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508)

作者:宝妆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爽文 女强 腹黑 升级文 本文又名:《师兄看我眼神怪怪的》、《盐商阔少要包我》、《将军邀我抵足夜谈》、《那个王爷总与我作对》、《陛下您有断袖之癖?》程卿穿越了。 开局死了爹,一个柔弱娘,三个美貌姐姐,而她是程家鼎立门户的独子…… 程卿低头看自己微微发育的胸,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 程家群狼环伺,换了芯子的程卿给自己定下两个小目标: 第一,继续女扮男装,努力科举入仕。 第二,保住自己的性别秘密,要位列人臣,也要寿终正寝!点击展开

老油条如胡典史,想起小儿子的话,都想哭呀。

孩子有壮志,当爹的能不支持吗?

谁说乌龟爹生不出人中龙凤的儿子!

人这一辈子,是龙还是虫,除了出身,还有机遇。

程卿被贬谪秦安,是程卿的劫,却是自己儿子的机遇。

胡典史回神,小心翼翼劝朱县丞:“程知县是科考文魁,做官也通达老练,高升是早晚的事,咱们何必得罪他呢。”

朱县丞听出胡典史的意思了,老胡这是劝他退一步,乖乖当程卿的属官,让程卿快点高升回京,那秦安县就还是朱县丞说了算。

朱县丞当然不愿意。

程卿再有来历,那也仅是毛头小子,朱县丞没有被程卿折服!

等胡典史走了,朱县丞脸黑如锅底,韦主薄摇头晃脑:“大人,老胡不可信了,已是被姓程的拉拢了过去。”

这不用韦主薄说,朱县丞也看出来了。

可姓程的究竟许了胡典史什么好处?

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胡典史儿子在县学……朱县丞派韦主薄去县学听听程卿授课的内容,什么富商公子千里追随,只为拜在程卿门下,在朱县丞这样的粗人听来简直是扯淡!

韦主薄果真去县学听了一节课。

韦主薄到了县学,发现教谕和训导也站在教舍外,瞧见了韦主薄过来,两人也不尴尬,还示意韦主薄动作轻一些,不要打搅到程大人授课。

韦主薄站在教谕身边侧耳倾听,发现程卿并不是在照本宣科让学生背书,讲着讲着,程卿就把话题发散出去了,在和学生们谈论“人生”和“理想”。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有志科考入仕的自然是最好。

即便考不上,读书不读书,区别也大了,哪怕是商人之子,识文断字亦是优势,知识能改变命运,只要读懂了书,做什么营生都能比别人做得好。

程卿还拿荣九举例,问荣九有家财万贯,为何要来西北吃沙子。

荣九很是配合,说家财如浮云,若没有本事,顷刻就要散去,从来只听说有耕读传家的大家族,却不闻世代豪富的大商人。

程卿见学生们若有所思,趁热打铁,又以众人更熟悉的邵宝来举例:

“邵家若前两代就开始读书,如今邵家放牧的羊群早已过万,家业也不仅现在这点规模,读懂书的人,想法便与寻常人不同,同样是养牲畜,大部分人就只会老老实实赚一只羊的利,聪明人则可能赚两倍利、三倍利。”

学生们有点哗然,邵家的家业若是在现在的基础上翻三倍,那早就成秦安县第一大户了,他们都看邵家脸色行事,哪里还敢嘲笑邵宝身上有羊骚味呀!

邵宝则茫然。

读书就能把羊群变多?

家产多三倍?

就算白日做梦,他爹也不敢做这样的梦呀。

窗外,韦主薄都听得发愣。

若真有什么家业翻三倍的法子,韦主薄也不管什么朱县丞了,愿意跟着程知县做事好不好!

教舍里,程卿告诉众人,她便要在邵家身上试一试,让学生们见识下知识能有多大能量。

韦主薄出县学时晕乎乎的,走路都发虚。

回去说给朱县丞听,朱县丞也不信:“你听他放屁!”

事实证明,还真有人愿意听程卿放屁,邵大户听到消息,当夜就进县衙拜见程卿,聊到深夜才离开。

俩人到底聊了什么,无人得知,邵大户第二天就出面要在县里买地。

过了几日,才有隐隐的风声传出来,说邵大户受程知县点拨,要在秦安县建个织坊!

第655章 :王帐军医

邵大户要建个织坊?

