的确是他从进士堆里提拔起来跟太上皇打擂台的人物,他要是下场太惨,那后续还有什么臣子愿意为自己卖命?若是林家就此亡了,谁不说自己薄情寡义?以后还怎么拉拢那些从朝堂上的士大夫?

要说林如海现在真是孤家寡人,儿子没了,妻子亡了,这样的人自古以来便是俗称的“绝后”了,而据他的密报,妻儿的去世大半跟藏在暗处的太上皇势力有关。

朕现在还不能敲打这些势力,可褒奖一下臣子,让他不要心寒,总能做到。

于是他思忖起来,要不,把林如海之女封为乡君?这是公之女才有的封号,而公侯伯子爵,要论起来,林家列候,还轮不上这个称号,这可是格外的恩赐呢。

想到这里,皇上很满意,觉得自己真的是千古贤君了。

反正是个女孩子,也翻不起什么大浪,再给她赏赐些金银财物,绫罗绸缎,换一个臣子的忠心耿耿,这一桩交易,着实划算。

作者有话要说:三头白象:棒棒哒!!!本象三双前掌都要来鼓掌!!!!!

1.连载中求收藏:北宋言情重生文《重生后我想嫁给早死太子》

2.新文求预收:宋代背景奋斗文《汴京买房记》

第3章 老夫人心慈护黛玉 傅云飞码头初看娇小姐

船行数日,终于到达京师。

雪雁出了甲板张望一回,远远就看见岸上有人在等着,她回到舱室,满心欢喜的禀告:“嬷嬷,岸上有人老远的等着,应该是荣国府的人!”

王嬷嬷一拍手:“哎呀这可真是好!”继而又想起什么,“雪雁,小姐房中有客,不可聒噪。”

雪雁痴缠过来:“好嬷嬷,可不许教训我。今儿个是好日子。”

“也罢也罢,就绕了你这皮猴。”

正在内舱和黛玉品鉴一副黄公望山水的镇南候老夫人听见了外面的动静,面上未显露什么,心中却不置可否。这个小丫鬟未免太天真了些。

她前几天与林家交换了拜帖,知道对方是林家女儿。得知她父亲林如海大人探花出身,如今正担任巡盐御史,镇南候夫人心中三分的喜欢变成了六分;待到与黛玉见面,观其谈吐,见其文采,心里的喜欢更是多到了十分。

再听说母亲早丧,还带着孝,心里更是对黛玉怜惜不已。

这些天的相处她多跟黛玉往来,心里很是维护这个懂事有礼的小姑娘,又见她身边只有一个老奶妈,再跟着一个一团孩子气的小童,因而委婉问过为何不多带些侍女出来。

黛玉回答,扬州家中原本有侍女,再者学堂中也有四个伴读丫鬟,只是父亲让自己匆匆上路,轻装简从,也不许自己多带些丫鬟仆从。

镇南候夫人听完之后沉吟片刻,她是知道些江南的风声的,想必是林家担心黛玉路上不太平,因而不惹人注目。

可……京中素来大兴奢靡之风,这女娃所带仆妇也就像个城中殷实些的小户人家,这肯定会被京中势利之人瞧不起。

镇南候夫人久居南边,京城中的荣国府如何她不知道,自己作为外人又不好相劝,因而也只是微微蹙眉,就没有再说话,倒是黛玉看出了些端倪。

这些日子,镇南候夫人怜她母亲早逝,父亲虽然痛惜爱女但到底是个男人粗毛大略的,因而往来间常提点她些内宅功夫,或教她□□仆人,或教她交际往来。

黛玉也格外珍惜。若她还是从前的天真女儿,她或许还有些骄纵,可如今看过那本书,还有什么不懂得人情冷暖的,她似多活了一辈子一样,格外珍惜别人给的温情。

再者,便是书中懵懵懂懂的她,也是一片赤诚之心,如书中所写,宝钗那样叮嘱她几句,她便将对方当做了知己,居然从此放下了争执,再也不嘲讽宝钗,要知道宝钗本应为夺爱之人。

是以,对于镇南候夫人的善意,她格外感激,也学得格外用心。

此时黛玉瞧见镇南候夫人不吭声,因而多一揣摩。

这一下便瞧出了自己的奴仆的不顶用,一个雪雁冒冒失失有失稳重,一个王嬷嬷又老好人活稀泥,毫无法度规矩。

都算不得是镇南候夫人前日里所说的良仆。

若是……自己真的如前世所说,孤身一人到了贾家,手边无人可用

那外祖母派来的那个名字叫做紫鹃的丫鬟便成了唯一的可用之才。

虽然紫鹃忠心耿耿,但她对宝玉存着些心思,总能影响一些事情。而宝玉……不论如何,这一次自己一定要□□些得用些的丫头。

黛玉抱歉的对着镇南候夫人颔首微笑:“夫人,想必是亲戚家中接到我父亲的书信,特意来岸边迎接我罢了。”

镇南候老夫人起身告辞不提。老夫人身边的大丫鬟翠梅瞧了瞧动静,又来镇南候身边提点几句,老夫人听闻后到底有些不放心黛玉,又借着告辞的由头走到了岸边。

这一看,便有些心惊。居然只有几个三等的仆妇?

那些个婆子形容腌臜,居然还有些酒气,再看穿得虽然花团锦簇,却到处露出些粗鲁。

老夫人不动声色,心里却有些看着贾家不上。说是国公爷,可是国公爷已经故去多年了,贾老太君仗着自己还活着,就不摘那块公爵府招牌,如今贾家最大的贾家老爷一等将军之职爵位,于礼来说,侯府小姐当得起贾家当家夫人来迎;于情来说,贾老太君的亲外孙女叫个孙媳妇迎接又有何不可?

又或者贾家是隐晦表达对皇上的不满,对太上皇的支持?

这只是镇南候老夫人模糊的猜测,等她到了京中熟悉了下京中风土人情,知道了贾府的为人后就明白了是自己高看了贾家,他们目光短浅、一贯如此。

此时看着岸上那几个迎接的三等仆妇,她的脸色慢慢就不好了,再怎么样,都有这一路的情谊,不忍心看这个惹人怜的小姑娘被人怠慢,不管是政治因素还是别的什么,让三等仆人迎接远客都过分失礼。

因而她给大丫鬟翠梅使了个眼色,翠梅是个玲珑心肝,早就明白了老夫人的心思。因而叫住那准备接走黛玉的仆从:“且慢!”

她故意做出一副疑惑的样子:“跟我们同路的是侯小姐、御史之女,不能轻易跟没有名分的人带走。”

那仆妇瞧着镇南候府里的马车,语气就带了些谄媚:“正是正是,错不了,这个姐儿正是我们家老太太的外孙女。”

翠梅的话早就等着她:“哼!我看你莫不是什么贼人作祟,冒充着贾家的名头来接人。”她双手抱臂,慢吞吞踱步走到那打头的婆子跟前,故意上下打量她们,“连个主子都不来,便是主子跟前体面的管家也不是,就这排场来接府中贵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