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林奇来了,将药箱给沈颜沫。沈颜沫打开,拿出一个瓷瓶,倒出一颗药丸,送到誉哥儿嘴里:“誉哥儿快吃了,吃了肚子就不痛了。”
誉哥儿张嘴吃下去,片刻后肚子好多了,面色也不再青紫,扬起笑脸对沈颜沫道:“娘亲别担心,我好了,不痛了。”许是折腾久了,身上没了力气,躺在沈颜沫怀里闭上眼睛,不多会便舒服地睡着了。
沈颜沫见他睡了,抱起他辞了太后出来。太后满脸愧疚跟在沈颜沫身后:“沫儿,哀家对不起你,没看好孩子。”
“跟您没关系,这是一场意外。凶手想投毒,这次不成还有下次。这山庄不安全,咱们须尽快回京都。”
沈颜沫想了想,誉哥儿中毒是意外,若是想给誉哥儿下毒,不可能在翠微宫,应该是兰阁,太后不吃糕点,这糕点是给耀哥儿和荣哥儿准备的,那凶手的目标是耀哥儿和荣哥儿?
耀哥儿也非常愧疚:“若是我没给誉哥儿留就好了。”他知誉哥儿喜欢吃糕点,特意给誉哥儿留的,若是他尝尝,誉哥儿也不会中毒,娘亲就不会那么难过。
“你疼爱弟弟娘亲欣慰,兄友弟恭,你们都是好孩子,无论谁中毒,娘亲都伤心、心疼。这只是一个意外,耀哥儿无需自责,娘亲会给找出凶手,给誉哥儿报仇的。”沈颜沫将怀中的誉哥儿给芙蓉,抱了抱耀哥儿,又安慰太后几句,带着几个孩子出来,直奔潇湘阁。
叶少甫早命林奇围住山庄,不许任何人出去。吩咐完这一切,跟着沈颜沫来到潇湘阁。
沈颜沫又安抚几个几个孩子一番,让人带他们去休息,莫要多想,等孩子们都走了,叶少甫开口:“誉哥儿中了何种毒?”
“血蜘蛛的毒液。”沈颜沫满面肃穆,“这种毒是燕国特有的。”
叶少甫顿时明白她的意思,下毒之人来自燕国:“你能彻底解毒吗?”这才是他最担忧,也是最关心的。
“可以,但缺少一味主药。”沈颜沫忧心重重,这位主药是燕国特有,一般人很难找到。
“是哪位药材,何处可以寻得?”就算上刀山下火海,他也要寻得此药。
“红花羊须草。”沈颜沫停顿一下,又继续道,“普通羊须草开白花,我需要的羊须草须开红花,它长在极寒之地,周围又有温泉环绕,这种特殊环境下,羊须草才会开红花,方能解血蜘蛛之毒。”
“我现在即刻去寻。”叶少甫欣喜若狂,有办法就好。
“三个月时间,誉哥儿体内的毒,我只能压制三个月,三个月若无解药……”没有解药的后果,沈颜沫不敢想象,稍微思虑片刻便心如刀绞,头脑发昏。
叶少甫上前一步,紧紧搂住沈颜沫:“暂不能送你们回京都了,我会让人护送你们回去,一路多保重,等我回来。”话音未落,人已经走了。
接二连三出事,避暑之事暂且搁置,太后吩咐所有人打点行囊,准备启程回京都。
经过一日调查,下毒的凶手已找出,是太后宫里的小宫女,平日负责太后膳食,熟知太后的饮食习惯,很的太后看中,没想到居然是别人安插在泰和宫的眼线。
可惜已服毒自尽,如今线索又断了。
沈颜沫不急于寻找凶手,她只担心儿子安危,将几个孩子带在身边,片刻不敢让他们离开自己的视线,唯恐孩子再遭不测。
如今她看谁都觉得有危险,稍有陌生面孔靠近,便让芙蓉和玉荷问个清楚,查个明白。
太后见她草木皆兵,精神紧绷,怕她有个万一,也不敢在泉城避暑山庄多留,次日便启程回京都。
一行人抵达京都,沈颜沫带着几个孩子回沈府,太后领着太监宫女回宫。太后本想让他们住进泰和宫,被沈颜沫婉拒了。
皇宫纵然戒备森严,宫女,太监,嫔妃,侍卫人口众多,谁知会不会有其他眼线?
沈府人丁简单,且多数是老人,从扬州跟过来的,相对安全些。
太后自觉理亏,也不便强行留人,任由沈颜沫带着了几个孩子回府。
沈颜沫刚回到府中,林奇来到报,说有重要事情汇报。
“他没跟着景王离开?让他进来吧。”沈颜沫心下疑惑,林奇和林枫是叶少甫的贴身侍卫,叶少甫在哪里,他们其中一人必然跟着,林枫来京都取糕点,没有跟随叶少甫去燕国,是错失良机,沈颜沫是知道的,林奇居然也未跟着,叶少甫燕国之行能顺利吗?
