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后(227)

作者:周凯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她,十七岁入宫为‘兰贵人’;十九岁晋为‘懿嫔’;二十一岁晋为‘懿妃’;二十二岁晋为‘懿贵妃’;二十六岁尊为‘圣母皇太后’;后宫禁地,步步惊心,大型宫斗小说,讲述了平凡女子成为皇太后的传奇人生历程点击展开

玉兰点着头:“李万清说了,多谢你,还有没有别的症候呢?”

辛太医道:“有,微臣不敢说,想必主儿也知道了。”

玉兰眼睛一睁:“是嘛,你真坦白啊。”

辛太医应着:“微臣光明磊落,句句属实。”看着玉兰:“主儿叫微臣来,一定掌控一切了,微臣不敢欺瞒,是受人之托给皇后娘娘调理的。”

玉兰便问道:“谁?”

辛太医应着:“云嫔娘娘。”

玉兰表面依旧淡定,继续问道:“那她为何要你这么做呢?”

辛太医应着:“微臣不知,只是拿钱办事,听主子吩咐。”

玉兰笑了:“你撒谎,本宫问过云嫔了,她根本没有吩咐过你什么。”

辛太医笑着:“主儿取笑微臣了,微臣贱命全仰仗主子,不敢撒谎的。”

玉兰点点头:“那......那你知道皇后身上针灸的事吗?”

辛太医应着:“知道,那地方无碍,可以调理好的。”

玉兰继续问着:“皇后不知道麝香的事吧?”

辛太医应着:“娘娘什么都不知道,微臣只管医治,不问其他。”

第345章 伤了战场功臣的心

玉兰又点着头:“你很好,很好,本宫没什么问得了。”想了想:“你去吧,不要记档,就当没来过本宫这里,连云嫔也不要说。”

辛太医站了起来:“主儿安心,微臣只管医治,不问其他。”去了。

玉兰愣愣地,青锦问道:“主儿,您信他的话?”

玉兰应着:“他若是被人安排的,应该被灭口了吧,而且还那么坦然,或许都是实话。”

燕儿说话了:“主儿,他要真是云嫔安排的,那可不好了,真的都是太妃做的。”

青锦问着:“主儿去问问云嫔吧。”

玉兰摇着头:“她只要承认这个就间接承认了一切,怎么可能会说,也真难为她了。”

青锦叹息着:“这样的话,就算太妃没全做也至少参与了。”

玉兰朝后歪着,无力道:“头疼,脑子疼,这可怎么办!”笑了:“原来我一直自作聪明啊,丢死人了,被人笑死了。”

燕儿笑着:“怎么这样说,主儿一直聪明,只是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大智若愚嘛。”

玉兰继续苦闷道:“这还不能跟皇后商量,不能商量还要瞒着,这可折磨死了。”

青锦笑着:“不折磨啊,想通了就舒服了。主儿别忘了,太妃都狠心到拿格格做文章,这些事情也不是不可能。”

主仆三个面面相觑,玉兰道:“你这样说也对,我也宁愿认为是她做的,毕竟没有危害了,都不重要了,只是求个心安。”

燕儿笑着:“太妃已经得到报应了,主儿可以心安了。”

玉兰摇着头:“若皇后的身子再也不能遇喜怎么办?这招太狠了,不知太妃图什么!”叹息着。

…...

天渐渐凉了,前朝传来了好消息,暖了咸丰的心。曾国藩的奋战阻碍了洪秀全援兵直隶,让京城得以喘息,还攻下了一座又一座城,让朝廷刮目相待。现在他又成功拿下了武昌、汉阳等战略要地,咸丰激动的不能自己,堵在胸口的石头少了许多,他太高兴了。

他召集群臣,捏着前线的折子,笑着:“曾国藩获此大胜,实在是意料之外,朕实在没想到一书生,能建如此奇功!要重重赏他,重重赏他!”看着奕訢:“六弟,传旨下去,曾国藩授二品顶戴,赏戴花翎(líng),署理湖北巡抚。”

奕訢应着:“恭喜皇上。”

咸丰点着头:“朕很开心,唯有更加兢兢业业,才对得起老百姓。”

众大臣应着:“臣等恭喜皇上。”

咸丰真的好开心,真的隐藏不住,这时,一位大臣朝他泼冷水了。

军机大臣祁寯(jùn)藻说话了:“皇上,曾国藩功勋卓著,臣实在惶恐。”

咸丰愣了一下,却依旧开心着:“怎么讲?”

