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154)

朱社长笑了笑,他不是从基层提上来的,而是从部队专业的,所以不懂这些。

“你说的也对,反正我觉得这小同志人挺好的。除了年龄,没别的毛病了。女娃子咋了,主席同志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

何书记点头,“反正等她正式加入组织了,咱就宣布这事儿。这期间也算是再观察观察。”

“咱公社第一个女大队书记,确实要好好观察。”

苏青玉和苏卫国倒是不知道后面的事儿,他们匆忙的赶回了队里,苏卫国去和大队干部们说公社的情况,苏青玉则直奔厂里。

现在榨油厂的工作又增加了,得再重新安排一下了。

之前这十个人,除了跑销售,还得搞生产,反正能文能武。

他们自己也干的很带劲儿。

现在苏青玉得安排文员,安排窗口打油的,安排记账的。

之前大队还担心人太多了,苏青玉就说人绝对不够用,这会儿就不够用了。

不过苏青玉暂时也不准备加人,咋样也要把厂子走上正轨了再说。

厂里的工人们这几天榨油辛辛苦苦的,但是都很充实。

晚上还加班,总算是赶制出了一批油了。

看着那些香喷喷的油水,他们还挺有成就感。

听到苏青玉说重新安排工作,他们还担心自己被淘汰。结果苏青玉一安排,这是每个人都要身兼数职啊。

苏青玉道,“可能会辛苦一阵子,但是熬过去了,我们厂里就能增加人了,到时候你们也是厂里的骨干。要是我这会儿安排新人进来了,那不是和你们抢位置吗?”

工人们立马道,“咱撑得住,不辛苦。”

地位不稳的时候,他们也不希望进新人来。

苏青玉道,“行,既然这样,那你们先辛苦一阵子。等第一批油送出去了,更多的油料进了厂里,厂子走上正轨了,咱就招人,让你们都当小干部。”

这话说的年轻工人们都不好意思了。咧着嘴不好意思的笑容。

另外一边,大队干部们也把换油的新政策对队里宣布了。

队里一听现在福利待遇还更好了,之前只是换油,现在吃不完的油还能够换钱,还能得奖励,立马把家里所有的豆子都拎来了油厂了。

油厂可是苏家屯的,他们苏家屯的社员可不能落后了,先把位置给占了再说。

于是油厂的小库房里面,一袋袋的油料不断增多。

油料多了,榨油厂也更忙碌了,基本上每天加班加点都在榨油。

苏青玉又把开了一段时间荒地的苏卫民给安排出来,带着会计和文员,去各个大队收油。

苏卫民差点痛哭流涕,“妹儿啊,你可想起你哥了。”他每天从早到晚都在那开荒,屁股都坐疼了,手都发抖了。

他擦着眼睛,“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干。”

第92章

除了安排了苏大宝之外,苏青玉又把大队负责守仓库的仓管员苏有粮给安排着一起了。

毕竟检查豆子这事儿,知青还是太年轻了,不合适,还是得这种有经验的,精明的人跟着干。

苏青玉答应给他多发一份工钱。苏有粮笑的牙不见眼,保证一粒坏掉的豆子都不会有。

另外又把苏大宝给安排上了,让他带带厂里的年轻人。

出发的时候,苏青玉就感慨道,“都得尽心尽力啊,谁出错,咱同意了,大队部也不能同意是不是?”

“……”几人顿时后背一凉。

一个个的带着苏青玉给他们扣的责任,就这么默默的出发了。之前的兴奋劲儿也就少了一半,心里多少还有些沉重。

毕竟身上背着的担子大。

红旗公社其他大队也陆陆续续的在大队部的通知下,知道了苏家屯榨油厂发出的新政策了。

看到只要把自家豆子存在苏家屯榨油厂,年底没吃完还能换钱,而且还能多给奖励。

这可让社员们乐坏了。

豆子放在家里,他们平时也舍不得吃,留着过年过节的时候炒着吃,或者发个豆芽啥的,那种情况也很少。放的时间长了就容易长虫或者被耗子给吃了。

现在可好了,给了苏家屯榨油厂,他们不止能吃到油,还不怕放在家里长虫,年底还能多得钱。这就活脱脱的天上掉馅饼的事儿啊。

好些人得了消息,还和大队部确认,是不是真的有这回事。

在大队的干部们严肃的表明确实有这事儿,而且公社也知道这事儿之后,社员们乐坏了。

“这苏家屯榨油厂是想干好事儿了吧。”

