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太太(59)

在那个时候,林逋已经是朝野公认的贤士了。真宗皇帝有意召他入朝为官,只是苦于林逋行踪不定,圣旨无法传达。却没想到,四处寻访不到的隐士贤才,竟然主动进京求见!

而林逋进宫的日子,正好又有龙子降生。真宗皇帝一高兴,这赏赐就多了林逋一份。

可是真宗并不知道,林逋进宫,不是来求官,而是来死谏的!

从大中祥符元年开始,真宗受王钦若的蛊惑,以梦授天书为由,封禅泰山,兴建玉清昭应宫,耗费了无数民脂民膏。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自此之后,各地不断扩建道观,不停涌现祥瑞,地方官员和乡绅为了讨天子欢心,变着法地折腾百姓,空耗钱粮。

林逋带着必死之心进宫,在他拿到包子,看到了内藏的金珠之后,心中的愤怒达到了极点。

他当场痛斥真宗赵恒败坏社稷江山,不顾百姓死活,只知道奢靡享乐。而北面还有辽人虎视眈眈,时刻准备南侵劫掠。再这样下去,等到今日出生的小皇子即位,说不定就要做一个亡国之君了!

林逋一通慷慨陈词之后,甚至打算以死明志。他试图将包子里的金珠吞下肚子——吞金而亡。只是那金珠的个头有点大,想吞下去不太容易,又有旁人出手阻拦,林逋的自残行为很快被制止了。

不过好好的一桩喜事,被林逋这么一闹,气氛全无。

真宗皇帝盛怒之下,险些要将林逋投入天牢,被一众大臣劝住,说皇子降生吉日,不宜降罪。为刚出世的儿子着想,赵恒只将林逋逐出京城了事。

而因为有了这一桩败兴之事,受赏的官员们都非常自觉地闭起了嘴巴,别说林逋了,连金珠馒头的赏赐,包子的吉祥寓意都不与旁人分说。

所以包子一词没有第一时间传扬开来,竟是因为自己的师父?

听了李咨的故事,孙山才觉得一切都串联起来了。

而且毫无疑问,师父的确是得罪了官家。因为他在人家天子降世的第一天,就把个欢庆的活动给搅和得不欢而散,更说出了亡国之君这种不吉利的谶言。

莫说是皇家了,就是普通人家也容不下这等“恶客”啊!

这个仇……真的像李咨所说,是可以一笑而过的小怨吗?哪怕官家对此事没有切身感受,仁厚不予计较,可是太后呢?

对一个痛骂了她丈夫,诅咒了她儿子的人,大宋太后到底能不能予之宽宥?

孙山觉得,真的很有必要再跟陈庭柳商量一下。

再面圣

陈庭柳曾对孙山说过,只给他一次询问未来的机会。而孙山用那次机会说了他人生中第一句情话。

只看当时,效果不怎么好,让伊人一笑而过。

不过自那之后,未来的话题就不再是一个禁忌了。都不用孙山去问,陈庭柳自己都会念叨一些。

一般都是边边角角的小事。

比如三年后的那届科举会涌现一批名臣,到时候尽量和他们搞好关系。

比如几十年后,有个画家会画一幅《清明上河图》,使得汴梁城的真实风貌可以流传百世。

再之后,随着孙山经历的,提起的事情,陈庭柳透露的未来也越来越多。

比如吕夷简这老狐狸会一直屹立不倒,而且喜欢阴人,最好别被他盯上。而且吕家的确是出了三代宰辅,那个六岁的吕公著,日后的成就地位并不比他老爹低。

不过真正成了大世家的,却是曾公亮的后人。即便到了百年之后,重孙一辈,曾家仍有宰辅在朝中。所以尹洙与其盯着吕夷简,倒不如转过头来看看一起玩案戏的曾公亮。

当然,不管提及谁人的未来,陈庭柳都说得朦朦胧胧,从来不会明言具体的事件和时间。

但是这一次,孙山是真的想要问个清楚。

“陈姑娘,你既然知晓包子这个词,肯定也知道师父入宫痛斥先帝的那件事咯。我实在是想知道,之后官家到底有没有计较此事?”

