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太傅家千金(85)
杨太傅抬眼看着景仁帝,“圣上,若有毒酒,也是臣先饮下。”
景仁帝的心一下子软了下来,这个死老头子,就是有本事让朕不忍心责罚他。
“先生起来吧。”
杨太傅起来了,站在了一边,看着景仁帝批折子。
景仁帝问他,“听说二妹妹和炜哥儿定亲了,朕明儿送一份厚礼给先生,算朕的赔礼。”
杨太傅有些尴尬,若是景仁帝什么都不说,他还是个铁骨铮铮的太傅,这一声二妹妹,让杨太傅刚才还笔直的腰一下子塌了下来。
他顿了一下,低声回答,“多谢圣上关心,圣上日理万机,些许儿女小事,不必挂牵。”
景仁帝笑了,说的很有人情味,“先生不用客气,朕原来只有两个姐姐,如今忽然多了个妹妹,朕关心她也是人之常情。二妹妹十几年不在母后身边长大,先生一个人抚养妹妹,也不容易。”
杨太傅的腰更弯了,“圣上,臣该死。”
景仁帝在奏折上写写画画,“天家规矩重,父皇虽然不在了,朕也不能说让母后再嫁,再说了,先生家里还有妻室呢。朕有时候想,父皇在时,三宫六院,母后一个人守着宫殿。等父皇去了,母后的日子更是古井无波,朕只顾着让母后吃好喝好,却忘了母后也是个人,这是朕的疏忽。这天下男人都是妻妾成群,女人却要守着寂寞过日子。都说先生不好女色,不也是一妻二妾。”
杨太傅额头开始冒汗,“圣上,臣不配。”
景仁帝忽然打住,又开始说正事。
从此,景仁帝就发现了,但凡杨太傅和他因为朝政之事吵架,只要他问一句,二妹妹近来如何,杨太傅立刻偃旗息鼓。
杨太傅当朝提出立太子,严侯爷虽然没上朝,立刻就知道了。
严二爷一脸喜色,严侯爷看都不看他一眼,带着长子进了书房。
严世子问,“阿爹,可是您?“
严侯爷摇头,“圣上春秋鼎盛,自然不想立太子,我们家岂能出头。“
严世子担忧,“就怕娘娘一个高兴,直接冲了上去。“
严侯爷叹口气,“咱们能看得开,娘娘是皇子亲娘,自然会着急。妇道人家一着急,就会出乱子。“
严世子又问,“杨太傅不是一向不偏不倚,怎么忽然请立太子。“
严侯爷哼了一声,“这事儿,怕是还出在露娘身上,赵家从来不是能吃一点亏的。杨镇为了女儿,也小心眼了起来。一辈子就被个女人套住了,白瞎了一肚子才华。“
严世子低声道,“阿爹,难道外头的谣言是真的?“
严侯爷眯起了眼睛,“不管是不是真的,他和寿康宫,定然是不干净的。“
严世子忽然道,“阿爹,立太子也不是什么坏事。就算不立太子,大殿下是嫡长子,谁还能放过他了。不如有个正经名分,也好行事。“
严侯爷嗯了一声,“既然杨镇给咱们当了马前卒,咱们索性推一把。你说得对,大殿下退无可退,只能往前冲了。你要多提醒他,这个时候,定要谦卑,做足姿态。“
严世子笑,“阿爹放心,大殿下最知道规矩,不管是对两宫,还是圣上,包括下面的诸皇子公主,都是一丝不错的。“
严侯爷点头,“你在外头,也要谨慎。等会子你去告诉老二,让他把尾巴给我收一收。我不想看他那蠢样子,你替我教训他几句。“
严世子岔开话题开玩笑,“也不知咱们这位圣上怎么想的,先皇头上的绿帽子,他也能忍了。“
严侯爷摸了摸胡须,“咱们这位太后娘娘,真是好算计,一夜春风,又圆了旧梦,又给儿子换来个能以命相护的忠臣,这买卖划算。什么绿帽子不绿帽子,先皇都烂成泥了,死人不管活人的事。没道理女人死了男人能续弦,男人死了女人就得苦巴巴的。再说了,若说贞洁,这天下男人没几个有贞洁的。“
严世子有些目瞪口呆,没想到老父亲居然能说出这种惊世骇俗的话来。
严侯爷教导长子,“你莫要跟那些死脑筋们学,有些规矩,该守的要守,有些规矩,就是摆着好看的。这回立太子,杨镇也不完全为了私心。他对圣上的忠心,满朝文武谁都比不上。不是谁都有勇气以肉身去挡匪徒的利刃。“
严世子点头,“儿子知道,杨太傅请立太子,也有公心在里头。说起来,他对圣上是真没话说。这天底下,别说这种不能拿到明面上的关系,就算是真的继父,又有几个能做到这个地步的。“
严家父子在家里说闲话,宝娘在家里又开始转圈圈。无他,赵传炜这两天去考府试了。
宝娘好久没看见他了,杨太傅说了,没过府试,二人不许再见面!
