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咸鱼六皇子+番外(200)

作者:哈哈怪大王哈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清穿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爽文 主角:胤祜 ┃ 穿成康熙嫡次子,我成了团宠 立意:保持清醒,别被权欲迷了眼 穿成康熙嫡次子,胤祜不想努力了。厌学逃课,不孝至极。还带坏了一群哥哥弟弟,一起当不孝子!清穿养娃宠文,轻松无虐点。另类康熙,另类九龙,扭转历史,统一世界。 穿成康熙嫡次子,胤祜看着哥哥弟弟们兢兢业业当儿子,天天向上当学霸,就为了求得康熙多看他们一眼。 胤祜没有这个烦恼,也不想努力。点击展开

看得胤祜一阵恶寒。

要知道,胤祈实岁也才十四,十四岁的小屁孩哪来的父爱?

给两个孩子办了满月宴,当天就将他们抱去了钟粹宫,胤祜准备回庄子上,胤祈天天去钟粹宫看儿子。

太子更是忙着一天见不到着人。

四月初十,詹事府又推出了新品。

第135章 、掏谁家国库?

水泥面世,刚开始很多人都在观望。

灰扑扑的东西,能是什么好东西?跟大出风头的玻璃和钟表相比,根本上不了台面,几乎没有人看好水泥。

但詹事府出品的东西,再不好看,还是愿意观望一下。

水泥推出当天,就有十个匠人带着工具来到詹事府的玻璃铺子,把铺子前面的地砖全部掀了,又有牛车拉了碎石和沙子过来,按之前试出来的最佳比例加水加水泥。

从早上忙活到下午,把铺子前面铺平整,还用碎瓷片拼出詹事府三个大字,之后便围了起来不许人踩。

围观的人看了个寂寞。

想想詹事府从来没有掉过链子,第二天他们又来了。

然后就发现水泥已经凝固了,但詹事府的人守着不让人踩。

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这条街本来就是詹事府的铺子带旺的,这会儿人气又添了三分,没让他们看多久,詹事府的人在上面浇了水,又铺上麻袋,暂时是看不了。

架不住围观的吃瓜群众太过热情。

铺子里的大掌柜笑着告诉众人:“詹事府说是三天能过人。为了保险起见,我私自决定等五天。五天之后,各位可以在上面走走,感受一下最新的水泥地面!这水泥,可是个好东西,太子爷特地找了一批工匠研究出来的。可用来盖房子,也能用来修桥铺路。不但修得平整,还不怕积水、不怕雨天!”

一听能修桥铺路,围观群众更是热情似火。

之前几天里,就有些人守着不肯走。

能修桥铺路就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自从国库欠银的事情闹出之后,太子的名望一再攀升,对詹事府更有种迷之信任。

还看不到效果,权贵还在观望,普通百姓都信了。

詹事府玻璃铺子外的水泥地面,成了全京城的盛事,所有的目光汇聚至此,甚至传到宫里惊动了康熙。

围观的人一层又一层,直到第五天到来。

店铺大门敞开,大掌柜站在门口,他朝着几方围观的人拱了拱手,“多谢各位赏脸,五天到了,是时候掀开麻布袋了!不过,这几日只能踩人,半个月后马车才能上来!”

他大手一挥,立刻有人先掀开麻布袋。

平整光滑的水泥地面暴露于人前,仔细看的话还有一点倾斜,以免积水,中间用碎瓷片拼出来“詹事府”的字三个大字瞬间成了这间铺子的招牌,就有人踩了上去。

是那种脚踏实地的感觉。

“用来晒谷子不错!”

“晒豆子也好。”

“晒什么都好,没有小石子,也没有泥水。”

“……”

在场的百姓你一嘴我一嘴就说开了,詹事府出品的东西从来没叫人失望过,这一回也是,又是一件好东西。

能晒东西还是其次,上回大掌柜说过,可用于修桥铺路,那才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虽然京城的大街小巷都铺了青石地板,可每次雨后有马车跑过都会溅起泥水。

若铺上水泥路,就没有这个烦恼了。

过了两天等热度依然没有消退,几乎汇聚了全京城的目光。

这时候才有人想起要预定,目前的情况看来不是买了水泥就够了,还得詹事府的工匠上门铺好,不单买水泥这么容易。

很快他们就发现詹事府的水泥不接受预定!

对外声称,培训工匠需要时间,最近已经在大量招人了,等培养出一批人手才会考虑。

要问他们怎么确认工匠培养好了?

