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戾气重(120)

这艘披红挂彩的婚船在船队的正中央,周围簇拥着七八条商船,水手伙计人多眼杂,很难相避,未免招人笑话,只能老实按着规矩来。

珠华点点头:“哦。”

人饿着肚子时,脑子都跟着钝,想不了多少事,她就专心吃饭去了。

一时用完,她才有心思打量起自己暂居的地方来,商家出借的是一层舱室,内里布置其实大半是张家派了人来弄的,总的来说就是怎么喜庆怎么来,地毯椅袱锦褥皆是大红等亮色,一眼望去十分富丽。

边上有一扇窗虚掩着,先前小荷和青叶曾挤在那处往外张望,她未曾在长江上行过船,好奇心起,便起身也凑过去看了看。

无尽江水映入眼帘,朝阳升起,在远处江面上投照出点点碎金一样的光芒,随着荡漾的波浪起伏闪烁,既壮阔又美丽。

珠华不由脱口一句:“真是千里浩荡——”

小荷和青叶两个也过来,小荷悄声笑道:“我们先看了好一会了,真好看,青叶还给我讲了好几个她爹以前打鱼的故事,姑娘若想听,叫她再讲一遍。”

青叶接话:“我爹以前要是有这么大的船就好了,捕起鱼来得省事多了。”

“你这憨丫头,你爹要有这么大的船,还用亲自下江捞鱼?早都可以在家做老爷了。”

“说的也是,在江里讨生活可不容易,就说那下网——”

珠华一面从窗缝窥着外面景致,一面听两个丫头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话,想到船离开金陵越来越远,慢慢地倒感伤起来,先前一直太忙乱了,没空多想,此刻大半落定,空闲下来,她的离情便叫勾起来了。

她闷着没说,但小荷见她一直光听不开腔,感知到了一点她的情绪,就伙着青叶连捡了几件趣事说,珠华本身不是多愁善感的性子,也就搭了话,道:“你们跟了我,以后也是背井离乡啦。”

小荷笑道:“我不是,我打小起就叫卖了,转了两遭,现在都记不得本乡了,到哪里都一样。”

青叶则道:“我是我娘卖的我,我爹没了,家里吃不起饭,只好卖了我。我不怨我娘,叫我说老实话,我还要谢谢我娘卖了我,在家里太累了,我都不知我是人还是牛,跟了姑娘才有个整觉睡。”

两个丫头这么想得开,珠华的情绪也就被带得扭转过来了,她知道她嫁的是什么人,对未来并非全无把握,那也没什么可怕。

再想一想感觉倒是挺奇妙——居然,她是真的出嫁了。

**

船行数日后,在途中一个大镇的渡口停下来修整一夜,船上的人纷纷进镇去,采买的采买,放松的放松。

珠华时期特殊,不能出去,只能仍旧闷在舱里。

浩渺江面再好看,看上几天也看不出新花样了,她就有点百无聊赖,扳手指算还有多久能上陆地。

幸亏她不晕船,不然这么熬着,要更加受罪。

正算着,舱门上传来敲击声。

小荷习以为常地去打开小半边门站出去,苏长越不能直接进来,但时不时总要来问候一声,她传话传得很习惯了。

珠华也习惯了,停下计算,过一会,却见小荷提着满手的东西回转来了,人未近前,先有一阵沁人幽香飘过来。

珠华头脑一清,站起迎上去:“栀子花?”

栀子花的香既浓烈又清幽,十分好认。

小荷笑着把左手的一个小竹筐递给她:“姑爷在镇子里买的,说给姑娘熏熏屋子。”

小竹筐编得精致,里面满满当当盛着十数朵栀子花,半开的,全开的,叶子碧绿,花瓣雪白,其间滚落着应当是卖花人特意撒上去的水珠,清雅动人。

珠华开心地接过来:“真好看。”

小荷悬高了另一边手臂,把提着的几捆纸包抱着的物件给她看:“还有这些,是栗子糕玫瑰糕和绿豆糕,姑爷听船上的伙计说这里有一家店的糕点做得特别好,所以买了些来给姑娘尝尝。”

“嗯,先放着,等会我们一起吃。”珠华有点心不在焉地回,因为闲了好几天没事做,她着实无聊;忽然收到合心意的礼物,她就有点蠢动——说想撩闲也行,踟蹰片刻,问小荷,“他走了吗?”

