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还觉得这男人不太像听说中的那样凶狠又悍戾,结果发现果然还是传闻更靠谱。
他手劲可大,二话不说就过来抓她一个女子,又粗鲁又失礼,害她手疼了好几天,那眼神又跟狼一样。
也不懂怜香惜玉,亏江嘉染能受得了。
还是王大哥好,温柔又体贴,说话都轻声细语的。
江敏仙逃婚之后,虽只身离京,但一路上护花使者一个接一个,吃点小苦头遇点小危难就顶天了。
结果这会却被应照楼的这等气场骇住了。
江敏仙想着传闻,之后还做了一个应照楼冷笑着拧人头颅的噩梦,醒来后把自己吓得不轻。
江敏仙找王大哥倾吐自己受的惊吓,听多了王羽也略有些心烦。
眼下亦是要紧关头,他分不出心力总为这事去哄人。年纪小的女子再温意俏皮,还是不大懂事,王羽不禁想起端庄的皇后来。
也不知皇后被困在后宫中,可有被为难。
况且应照楼根本就没做什么,当日的事他问过了,是个误会。听到说他那夫人可能是老统领的女儿时,他还回想了一下当初,生出几分怀念来。
江嘉染也觉得她这二姐姐近日怪怪的。一瞧见她和应照楼就脸色刷白,远远溜走。
她忍不住捅捅应照楼,他是又对她二姐姐做什么了?怎么看见他跟看见鬼似的。
应照楼深感无辜。
……
栩昌帝等人转移的安排已备的差不多,动身在即,这日庄子外却突然来了一队官吏。
护卫看见有官吏上门,当即警惕起来。也不知因何来的庄子。
这处是张家的庄子,在当地有些头脸,官吏上门时态度也很客气。
说是为维护县城治安,例行查一查,再核校一下身份。
庄子上几位老爷们,假身份都是早备好了的。被查上来,遮遮掩掩的反倒引人注意。
看面孔,也确实是县城里的,最后一商议还是让官吏进来查了。
其实他们对张家一直以来都挺熟悉,来的几个行商老爷们也是招呼过的。
虽觉得没什么好查的,但既然是京城来的旨意,他们也就是例行公事。
叶镇问过皇上后,做主领进的人,等官吏在查时,才想起庄子上还有个应照楼。
他可不是行商人的身份。再说那人一眼看去就不是什么寻常人,可别害他们露出破绽。
他忙偷偷催人去让应照楼避一避。
官吏照着手里的名单,对庄子里途经的行商三人都核校无误,又查过了庄子里的随从仆役护卫等人。
之后和几位老爷说笑一二便要离开了。
齐皓送出门时,随口问了问,得知原来是要搜敌国潜入的奸细。
他们几位老爷自然不会是。
这队人来的突然,叶镇他们本就排挤着应照楼,此事也就没考虑过听他的意见。
应照楼得知时,官吏已进庄子核完身份了。
虽说人随意一查就走了,看起来并没什么事。但等人一走,应照楼便暗中召了翼门的人跟上。
表面看着简单的事,指不定其中就有蹊跷。
但能这么明确的查上来,是因为京里已起了疑心,掌握到了什么精准的线索,也不是推拒就能轻易遮掩过去的。
那队官吏核完回去后,客气跟队末的一个官差请示。
这位官差就是从京里来传旨意的,并且表示核查时他在后头跟着看看就行。
那官差一点头,回了自己的住处,取出携带的画卷摊开。
确定了朝廷要找的人就是那王羽。
他当即派人,快马加鞭往京里传信,并按照之前的指令,传信给其余分派的人来此县城监视。
詹岑巍给璟康帝出的提议,此次用的都是以前未面过圣的小兵。互相不知身份,只携上画卷去寻。
既不会因他们泄露暗中搜寻太上皇之事,找到了人也不会打草惊蛇。
传信的人马一出县城,应照楼很快就收到了消息。
他前去告诉王羽,他们的身份恐怕已经泄露。
得知此事,王羽心头沉甸甸的。叶镇还不相信,苦想他们准备的身份并无纰漏,究竟是如何被发现的。
但第二日,他们的人便发现庄子周围似乎多了不少身份各异的人在走动,极可能是被监视上了。
这就麻烦了,以璟康帝的手段,待消息一到,下一刻的暗杀可能就会随之而来。
叶镇悔的出了一身冷汗,也猜到是京城里他们的人被撬出口子了。这也是能预料的事,只是来的比想象更快。
他们偷偷潜回的消息,能够被拖延一阵,不传到宫里去。可再拖延消息也有递到的时候。璟康帝一旦得知,必然会采取行动。指望他们完全查不到线索,这并不可能。
他想着想着就怪上江敏仙了。
要不是皇上顾着一个女人,拖了几次行程,他们此时应当远不止还在这处县城。
汇合的兵马也远不止这一点。
可现在该怎么办?
