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148)
如今,正是这篇文章在各地传播的时候,很多关注报纸的人就看到了这番言论,有些人觉得这上面分明胡说八道,那么好看的书让他们挑出一大堆毛病来。
也有人思考了,觉得上面其实说的还是有些道理,毕竟再怎么样,那也只是一部虚构的小说,里面的内容还不知道是真是假,还是别太真情实感的好。
只有一个声音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跟着走,但只要一个不同的声音出来,大家就会有所偏向,如果让他一直发酵,倒向他的还会越来越多。
苏葵被宣传部的同志叫过去的时候,正听说了这件事。
他们叫她过来当然不是因为这件事,而是告诉她,文学出版社已经核算好了她本次写作的稿酬,叫她来是给稿费的。
这次的作品是按照最高稿酬来算,千字十五,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总共五千四百元。
这只是文学出版社这边给她的,这篇文章还被发在《六月》上,等待连载结束,她还有三千元。
她的上一部作品《小草青青》同样是连载加出版,得到了四千多元,扣除后来修房子的二百四十元,给学校捐款的五百元,还有她自己买了各种东西的钱,还剩三千多。
再加上这次给的稿费她的收入已经超过了一万!
万元户!
这个时代甚至还没有这个说法,就是在七八十年代拥有这么多钱都能被人叫做富豪,何况她这是在五六十年代!
这下苏葵是真的一下跃入真正的高薪阶层,最典型的就是,这钱已经可以买一座四合院了,还是最好地段的,能和政府部门比邻的那种。
连宣传部的同志都跟她开玩笑,问她拿着这么多钱是不是打算在京城买四合院?
因为据他们了解,大部分作家拿了稿费都在京城买了四合院。
苏葵手里拿着这张支票,却有了一点新的想法。
她问起刚才听到的《文学作品报》上面说了什么,她这几天没有关注这个。
眼前这人虽然是作者,但她毕竟年纪小,宣传部的楚干事有点怕这些批评她承受不住。
“是有人在上面批评我的文章吧?”苏葵笑道,“文章写出来就是让人看的,有不同的意见很正常,我的每一篇文章都经受过批评。”
看她她豁达的心态,楚干事都有些佩服了,难得她小小年纪站在这样的位置还处变不惊,也难怪取得这样的成就了。
他跟苏葵说了最近关于这篇发文的事,他们也有些苦恼:“目前只有这一个声音……”
苏葵微笑:“那就让不同的声音出现。”
*
这一天,华国作家协会接到了宣传部同志发来的一个请求,他们提到,目前报纸上对于《清河乡之变》的批评正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他们需要不同的声音来探讨,请他们发声。
这不巧了吗?
作协的几位成员都是知道苏葵的,何况这件事这么大,他们一直都在关注,同样看到了那篇文章。
徐奚年虽然不太看好苏葵一直用这样的写作方式创作,但对于文章的积极意义还是比较认可的,在寓教于乐方面他们确实比不过她。
那篇文章若是有理有据就罢了,毕竟他曾经也批评过苏葵的文章,但它明显不是啊!甚至根本不是从什么文学的角度分析探讨,而是直接从根本上否定了它,认为虚构的没有价值。
徐奚年当然不认同这种观点,他正准备写文章驳斥这种观点,谁知宣传部的同志就找上门来了。
徐奚年立马将之前没来得及发表的评论文章先发表,随后就开始继续写文章驳斥他。
于是,一场对于苏葵作品的论争又开始了。
作协的大家都收到了消息,但谁也没有徐奚年快。
很快,《文评报》发表评论文章。
——浅谈《清河乡之变》的艺术特点
这篇文章就是他之前写的,里面主要谈到了小说中塑造的几个人物,形象丰满,性格鲜明。并且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中体现了淳朴厚重的乡村风貌。
并且他还多写了一段,指出它目前取得了哪些成就,确实成为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不论是在文学艺术上还是对现实的借鉴意义上,都是非常具有价值的。
随后,一篇名叫《一场文艺的盛宴,一场历史的变迁》的文章也在《文学周刊》上发表。
发文指出,《清河乡之变》这部小说,立足于正在试点的政策,从当地民情出发,深刻反映人们在这个历史进程下的变迁,同样深刻剖析了这种进程下人民的心态和情感变化,对当下以及未来都是有明显借鉴意义的。
不止他们,作协的几位纷纷开始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