简单啊,送去胤祜庄子上干活啊!

事情是这样的,去年很多官员为了还钱在卖地,太子手里有钱,把胤祜庄子周边的地都买了下来,胤祜已经是个超级大地主了。

周边的农户都是租了他的地在种。

地多了,灌溉问题也要解决一下。

太子再一次大手笔地砸钱,培训工匠的场地就选在胤祜的庄子上,让工匠在胤祜庄子上修水渠,挖水渠这种费时费力的活是农户在做,他们只要砌上水泥,再隔一段距离修个小水闸。

胤祜没出什么力,材料和人手费,太子全包。

太子很想把京城连通庄子上的路也修一修,但又怕弟弟的行踪暴露在乱党眼皮底下,到时候埋伏在路上会给弟弟带来危险。

考虑了很久还是决定不修路。

除水渠,还有水泥砌的晒谷场,又在他屋子里铺了瓷砖。

没错,詹事府把瓷砖也烧出来了,只是没有对外公开。

胤祜是第一个享受到的人。

……

过了半个月,詹事府还不接受预定。

水泥的热度消退了一点,康熙微服出宫,亲自踩上了玻璃铺子前的水泥地面感受了一下。

宫里的地砖是特别烧制的,肯定比水泥地面要好。

但是成本太高,普通人家用不起,用来铺路更不用想了。

如今有了水泥,康熙脑子里闪过很多个念头。

又派人打探了一下消息,得知瓜尔佳一族的几个人被太子踢了出去。去年的钟表生意,太子在提携二福晋的兄弟与堂兄弟,很照顾妻族,今年悄无声息地将那些人全都踢走了。

康熙哂笑一声,太子在秋后算账。

说起来,他对太子看似挺放任的,实际上要求又多又矛盾,有时候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

就比如去年年底的事。

二福晋的额娘在挤兑胤祜,康熙屡次表示自己对二福晋不满,太子晾着二福晋,他会骂他,会说他对弟弟不好。

但如果太子对二福晋什么,康熙又会忌惮他。

反正里外不人。

还有二福晋的娘家,太子若为了几句闲言碎语就对妻族动手,康熙会觉得他心胸狭隘,没有上位者应有的胸怀。

太子怎么做都不对,都不会让康熙满意。

现在秋后算账,也没有把事情做绝,康熙倒是不反感。

康熙走进玻璃铺子里,大掌柜从来没见过康熙,但瞧着他一身气势便知不是凡人,也不敢轻视他。

“贵人要买点什么?”

“水泥怎么卖?”康熙指了指门口的水泥地面。

“工匠还没培养出来,暂时不接受预定。”

“要等到什么时候?”

“还要等六爷那边消息。”

康熙一时没反应过来六爷是号什么大人物,能让太子的人管他叫爷,心有所想,便问了出来:“谁家六爷?”

大掌柜解释道:“六爷是太子爷的亲弟弟嘉郡王。”

康熙:“……”

六儿子就一半大的小孩,在外面也能当爷了?

回宫后,就把太子找了过来。

太子话不多说,请他去胤祜的庄子上看看。

水泥怎么应用是件民生大事,康熙十分上心,文武百官也很好奇怪,他不止自己要去,还带着文武百官前去参观。

于是,胤祜的庄子上迎来一大群人。

加上后来买的地,胤祜的庄子有五百多亩地,修水渠又是个大工程,绝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目前还在分段修,虽然有很多工匠,但还等要一两个月才能完工。

胤祜领着他们参观,又带他们看水闸。

所有前来的参观的人心头一阵火热,不少人在偷瞄太子,詹事府从来没有失过手,做出来的东西一次好过一次。

前两次只是为了捞钱,虽然那些钱都用在了国事上。

但这一次,实打实是忧国忧民。

原本就无人能撼动太子的地位,有了水泥这个大杀器,太子在民间的声望还能再涨一涨,没准就超过皇上了。

也有人在瞄康熙。

从去年的国库欠银让太子的名声空前高涨,但只在京城。

水泥就不一样了,但凡需要修河道铺路的地方,就能用到水泥,说不准他在民间的名望还会盖过皇上。

同行的索额图还有几分担心。

康熙见了新修的水渠,水泥还未凝固,但是看起来十分平整,隔一段距离的小水闸也像模像样。

他龙颜大悦,连赞了三声,“能修水渠,也能修河道。太子又干了件大事!朕后继有人,也是大清之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