宫里一旦派出人暗杀,势必源源不断,他们明显抵挡不住。
他们和皇上议了大半日,二人这会晓得不去反驳应照楼了。这种关头也不适合还在内部针对。
最终考虑再三,王羽决定表明身份。
悄无声息被当成奸细处理,世人都不知道他一个皇上被自己皇弟夺了位子还被追杀。想要回京更难如登天。
唯一的办法,就是赶在暗杀来之前表明他太上皇的身份,让朝廷人人得知他被放回来了,让世人都看着他那皇弟派人来恭迎他回京。
如此,他还敢明着对他下手?
虽然此时表明,也全然打乱了他们的计划。等于路还没铺完就把自己送进了牢笼,彻底落于他们的掌控之中。
但至少活着回到京城,一切还有转圜的余地。
石清县治安不错,往年也不见什么天灾,是个好管的地方。
清闲的官老爷一觉睡醒,却没想到突然被一个惊天消息砸懵了脑袋。
太上皇竟身在此地!
他一边手忙脚乱整着官服,一边赶紧召集了人一起前往。
一路上还在心里琢磨,太上皇不是被俘虏了?
什么时候回的大郢朝,又是什么时候来的他石清县?
来了也无声无息,派人给官府传了信,他也才知晓的此事。
但这种事这种身份,断不会有人敢假冒,何况还有随身信物为证。
这大概是他为官以来最大的艰巨时刻了。
他不停咽着口水,直到站在了太上皇落脚的庄子外。
想起来,就这庄子,前两天还帮着京里查过奸细呢。
他还奇怪为何朝中派人来他这儿查什么奸细,一转眼查完,没过几日,行商人摇身一变,就成了个太上皇。
不能多想,越想越吓人。
他忐忑着快步迈入。
这么大的事,来前他已经上报了,至少还能拖个知府大人顶一顶。
……
发现栩昌帝行踪的信报,才到皇帝手里没多久。
当地官府找到太上皇的消息也快马加鞭传入了京中。
不仅是京里,太上皇回到大郢朝的消息,在四处都已经传开了。
瓃康帝只好收回了暗杀的指令。
反应倒是快,他眼下在官府的重重护卫之下,发生点什么意外都说不过去。
一旦出事,他的怀疑摘也摘不清。真落下这么个话柄,还不知后世史官该要如何编责他。
从当地官府的传信来看,太上皇自称历经艰险,才从敌国手中艰难逃出。在身边仅有的护卫帮助下,跨越边境回来。
太上皇长久被俘虏后身体虚弱,时常昏迷。彼时难以自证,护卫也不敢轻易抉择,只好带着太上皇一直往腹地走,直到近期恢复清醒后,这才联系当地官衙表明了身份。
太上皇一事,自然也成了这日朝会上最大的议事。
太上皇遭受了磨难欺辱,如今终于回来了,肯定是要恭迎回宫的。
此事当然没人有异议。
即便心里有什么小心思,也不可能明着说出来。
都是他的学生,人好好回了大郢朝,王太傅也是从心底里高兴。他在朝上忍不住哽咽垂泪,恳请皇上尽快将太上皇接回宫中,也好休养调理。
受太傅所感,众臣也都出列,请皇上即刻派遣兵马前往迎回太上皇。
璟康帝坐在龙椅上,提及了皇兄经受的苦难,看到众臣子齐声相请,也忍不住擦拭眼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