林奇进来,拱手道:“夫人,明霞郡主逃家了,推您下水,联系燕国揭开耀哥儿身份的人,正是明霞郡主。”
沈颜沫大怒,杀了明霞郡主的心都有:“这个祸害。”垂眸想了半晌,打发走林奇,唤芙蓉进来,吩咐道:“把这些事报给太后,让她老人家看着处置,誉哥儿中毒,耀哥儿,荣哥儿和傲哥儿三人安危不保,我实在无暇顾及其他,许掌柜送来账本,你们多看顾些。”吩咐完,摆手让芙蓉出去。
等芙蓉出去,沈颜沫在想叶少甫,如今走到了何处,可有羊须草的消息,若三月内取不回羊须草,誉哥儿性命堪忧。每每想到此,沈颜沫犹如万箭穿心,心痛难当。
她强忍下一切情绪,强装镇定去看了几个孩子,见誉哥儿在吃糕点,很享受的样子,一点看不出中毒的迹象,才略微放心,叶少甫一定能找回羊须草,毕竟誉哥儿是他徒弟,沈颜沫如此安慰自个儿。
泰和宫中,太后得知一切是明霞郡主所为,当即让人唤皇上来,没等太监走至御书房,半路上遇见了皇上。
皇上得知太后归来,脸色愤然,怏怏不快,就知有事,扔下御案上的奏折,带人朝泰和宫走来,正好遇见了林公公。
皇上询问太后的状况,林公公不敢有隐瞒,将泉城避暑山庄的事都说了,半分没有隐瞒。
“当真是明霞所为?”皇上闻言,又惊又恼又气又恨,这个明霞,放着好好的郡主不做,偏偏作妖,毒害耀哥儿和荣哥儿,也幸亏太子未跟了去。
当初太子要跟着去,可皇后突然抱病,皇上快马加鞭让人把太子追回来了,太子这才未去避暑山庄,若是去了,吃了那盘子糕点,后果不堪设想,江山社稷岂不是无人继承,想想都觉后怕。
皇后抱病事出突然,太子及时赶回,没能去泉城,下毒之人是太后身边的宫女,这其中有没有必然联系?
或者说,这事早有预谋,怕误伤太子,才让皇后突然病倒,目的让太子回来,皇上越想越觉有可能,皇后病的太蹊跷,太子回来的太及时。若无皇后身子抱恙,太子绝不会半路返回京都。
皇上思索间已来至泰和宫,先给太后行礼问安,又道:“泉城之事,林祥已告知朕了,母后放心,朕绝不放过歹人。”
“你打算如何处置明霞?”太后咬牙切齿,恨不能将明霞挫骨扬灰,若早知她联系燕国,暴露耀哥儿和荣哥儿的身份,让他门兄弟二人置身于险地,上次应该换成毒药,毒死她一了百了,对外宣称明霞暴病身亡,她也翻不出浪来了。
如今可好,外孙身份泄露,燕国虎视眈眈,随时想将两个外孙杀了以绝后患,这次是下毒,被誉哥儿撞上了,那孩子现在余毒未清,性命堪忧,下次是什么,想想太后都觉头痛难忍,呼吸不畅了,若是耀哥儿和荣哥儿有个好歹,她该如何活?
皇上摸着下巴沉思片刻:“既然她都失踪了,就让她继续失踪好了,郡主的名号,朕给她保留着。”
这是不打算留明霞性命了,也是,联合别国毒害皇家子嗣,等同叛国,若轻饶了去,有悖伦理法度。
“那燕国呢?”燕国的皇子,被燕国皇后屠戮殆尽,只剩太子一人,这事太后也有耳闻,耀哥儿和荣哥儿是威胁祸患,以燕国皇后的性子,绝对要斩草除根。
她有些后悔认回耀哥儿和荣哥儿了。他们跟着沫儿五年,平安顺遂,来至京都险些性命不保,太后悔不当初,却也也无济于事。
“燕国根基不稳,分钟不断,而我华国日渐强大,国库充盈,兵强马壮,昔日耻辱,朕莫敢忘怀,一雪前耻是朕只期待。”皇上语气坚定,这是决意对燕国发兵了。
皇上离开泰和宫,去了皇后的甘泉宫,逐一排查甘泉宫的宫女太监,最后带走了一名小太监,有了上两次的经验,皇上让人卸了小太监的下巴,防止他咬舌或服毒自尽,经过严刑逼供,得知太监的身份,是永亲王府留下的人,怕误伤了太子,才给皇后下药,让太子折回,别的没问出什么,更不知明霞郡主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