青叶离着门边近,闻言往外瞄了瞄,向她摇头。

珠华放下竹筐,从里面信手抓了朵花,垫脚走到门边去,挥手赶开青叶。

青叶犹豫着看小荷,小荷向她招手——犯什么傻,别在那碍事。

青叶就老实向她走过去了,叫小荷拉着,两个若无其事状去拆纸包里的糕点。

珠华把栀子花往鬓边别好,手扶着门框,探出脑袋去,此时天色已黑,人大半又都下了船,仅靠顶上悬挂的一顶灯笼照明度不够,远处没人能注意到她,她仰起脸来向苏长越笑眯眯地道:“好看吗?”

昏黄灯光下,忽然探出的少女脸庞洁白如玉,面上似有光华流转,发乌如墨,娇花照面,苏长越心中剧跳,全凭意识做主,倾身低头压下——

嘴唇相触不过片刻,然后就——

砰!

珠华背靠在被甩上的舱门后,捂着陡然飙上去的心跳纠结又慌张地想:她真只是闷无聊了撩个闲,不是勾引啊!现在解释来得及吗?

舱门外,苏长越看着地下的栀子花——从珠华头上跌落下来的,她原就是随手一别,并不牢靠。

他把花捡起来,也有点纠结:太急了,大概吓到她了,起码应该先回一句“好看”。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晚了,因为我努力地想在一百章把初吻送出去(╯3╰)*^_^*

☆、第101章

船队在江上不疾不徐地行着,张家大管家李全则带着苏长越的亲笔书信先一步赶到了安陆,进苏家拜见了孙姨娘,呈上书信。

孙姨娘不识字,把信给了女儿让她念,孙娟才念到一半她就十分吃惊,硬忍着没有打断,待孙娟念完,她再按捺不住,脱口道:“这亲事怎么成得这么快——我以为大爷会先回家来。”

苏婉在旁伸头看信,她也很意外,不过觉得挺好,道:“哥哥先去娶回嫂子来,我们正好可以一起去京城,省得来回绕路了。”

苏长越这门亲事足定了有十年往上,现在终于要成婚,便赶得急了些,孙姨娘也说不出什么别的来,惊讶过一句之后,也就只有认了。

李全便又依着苏长越的吩咐,去县里见了一些苏家在老家的族人,请大家一起帮衬着,在苏家里布置安排起来。

孙姨娘能力有限,又是寡居妾室,不方便出头露面,于是此事的操办就大半落在了李全身上——苏长越请张推官派人跑这一趟原也是为此,李全精明强干,在他的指挥下,该准备的各项事体一样样飞快地齐备起来。

苏姨娘帮不上什么忙,不过也不添乱,大方地由着他去——她起初其实有点不痛快,觉得苏长越找个外人来办事,新娘子家的手也有点伸得太长,未把她放在眼里,然而很快发现李全光办事,不要钱,全是自掏腰包,人家贴钱给她做面子,那这种好事还是可以有的。

她就装个糊涂,什么也不说,只怕一搭上话,李全要递上账单子和她报账。

——当然,她后来知道苏家的财产被发还,这实际上是苏长越与李全的银钱之后,心情如何酸爽就是另一回事了。

**

且说到了五月初十这一天,船队顺利地进入涢水,抵达了安陆码头。

码头上已安排下了接亲队伍,诸般热闹不必多说,一抬抬的嫁妆先自底舱里运出,随后珠华严整大妆,换上嫁衣,盖袱当头罩下,由丫头扶着,上岸进轿,苏长越也换了大红吉服,簪花披红,骑马在旁,护持着珠华和嫁妆往苏家去。

新娘什么样在轿中看不见,但俊朗非凡的新郎是可以随便看的,人逢喜事,气度更加英姿焕发,一路不知收获多少羡叹赞誉。

接亲队伍卡在黄昏时进入了苏家,新人依着算好的吉时拜了堂,入了新房,饮合卺酒完礼。

新房里聚着几个苏家的族婶族嫂,苏婉苏娟两个也好奇地挤在旁边等看新娘子,红罗销金盖袱一挑开来,珠华初到生地有点紧张,眼帘垂着没敢抬起来,只觉原来喧闹的屋里忽然静下来,众人窃窃的私语一下都停了。

……她脸涂太白了?

她的妆是随船的喜娘给化的,珠华只觉得她一层一层又一层不停地往她脸上抹粉,她试探地提出不需要抹那么多,但喜娘坚持新娘妆必须这样,别人家的新娘子都是这么打扮。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