朱县丞觉得邵大户是昏了头。

西北当然有织坊,但不是在秦安这种小地方。

朱县丞只见到何婉每天带着人在县里到处乱逛,时不时买点吃的用的回县衙,却没想到何婉家里就有织坊,真正想在秦安建织坊的人是何婉,只是程卿要拉当地人入伙,便由邵大户出头。

西北民风彪悍,对女人的束缚没那么大,但女人的地位依旧是不高的,像朱县丞这种娶了九个妻妾的男人,更看不起女人,一点都没把织坊的事和何婉联系起来。

邵大户是昏了头,朱县丞却清醒的很,至于县里其他大户,都在观望。

家里儿孙还在县学,他们不好驳程卿的面子,没有嘲笑程卿,却也没有像邵大户一样急吼吼当舔狗,真的相信程卿有点石成金的本事。

天上的文曲星都是不沾铜臭的,程大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们都信,说到赚银子……呵呵。

恰好此时,马老大夫由孙安护送着回到了秦安县。

随着马老大夫和孙安的返回,还伴随着兰州传来的流言:程知县想要讨好萧世子,眼巴巴举荐了大夫去兰州为萧世子看病,萧世子连见都没见,直接把程知县举荐的大夫赶出了兰州城!

萧世子在西北,那是举足若轻的地位,偏偏不待见程知县,虽不知这其中有什么内情,总不会是萧世子的错。

朱县丞确认了流言的虚实,喜得在家摆席请客,韦主薄带着县衙的书吏们去吃酒,胡典史心中也动摇。

胡太太骂胡典史傻,说倒向程卿没前途:

“程知县得罪了萧世子呢!”

胡典史挣扎了一番,还是没去朱县丞家。

弃朱县丞,投靠程卿,还能说是“弃暗投明”。

这边刚有风声说程卿得罪萧世子,自己马上又倒向朱县丞,那才是真正的墙头草。

不仅在程知县面前使的功夫白费了,朱县丞也不会再信任他。

胡典史一咬牙,愣是没去朱县丞处喝酒。

就算程大人没前途,程大人的学问做不了假,为了儿子,胡典史跟错了人都认了!

朱县丞见胡典史没来,也明白了胡典史做出了选择,当下对韦主薄冷笑:“胡典史将来不要后悔就行。”

还有邵大户。

什么家产翻三倍,听那个毛头县令扯淡,把现在的家业赔光了,邵大户估计要哭死。

朱县丞等着看笑话,并且很热心帮忙把程卿得罪了萧云庭的事到处传播,生怕有人不晓得。

孙安回秦安县两天,听了县里的流言,很是愧疚:

“都是小人没把事办好。”

程卿毫不在意,“你是好心,只是别人不领情。”

别人说什么和程卿没关系。

她在秦安县能不能好过,本也没指望着萧云庭会帮忙,五皇子还想让她遇到危险时向萧云庭求助,幸好程卿就没这样的想法。

程卿情愿萧云庭就这样坦坦荡荡的坏,都不想看萧云庭再对她使心眼,在她面前虚伪演戏!

马老大夫在秦安住了下来,一边想办法为程卿解毒,一边开始认真教小磐医术。

马老大夫一开始并没有收徒的想法,小磐伶俐好学,打动了马老大夫,在程卿的见证下,小磐给马老磕头敬茶,拜了马老为师。

马老教了小磐半个月,被小磐哄得高兴,不禁真心为小磐打算起来,私下里询问程卿,问程卿愿不愿意割爱。

“大人虽然待小磐好,但奴婢就是奴婢,老朽有个不情之请,想为小磐这丫头赎身。”

马老大夫这样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跟着程卿虽然不愁吃穿却永远是奴婢身份,若程卿肯放了小磐的奴籍,小磐就是自由身了。

程卿失笑,“您是真关心小磐,但小磐的身契,早就由她本人保管了,她想走就走,想留便留,我不会强迫她。”

不仅是小磐,程家其他下人都是如此。

谁若有更好的前程,程卿绝不相拦,不仅放还身契,还会送个厚厚的红封,恭喜对方更上一层楼。

细节见人品,小事窥胸襟,不仅是小磐身契这一件事,马老大夫见程卿在秦安县的种种措施,断定程卿是真的想当好秦安知县,一心想把秦安县变得更好,彻底为程卿所折服,干脆托人带信回家,自己则留在秦安县开了个药铺,再不为没给萧云庭看上病而遗憾——程知县在西北,没有萧世子那么惊天动地的功绩,萧世子带兵阻击北蛮人是救民于水火,程知县希望秦安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同样是救民于水火。

程卿身上的毒一日不解,马老是不打算离开秦安了。

十一月,程卿到了秦安已经一月有余,她收到了京城的来信。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