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咸鱼六皇子+番外(201)

作者:哈哈怪大王哈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清穿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爽文 主角:胤祜 ┃ 穿成康熙嫡次子,我成了团宠 立意:保持清醒,别被权欲迷了眼 穿成康熙嫡次子,胤祜不想努力了。厌学逃课,不孝至极。还带坏了一群哥哥弟弟,一起当不孝子!清穿养娃宠文,轻松无虐点。另类康熙,另类九龙,扭转历史,统一世界。 穿成康熙嫡次子,胤祜看着哥哥弟弟们兢兢业业当儿子,天天向上当学霸,就为了求得康熙多看他们一眼。 胤祜没有这个烦恼,也不想努力。点击展开

胤祜还不忘帮哥哥刷名声,又指指远处干活的工匠。

“那边的工匠是山东来的难民,还有一些妇女帮着做饭,管吃管住有工钱,还不收培训费。亲哥的意思詹事府不做水泥生意,交给工部和户部。等这一批人培训完,就归工部管。”

工部的存在感向来不高,在六部里是垫底的存在。

除了修路、修房子,很多活动都不带他们一起玩。

太子将水泥交给工部和户部一起打理,工部的存在感瞬间飙升,工部尚书李振裕赶紧领了这个好意。

他立刻上前说起了太子的好话:“能修河道,能安置难民,还能让难民有一技之长。等朝廷修完桥铺完路就该推广到民间了,到时候他们有一门手艺在也不怕没饭吃。”

康熙再次夸赞太子,“保成有一颗仁心,不负朕的教导!”

“召河道总督进京,尽快将水泥利用在河道上!”

又匆匆忙忙地走了。

亲眼看到过胤祜庄子上的水渠,康熙要将水泥用到河道上,朝廷上难得没有一个反对声,水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各地。

地方的折子如雪花般涌入京城。

一个个地方官员都在折子里哭求想修河道想修路。

康熙也陷入忙碌中。

河道不仅要修,还要修遍全国各地。

必须在各省建水泥厂,这些是工部的问题,户部只要掏银子就行了。

暂时不用担心银子,从东瀛国库抄来的银子还没动过。

棒国已是大清的北参省,也不需要所谓的国库了,又会有大笔银子进账,修河道的银子暂时不用从大清的国库掏。

抄别人的国库养大清的百姓,还一抄就是两回。

大清地域广阔,想修遍大清的河道,光是那两个国库就不够看了。抄国库这种事干过一回两回,就不差三回四回了。

康熙再次找来太子。

东瀛和棒国国库的银子撑不了多久,下一个掏谁家国库?!

第136章 、一起来吃瓜

太子听后也不纠结,他早有个小本本,先打哪里都有计划。

只是,比起打仗还一件事挺急的。

“皇阿玛,打仗重要,还有一件事。大清地域广袤,但人口增长太慢,应当大力推广玉米、红薯和土豆,这三种产量高的粮食。皇阿玛先看看这折子,利弊与注意事项都写在折子里。”

康熙接了过来。

玉米和红薯写在前面,他迅速看完又去看土豆。

看到土豆产量时,康熙眼睛亮了亮,却在最后看到土豆的注意事项比前两种都多,抬眼瞥向太子。

“小六让你写的?”

胤祜不想写小作文,只能太子写折子呈上来。

他回道:“是小六。”

康熙心下了然,太子没有种过地,只有六儿子一天到晚想呆在庄子上种地,听说去年他庄子上样样都种了。

收起折子,才点点头,“朕心里有数了。”

太子又道:“另外,儿臣以为在周边打下来之前,暂时不宜动到西方国家,西方的银子也要搂。是时候再组商队出海了。”

先打阿三,旁边的南罗是属国。

等打下阿三,再去南罗威慑一番,就看南罗懂不懂事了。

有北参省的先例在,也算给南罗国树了一个榜样,若是南罗不懂事,就只能兵戎相见了。

太子又将周边的国家扒拉了一遍,最后说:“南罗的气候适合种稻子,到时候可成为大清的粮仓。”

一个南罗,一个东瀛,都可作为粮仓。

东瀛今年开始了,最迟五年,南罗也逃不掉当粮仓的命运。

太子预计的时间是五年,打仗不是一句话说打就能打,而且要打的国家太多了,当务之急是发展人口。

三种粮食的推广刻不容缓,尽快把人口提上去。

若是人丁稀少,一味的扩张版图又有何用?

