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乖乖呀,我是你阿娘的好友,你怎么不该叫我一声刘叔?”
黄俞只得含笑道,“罢了罢了,倒是我无礼了。对了,这儿还有馄饨,我可没把刘叔忘了,也想着刘叔哩!”黄俞边说边将另一食盒递给刘宾。
“这……真是给我的?”刘宾有些发懵。
“嗯,刘叔吃吧,看看味道如何?”
刘宾夹起一个馄饨,送到嘴里咬了一口后,汤汁油润鲜美,吃完后满齿留香。
刘宾不由得伸出大拇指称赞道,“黄丫头啊,你这手艺,可真是一绝。”
吃罢,刘宾忍不住开始打量眼前的这位小姑娘。
她不过十六、七岁,鹅蛋般的小脸儿,长长的睫毛如同两片鸦羽,覆在她清亮的眸子上。此时的黄俞虽然身着粗布袄裤,但仍掩盖不了她清秀的容貌。
这样一个清秀的小姑娘,以前竟然是山匪?
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刘宾摆首,暗自思忖:真可惜!黄丫头也是被强迫的,毕竟生在那样的一个家庭,容不得她自己做主。
想到这里,刘宾对黄俞投以同情的目光。虽然黄俞相貌不错,但日后的婚嫁怕是难咯!
“黄丫头多少岁了?”
“过阵子十七了。”黄四娘答道。
“那也不小了,女儿家若是过了年纪,可就更难找夫婿了。”
黄俞听到刘宾的话后,蹙眉道,“我倒是不着急此事。只是……现如今,我一定要找个谋生的活路。家里光靠阿娘一人挣钱,是不够的。”
黄四娘注视黄俞,目含忧愁,“你才回来,先歇歇吧。再说,这京城里的差事,可不好找。”
“我想开个小馆子我想自己养活自己、养活阿娘。”黄俞莞尔一笑。
小馆子?
黄四娘瞠目结舌,“那可不容易,你果真想好了?”
“我看这事儿行!黄丫头厨艺了得,若是开个店,说不定能挣不少钱。”刘宾缓缓说道。
黄四娘心知黄俞喜欢做吃食,况且黄俞厨艺了得,开个小饭馆于她而言,确实是条不错的出路。
“汴京城的铺子不比外头,价钱一个比一个高。你若想开个饭馆,只怕前路不会顺畅。”黄四娘知晓黄俞性子倔,拉起黄俞的手,“你当真想好了?”
黄俞郑重地回答道,“心之所向,自当勇往无前,方不悔年少岁月。不尽力试一试,又怎知前方无路?”
听得黄俞这么一说,黄四娘的鼻子突然有些难受,敛眉垂首道,“你只管去做,为娘那儿还有些积蓄,可供你租个小店。”
令黄俞万万没想到的是,阿娘口中所说的积蓄是一支玲珑的翠绿石珠花。
家里早已是捉襟见肘,在黄俞被关入牢狱的那段时间里,黄四娘时不时出钱探监,给她带吃食。因有黄四娘在牢外打点,黄俞的牢狱生活过得还算轻松。
那三个月,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而现在,家里唯一值钱的物件,怕是只有这一支翠绿石珠花了。
“阿娘的意思是……让我当掉它?这么贵重的东西……”
黄四娘颔首,“不过是一个物件而已。你当掉它后,应能交上几月的租钱。”
“阿娘,您就放心吧,我会处理好的。”
黄俞不由自主地走进界身,毕竟是京城最繁华的地方,在那里做餐饮,生意一定火旺。然而,过了一刻后,黄俞又垂头丧气地从潘楼酒店走出来。
黄俞叹气,“这儿的铺子很好,就是太贵。”
走了许久,黄俞探寻了很多店铺,其中要么价钱太过昂贵,要么位置太过偏僻,竟没有一个合适的。
走了许久,探访了很多地方,黄俞终于在南街找到一家出租的小店面。这家店面约摸只有五十来个平方,位于汴京城的西南方,旁边就是杂耍的地方瓦子。
通常杂耍的卖艺者只有晚上才开张,所以在这里做吃食生意。早晨和中午的人不多,一天挣钱全靠晚上。
店面虽然小了些,但里面的厨房很洁净,阳光正好照入店里,不用担心店里太黑、需要掌灯。
“小娘子啊,你可算是捡到宝了!我家主人离京,估摸几年后才回来。这段时间,他想把店面租出去。对他而言,钱多钱少倒是小事,重要的是有人时常打扫着,不致让这间小店子太腌臜。”家丁头上裹着包巾,手里拿着湿帕子,将店子里里外外擦拭干净。
黄俞笑靥如花,一口应声道,“好勒!多谢你家主人,多谢你了,小哥。日后若是你遇到你家主人,向我代他说声新年吉祥。”
离过年还有一月左右,京城里不少人已经开始准备采买货物。毕竟,若是到了年跟买货物,价钱要翻上好几倍。但凡能放置时间长的货物吃食,早早地被人一抢而空。
黄俞嘴角上扬:一切的苦难已经过去,新的一年,我来了。我要在汴京城里开店挣钱,在汴京城扎根!