祁寯藻应着:“回皇上话,曾国藩以侍郎的身份在原籍丁母忧,宛如一个普通百姓。百姓们居住在街巷阡陌中,邻里之间是一呼百应,就那么一声大喊,跟从他的便会有万余人。若曾国藩就此膨胀,目无王法起来,到时难以控制,实非国家之福。”

咸丰不笑了:“你上次就说过这个话,怎么又如此说呢?”

祁寯藻应着:“皇上,曾国藩的湘军实乃私家军,除了他以外谁也指挥不了,若他拥兵自重,难保不会成为第二个洪秀全。”

咸丰愣住了,哦了一声:“爱卿所言极是,容朕想想。“看着奕訢:“六弟怎么看?”

奕訢应着:“回皇上话,祁大人所说实有道理,曾国藩不能不防。臣却觉得他羽翼尚未丰满,也的确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功是功,过是过,该奖赏还是要的,免得伤了战场功臣的心。”

咸丰细细想着:“这样吧,除去署理湖北巡抚,赏他兵部侍郎衔,专办军务。”看着众人:“这一个有实权,一个是空衔,总该可以吧?”又想了想:“湘军已夺取湖北要塞,不能让他们在湖北坐大,命他们沿长江东下,去攻打江西。”

众大臣应着,咸丰又道:“先这样传旨,其余的,容朕再想想。”众大臣去了。

咸丰手里仍旧捏着曾国藩的折子,刚才的兴奋已经彻底消散了,他将折子轻轻放下,站了起来朝暖阁走去。走了两步,抬起了胳膊,歪着头对张修德道:“储秀宫。”吩咐小铃子去了。

玉兰一听说咸丰笑了,便知道是前线打胜仗了,恨不得直接飞过来。但她看到咸丰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高兴,顿时明白,一定又有什么事让皇上为难了。

咸丰见玉兰来了,脸上顿时绽开了花朵,拉着她坐下了。笑着:“兰儿,曾国藩拿下武昌了,朕太高兴了。”又不笑了:“高兴却又惶恐,众大臣像以前一样,都担心他成为第二个洪秀全,朕也是担心。却实在......实在......”

玉兰接话道:“实在没人可用,对吧?”

咸丰恳切地点着头:“对,一个个全都是饭桶,只有曾国藩,只有他挡住了太平军。”

玉兰应着:“皇上,事已至此,曾国藩的能力是不用怀疑的,要这么不用他了,实在是朝廷的极大损失。大臣的担心虽不无道理,可你们谁能打啊?没有一个,那这打还是不打,这么瞻前顾后、互相猜忌可怎么办?实在影响前方的战事。”

咸丰点着头:“是啊。”

玉兰继续道:“臣妾不懂战事,却懂人心。大清的确遇到了危难,可咱们团结一心,外夷要从外面打,一时半会是打不进来的,怕得就是窝里反,自家人打自家人啊!”

玉兰有些气愤了:“比如这大臣间的互相猜忌,最是贻误战机,最是要命的!”想了想:“《三国志》里的周瑜称‘既生瑜何生亮’,他呀,给诸葛亮提鞋都不配!”

玉兰继续道:“您看周瑜,既然已经跟诸葛亮合伙办事,那就应该放下猜忌、放下摩擦,而不是揪着自个的私愤不放,一心地想着去谋害诸葛亮。就如现在一样,大臣们是真的担心曾国藩造反,还是其他的东西,臣妾实在不敢妄言。”

第346章 此乃飞熊入梦

咸丰道:“这曾国藩的湘军不受朕控制的,若他真的有造反之心,朕实在无力应对,那大清就亡在朕的手里了。”

玉兰想了想:“臣妾觉得皇上倒不必担忧这些,至少现在不必担忧。曾国藩固然厉害,可他还不算气候,如何跟朝廷的正规军队相比?您想想,他攻下这么多的城,一定也损伤不少,即使他有造反之心,也没有造反的条件啊,至少暂时是不具备造反的条件。”

咸丰笑着:“你这样说的话,等他万事俱备的时候,朕想拦也无能为力了。”

玉兰应着:“不,万事俱备不够,还要有东风啊。”继续分析着:“他现在和太平军打得正激烈,双方都是伤亡惨重,无论哪一方胜出,都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程度。皇上若担心他不可靠,可以杯酒释兵权,他极度虚弱,只能俯首称臣,而不敢有任何怨言,不得不交出兵权。”

咸丰点着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太不道地,后人会指责朕,朕绝对不能这么做!”

玉兰抱着咸丰:“这不就对了?您还是偏信曾国藩的。皇上,臣妾上次也说过了,汉人最讲究的就是仁义礼智信,还有家国情怀。从曾国藩的种种作为来看,臣妾觉得他不会造反的,这可是顶天的大罪,他们的祖祖辈辈,都要背上这可耻的罪名,永远地钉在耻辱柱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