“你看着安排!”康熙听在耳中。

顿了下又道:“准噶尔近年来蠢蠢欲动,去年保清带着新出的红衣大炮去喀尔喀威慑了一圈,准噶尔也只老实了一年。与准噶尔的一仗在所难免。要打周边,也要防着准噶尔趁虚而入。”

“与其等准噶尔打过来,不如先打过去。”太子道。

父子二人密谋了许久,商量好明年先打准噶尔。

把准噶尔打老实了再去打阿三,免得腹背受敌。

再一点点吞食周边国家。

……

六月,又是千秋节。

胤祜进宫给皇后祝寿,两个胖儿子都长大了很多,康熙暂未给他们赐名,胤祜这个便宜爹给他们起了小名。

大儿子叫大胖,二儿子叫二胖。

都是胖儿子,这个名字很般配。

皇后和太子知道胤祜是个起名废,听到这两个小名,他们虽然满头黑线,但半点都不觉得意外。

说好了两个孩子过继出去,不管胤祜给他们起什么小名,太子不可能会反对,皇后就更不会有意见了。

胤祈分外心痛,总觉得这两个小名糟蹋了大胖儿子。

但孩子养在皇后宫里,皇后承认了胤祜起的小名,胤祈还能怎么办?只能天天去两个胖儿子面前说胤祜坏话,告诉他们是坏蛋老六给他们起的小名,长大后不要恨他,要恨就恨胤祜。

胤祜回到宫里,先抱了抱他两个大胖儿子。

两个大胖儿子长得一模一样,胤祜越看越喜爱,刚出生的时候丑丑的,现在越长越漂亮了,跟太子像了七分。

“他们的百日宴是不是要办?”胤祜戳着儿子的脸问。

“肯定要办,办百日宴是给两个孩子长脸的。”皇后道。

在宫里就是这样,太低调了反而让人轻视,会觉得他们不受宠,况且胤祜总是呆在庄子上,对两个孩子不够上心,再不大办百日宴,估计得有人说两个孩子不招胤祜待见了。

胤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我这个便宜爹也不能白当,我也要给我崽崽长长脸!”

“行,等着你来给他们长脸!”皇后笑着应下,还以为他要在淘宝APP上买什么东西给两个胖娃娃。

皇后千秋过后,胤祜又回到庄子上。

过了几天,在两个胖儿子百日宴的前一天回了宫。

为了给两个胖儿子长脸,胤祜去庄子上拖了两车西瓜进宫,在这个时代,西瓜属于贡品,要等南方或台湾进贡。

路上还有损耗,运到宫里,一年也就那么几筐。

分一分,受宠的能分到一点,不受宠的连块瓜皮也见不到。

京城也不是没人种过,只是结出来的西瓜小小的一个,肉还不红,基本上是种出一批废物,更是物以稀为贵。

胤祜觉得是种子问题。

今年他在庄子上种了几亩地的西瓜,有些是他嫁接过的,还有些是他夹带私带,在淘宝APP买的西瓜种子。

种出来以后,嫁接过的西瓜长势不错,就是晚熟。

在淘宝app买的西瓜种子熟得快一点。

正好赶上胖儿子的百日宴,胤祜自觉冷落了两个胖儿子,平时对他们也不够上心,特地摘了两大车的西瓜运送进宫。

两大车西瓜进宫后,可想而知引起了多大的轰动!

那可是贡品,只有南方才能种出来。

就算是贡品也没有胤祜种出来的大个,他种出来的西瓜有成年人的脑袋那么大,那是远超贡品的存在。

两大车的西瓜任吃,康熙这个皇帝都不曾这么奢侈过。

胤祜多上道?

面子工程做起来!!

进宫后第一时间拖着一车西瓜到乾清宫。

王小松赶紧指挥人将车上的几筐西瓜抬了下来,往西暖阁的地上一放,康熙的眼睛也亮了亮。

胤祜手里有瓜,装起乖来还是一把好手。

“这是儿子孝敬皇阿玛的。几位哥哥都在朝堂上为皇阿玛分忧,偏偏我是个没能耐的,也只会种点子地。今年终于种出点成果,这西瓜刚成熟,就送进宫来孝敬皇阿玛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只希望看在这一车西瓜的份上能多给他几年时间。

水稻育种太难了,他只有一个人一双手,又不是什么天才人物,身边也没有老师指导,三年内不可能做出成果。

逼急了,他就要作弊了!!

康熙看着筐里浑圆的大西瓜,满意极了。

“你是个孝顺的。你那些兄弟加起来都不如你一个孝顺。你在庄子上风吹日晒辛苦劳作,刚种出点东西就来尽孝心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