“苏家屯大队这是想带着大伙儿过共产主义生活呢。”

“这苏家屯大队穷是穷,心眼子还是不错的。”

“啥穷啊,人家都有榨油厂,不穷了。听说好些年轻人都有工作呢。他们工作机会多。”

听到这些消息,好些人立马打听起来了。

毕竟他们消息闭塞,只要离得稍微远点的大队,基本上就不知道发生了啥事儿了。

于是大伙儿又互相交换了一下苏家屯的信息,最后得出结论,苏家屯这是不一样了啊。

有闺女的家庭就嘀咕着以后得找媒人帮着看看,在苏家屯找个婆家。

嘀咕完了之后,这些人立马又回家里收拾家里的豆子。担心准备的晚了,到时候苏家屯过来了他们拿不出来,耽误了大事儿。

“得早点准备,要不然苏家屯想清楚了之后又反悔了咋办?”

绝大部分的社员们都是这么想的,明摆着没好处的事儿,苏家屯到时候肯定会后悔。得趁着还没后悔之前,赶紧把自家的豆子送过去换成油票,这样他们就算后悔也来不及了。

于是苏卫民他们的车子还没进大队呢,这些队里一直眼巴巴的等着的老人和孩子们就满大队的嚷嚷起来了,“苏家屯来收豆子咯。”

这么一喊,整个队里都热闹起来了。

好些人拎着自家的东西赶过来,把拖拉机围的严严实实的。

“……”

好在苏大宝和苏有粮都是多年的老干部了,还能撑得住厂子,加上还有当地的大队干部帮着整理秩序,要不然压根忙不过来。

把场面安排好了,苏大宝先是把关于榨油厂存豆兑油的事政策给了这些大队的干部们。

上面具体的写了如何给豆,如何兑油,费用怎么扣。另外年底奖金按照剩油量的百分之二来给奖励。这些奖励仅限于现金。

对这个奖励,大队干部和社员们都满意,反正多好,那都是天上掉的馅饼,白得的。大家乐呵呵的表示接受。

苏大宝这才让大伙儿铺好摊子,开始干活。

苏卫民负责看着车子上的货物,仓管员验收,苏大宝带着榨油厂会计称重算账,文员负责登记,发放榨油厂油票。分工明确,各自承担自己的责任,谁也不敢疏忽,十分谨慎。

忙活一整天,也才走了两个大队,但是车上的东西倒是不少,差点都没地方趴着了。

苏青玉看着这些入库的油料,心里感慨这个年代的好处。

大伙儿都朴实啊,只要公社和大队的安排,都一点也不怀疑的将家里的东西拿出来交给别的大队。

她也不能辜负这份信任,该给的一分钱不能少。

大批量的油料进了榨油厂之后,这榨油厂白天就没停过机器,晚上休息几个小时之后,又得开机。不间断的榨油赶货。

好在开的油票都是下个月的,这个月还不用担心大批量的过来兑油的情况。要不然得更忙。

总算是在五一前一天,欠着外面单位的第一批订单才算是完成了。

这些油都是要走县里的运输公司来送货的。苏青玉安排了厂里两个男知青跟着押货。

等第一批货物运走了之后,苏青玉就召集榨油厂的人开会了。

“咱榨油厂算是走出第一步了,我相信,未来还会走更远。所以咱们今天要定三件事儿。

第一件事,就是把生产主管给定了。第二件事,明确分工,像之前那样身兼数职就不必要了。第三件事,就是明确销售范围。”

大家听到要选销售主管了,都互相看了看,猜测到底谁更合适。

苏青玉笑着道,“从工作时间长度,榨油的质量都有数据记录。大家心里有应该都有底了吧。”

听到这话,大家心里就想起来了,朝着一直卖力干活的孙进看过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