陈庭柳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既无辜又无奈。

“这我真的没听说过。包子就是包子啊,千年之后大家都是这么叫的。要不是你说,我都不知道这名字的来处。至于林先生的事,我只知道梅妻鹤子,只知道结庐孤山。还有就是……和靖这个谥号了。哦对了!这个谥号就是官家赐下的。既然赵祯能为无官无职的先生亲手拟定谥号,想来是不会介意当年之事了吧。”

谥号……

其实在知道陈庭柳的来历之后,回想起她那句和靖先生,孙山就已经猜到是谥号了。

人总有一死,这是根本无需预言,也无法避免的未来。可是听陈庭柳说起师父的谥号,孙山心中还是升起了延绵不绝的痛楚。

的确,在一个知晓未来的人身边,还是少谈未来的好。谈多了总难免伤心忧愁。

所幸这一番询问并不是一无所获。孙山将他的忧虑向陈庭柳和盘托出,然后立刻得到了一个足以宽心的解答。

“我知道啦,赵官家仁厚,但是太后向来明快果决,尤其是涉及私事,更是雷霆手段。嘿嘿,要只是大文豪这一件事,把林先生报上去,可能确实有点风险。不过别忘了呀,咱们不是还要一并献上妖人杀吗?摆明了找王钦若的麻烦!”

“对啊!”

孙山意识到这一点后,不但没有释怀,反而一时陷入慌乱之中。

“本该是一人做事一人当,可是这个时候把师父牵扯进来,王钦若必然将其认定为幕后主使。若是报复起来……”

“你呀你呀!”陈庭柳摇头苦笑,“一牵扯到亲近的人就乱方寸。林先生本就是隐士,身边又有武艺高强之人,就是教你武功的那个师叔,对吧?就算王钦若没凉透,他能怎么报复?找比你师叔还厉害的死士去刺杀?真这么干了,引发冤冤相报,他自己的儿孙还要不要了?就算要报复,也是找你下手,用的多半还是官场上的手腕才对。一个能爬到宰相之位的人,要是做起事来像个街头地痞,只图一时之快,哪还用得着你我出手?怕是早就身败名裂了。”

孙山脸上一红,赶紧强迫着自己冷静下来。又前后思虑了一番,终于恍然大悟。

“师父当年所言无不指向天书运动劳民伤财。然而封禅泰山也好,大兴土木也好,虽是先帝亲旨,却都是王钦若从旁诱导之故。如今把师父推到台前,正好可以借着献上妖人杀的机会向太后表态,说明当年之举全是针对王钦若这等奸臣,而非一心对先帝和官家不敬。更何况,天书这一场旷日持久的闹剧,正是太后临朝之后勒令停止的。如今相当于我替师父献上文教之功以谢太后,再继续声讨奸臣以了结当年旧事。嗯……的确是能圆上了。陈姑娘果然犀利呀!”

“什么犀利呀,只是旁观者清而已。回头王钦若报复回来,你可别指着我能拿出什么锦囊妙计哦!”

陈庭柳的口气不无得意。而且孙山相信,王钦若的反击真的到来,陈庭柳也一定会竭尽所能出谋划策的。

相比早就准备好的锦囊妙计,孙山更喜欢两个人一起思索谋划,应对危机的感觉。

可惜之后进宫面圣不能带着陈庭柳啊……

不过想想或许还在望眼欲穿的赵祯,孙山又把刚才的感叹给压了回去。

到了下午,果然有内侍登门传召。然而传来天子口谕,竟不是召孙山入宫,而是官家明日会摆驾山郎案戏坊,让孙山一干人等准备恭迎圣驾。

一干人等?

谁是一干人等啊?赵祯还是惦记着见陈庭柳呗!

真是奇怪了,这种要求,在太后那边是怎么通过的呢?

心里有点别扭,孙山却不得不领旨谢恩。而且细细想来,此事对案戏坊也有天大的好处。

天子亲临啊!有了这个光环,就连关停三天的处罚,都能说成是为了迎接圣驾做筹备。可想而知,重开后的山郎案戏坊将是多么火爆。

是的,看看陈庭柳脸上按捺不住的喜色就知道了,前景可期!

反正肯定不是因为能再次与官家相见,所以才如此喜悦的吧?

带着微微的酸意,孙山投入到了繁忙的准备工作中。

第二天一早,案戏坊周围就有禁军前来净街,任何人不得出入。到了巳时,天子车驾拐出曹门,朝案戏坊驶来。

这是赵祯以天子身份正式出行,仪仗从属,诸多礼节,一样都不能少。所幸没有百官相随,否则的话,店门口那条街都不够人站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