宝娘只得乖乖在家里学管家。
家里吃喝拉撒的事情她早就捋清楚了,陈氏开始教她管理外面的店铺和庄子。正值春耕,陈氏手把手教两个孙女如何和管事们打交道。
这一日,宝娘把今日的家事都交代清楚了,陈氏打发她回自己的院子。两个妹妹今日去学堂了,宝娘订了亲,彻底不用去了。
她正闲着,忽然有人来传,嘉和县主来了。
宝娘高兴地提着裙子就往外跑,在二门口接到了嘉和。
嘉和笑着打量她,“让我看看,这订了亲的人,和以前有什么区别。“
宝娘拍了她一下,“你赶紧定亲,不就知道有什么区别了。“
嘉和哈哈笑了,二人一起去了陈氏的院子里。
陈氏笑着和嘉和打招呼,“你母妃怎么样了?从过了年,我就没看到她了。“
嘉和认真回答,“母妃安好,多谢老太太关心。“
陈氏又和煦地和嘉和说了几句话,就打发她们小姐妹去了栖月阁。
到了栖月阁,宝娘把嘉和带到了自己的书房,亲自给她端了茶水,“我家里近来事情多,我还要跟着阿奶学管家,出去的就少了。“
嘉和哼了一声,“定亲也不给我送个信。“
宝娘立刻给她道歉,“县主娘娘恕罪,都是我的错,我认罚,请您息怒。“
嘉和抬眼看着她,“真认罚?“
宝娘点头,“单凭县主娘娘吩咐。“
嘉和顿时笑了,“我哪里敢罚你,你如今是有婆家的人了,听说晋国公府的男人是出了名的护短,我要是罚了你,明儿就该找我麻烦了。“
宝娘有些羞,去拧她的嘴,“明儿我去告诉王妃娘娘,早日给你说个婆家,省得你天天说嘴打趣旁人。“
嘉和笑嘻嘻的,“天儿这么好,咱们出去逛逛吧。去你家花园子也行,在这屋子里闷着,多没意思。“
宝娘点头,“好,只要不出门就行。如今我阿奶和我阿爹都不让我出门了。“
嘉和笑,“有婆家的人了,自然不能随便出门。“
宝娘去咯吱她,“我让你笑话我。“
两个人闹成一团,歪在书房里的榻上。
笑过了之后,宝娘吩咐喜鹊,“去准备准备,我和县主去花园里。“
喜鹊赶紧去了。
两个人坐了一会子,整理了下衣衫,一起往花园里去了。
四月天,天气正好,花园里又是姹紫嫣红,鸟鸣啾啾。
宝娘心里有些感叹,不知不觉间,她到这里一年了,还定了亲,她好像和这里越来越亲近了。
到了花园里,嘉和先去打秋千。
她穿了一身名贵衣料,秋千起伏中,裙摆飞扬。伴随着她的笑声,整个园子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宝娘也被她的笑声感染,跑到后面去推她。秋千越荡越高,嘉和从大笑到尖叫,兴奋的不得了。
等她荡了一会子,强行把宝娘按了上去,“我也让你尝一尝飞出去的滋味。“
顿时,秋千飞了老高,宝娘立马也兴奋的尖叫了起来。
丫头们站在一边看热闹,那秋千结实的很,众人也不用担心,只跟着叫好。
宝娘最后求饶,嘉和终于放她下来了。
刚一下来,宝娘觉得脚下发虚,嘉和哈哈大笑。
两个小娘子打完了秋千,又一起摘花。花园里花多的很,许多就是专门给人摘地,宝娘也不矫情,入乡随俗嘛,你不摘花,花园里的花匠要担心自己丢饭碗了。
摘花的途中,宝娘往头上插了两朵,又让丫头们也往头上戴。
在花园里玩了好久,两人有些累了,宝娘又带着嘉和回了栖月阁,稍微梳洗一番,春燕带人摆上了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