看来,今日遇到的不全是坏事,总是有一件能让人心情愉悦的事了。虽然店面的位置比不得像界身,但是在汴京城这般寸金寸土的地方,这家店面的租费算是公道。
忙活完一天,黄俞终于办好店铺交接的事务,准备去潘楼酒店接阿娘一起回家。
黄俞抬眼看黄四娘旁边的摊位,已是空空如也,便纳闷道,“刘叔卖的货已卖光了?”
黄四娘答道,“你刘叔卖字画,生意一向冷清。更何况,再过一月就是年关,不少人没那个闲心买字画。”
“刘叔这么早就回去?”
“他一向如此,每日虽来得早,收摊也是最早的,不到寅时就回家去了。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倒是活得自在。”
黄俞大受启发,自己租的店面晚上生意最好,白天尤其是早晨,几乎鲜少有人大老远跑来瓦栏吃饭。⑨⑩光整理
开店初期,需要采购食材,黄俞需要稳定的经济来源。毕竟,一家店面刚开张,不会轻易地稳赚不赔。
黄俞突然对黄四娘严肃地说道,“阿娘,有什么差事只需早晨干活的?我想兼一份工。”
黄四娘颇为忧虑,兼工很累,尤其对于一个小姑娘来说。
“阿娘,你不用担心。我先兼工一段时间,等我的小店走上正轨后,我就辞了其他差事。”
“柳西桥处,张贴许多招人的告示,你可以去那瞧瞧。”黄四娘知道她这个女儿极有主见,性子很倔,一旦下定注意、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好勒,我这就去瞧瞧。”
眼前的柳西桥是由青砖堆砌的小拱桥,横跨在江面之上。京城中有招人帮佣的,出租店铺的,寻人寻物的……都会在柳西桥贴上信息,让更多人知晓。
柳西桥上贴满各种租赁帮佣信息,黄俞扫视一圈后,眼神突然一亮,只见上面写着——
招厨娘每日熬清粥一份,半年工钱为三百两纹银。
熬粥?三百两纹银?
天下竟有此等好事?黄俞兴奋地搓搓手,心中狂喜:我可以!
黄俞急忙询问路边的小哥,“请问在哪儿接这份差事?”
小哥一脸诧异地望着她,小声唏嘘道,“小姑娘哪,我劝你还是不要凑这个热闹。”
黄俞听后愈发好奇,“小哥为何如此说?”
“你别看给的银两多……实话说啊,那位喝粥的贵人哪,可金贵着了,要求甚高,宫里的御厨怕是都瞧不上眼的……你个小丫头,还是莫想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黄俞低声呢喃道。
“啊?你刚刚说了什么?我没听到。”
黄俞含笑道,“小哥,我还是想试试。你可知我应到哪儿接这差事?”
“年轻人还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罢了罢了。你可知柳音阁?”
“柳音阁?”
小哥噗嗤一笑,“看来你是个外地人,竟连柳音阁都不知。”
黄俞忙点头道,“家道中落,搬来汴州只为找个生计。”
“此处是柳西桥,你瞧前面的瓦子,绕过瓦子,向右拐,在南食店处,就可看到柳音阁了。”
黄俞谢过小哥,面露尬色道,“我知道了,原来是那种地方。”
小哥见黄俞面色绯红,忍不住嘿嘿地笑了几声,“那你还去不?”
“去!”
第10章 梅花糕 普天之下,有何人会将自己活活……
自柳西桥向东,可见一条宽阔的十字大街,那地方的是交易杂物之所。每日五更天左右,众商贩开始摆摊,汴京城中的百姓开始买卖各类衣物、书籍画册、头巾领子之类,天亮前被撤去,俗称“鬼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