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子(28)
顾玄和顾琉顿时哈哈大笑,气氛立即轻松了不少。
他们三人聊得开心,顾玦却不大痛快,黑着脸揪住从书房出来的顾淮之,又抬头恶狠狠瞪着顾玄和顾琉:“我说你们怎么回事,谈话都不叫我!不叫我就算了,这小子才多大,凭什么他能参与决断我却不行啊!”
见顾玦这般行事,顾玄下意识地皱了皱眉,正要发作,又想到上回顾琉指责他们夫妻对顾玦不负责任的话。顾玄迟疑了一瞬,把到了嘴边的训斥咽了下去,不自在地解释道:“你平时不是不耐烦听这些家长里短的事吗?我还以为你不乐意听,这才没叫你。你要真想参与进来,下回我让人去叫你便是。用不着这么气冲冲的,好好说话,看把淮儿给吓的。”
顾淮之被顾玦拎住了命运的后颈,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随口吐槽道:“小叔,你这是把我当成小婶婶养的那只猫了呢?瞧这手法,跟小婶婶拎她那猫的姿势一模一样。”
顾玦在亲哥和亲爹的严厉注视下,悻悻地放开了顾淮之,不自在地拍了拍手,小声说道:“我这不是担心二哥吗?一家人分隔两地,世道又乱了,谁能放心?”
顾玄很是欣慰,觉得小儿子虽然闹腾了点,品性还是不错的,十分看重手足之情。
见两位长辈没开口答话,顾淮之贴心地向顾玦复述了一遍他们刚才讨论的结果。
顾玦仔细想了想,觉得没毛病,也没继续揪着不放,反而期期艾艾地看着顾玄,别扭地问他:“那我能干点什么?”
见顾玄脸上明显露出惊讶的表情,顾玦又有点不爽:“你们接下来肯定要忙着帮赵使君谋划天下,干脆也给我找个差事吧。放心,我能分得清轻重,这个时候,绝对不会拖你们后腿。”
顾玄满脸欣慰地看着顾玦,半晌,顾玄抬手拍了拍顾玦的肩,感慨道:“真是长大了!”
顾玦有点不大适应,别扭地撇开眼神,心下高兴却没表现出来,只是催促顾玄:“您看我适合干什么,尽管吩咐就是,我绝对听从您的安排!”
顾淮之听着都忍不住感动了,他这个一向行事随心所欲动不动就闹脾气的小叔,终于开始醒悟过来,想要背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了。
这是何等可歌可泣的事情!
顾淮之作为小辈都这么感慨万千,顾玄和一手带大顾玦的顾琉更加不必多说,两人心下简直就跟大热天吃了碗冰盏似的舒坦。尤其是顾玄,之前一直为顾玦的离经叛道不着调头疼,这会儿见顾玦终于懂事了,顾玄激动地眼眶都红了,良久才点头笑道:“你有这份心,我还真是没想到。你的性子,不大适合做幕僚替人出谋划策,所以也不必进刺史府担个虚职。你在文人名士间颇有些名声,日后前来云州的文人肯定越来越多,文人一贯傲气,你先做好准备,再找几个人同你一起,真到那时候,文人要敢瞎闹腾,你们直接出手把他们治住!”
顾玦一琢磨,这就不是让他联合几个小伙伴给新来的刺儿头立立规矩吗?这可是他的拿手好戏啊,比出身,虞川顾氏四个字足以让顾玦站在顶端;比文采,巧了,顾氏子最擅长的就是文;比口舌之战,那就更是顾玦的一大杀器,这些年和人打嘴炮,顾玦哪次输过?
顾淮之都忍不住赞叹他祖父用人用得绝妙,别说,这活还真就该顾玦来干。
自古文人臭毛病多,很多腐儒瞎讲究还看不起人,才学越高的脾气越大,太平时期倒是可以捧着他们刷一波好名声,但是乱世之时,大伙儿争霸天下还来不及呢,谁乐意听他们整天为了芝麻大点的破事儿吵来吵去?
就该以毒攻毒,让顾玦这种杠精中狠角色去对付他们。
再说了,拿笔杆子的人煽动人心的本事可不差,要是不管他们,他们哪儿不满意了,写点文章对着百姓们一通逼逼,指不定还真能洗脑一部分人。
宣传工作同样重要啊。
既不能让他们太嘚瑟,也不能太过得罪他们。不然的话,看看陈世美那倒霉蛋,被他同乡黑成啥样了?
顾玦领了新任务,高高兴兴点点头,转身就准备出门找小伙伴一起商量商量这事儿,打算立马弄个章程出来。
顾淮之忍不住偷笑,默默给他祖父点了个赞。
云州境内基本没受什么影响,顾淮之跟赵猛和冯适几人混熟后,从他们嘴里套了不少话。这才知道,自从赵冀任云州刺史以来,一直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并有意增加人口。云州并不是富庶的地方,士族豪强势力不大,相比起宁州平州那些有顶级士族阀门在的地方,云州比较接地气,所以赵冀才能顺利地将整个州都握在自己手里。
没有较为强硬的势力从中干扰,赵冀这个刺史的命令还是十分有分量的,这些年来,云州百姓的生活水平在赵冀的执掌下一直在不断上升,良性循环之下,赵冀这个刺史在云州的威望也就越来越高。
云州本地的一流世家,在顾家搬过来之前,一个都没有。那些个二三流的世家,真拼起后台来,可能还不如赵冀硬。
私底下一过招,在被赵冀干掉一两家后,这些人终于发现赵冀是块硬骨头后,特识相地安静如鸡装鹌鹑,所以顾淮之来了云州后,看到的就是一片和谐。
陆平章还特自豪地向顾淮之介绍他爹的光荣事迹:“阿淮你来得晚不知道,当年赵使君刚到云州时,我爹还是刺史府的一个无名小吏,是使君一路提拔我爹任了长史。当年云州的著姓大族申氏一族对此很是不满,认为使君这是在羞辱他们,让他们士族屈居在寒门子弟之下,还说我爹媚上欺下,汲汲营营似奸鼠。结果你猜怎么着?”
顾淮之心说这还能怎么着,你爹现在好好的,肯定是对方凉了呗。想归想,顾淮之还是特捧场的问了下去:“怎么着?”
陆平章神采飞扬,手口并用继续向顾淮之讲述当年的情况,“申氏想尽办法要把我爹挤兑走,为此还串通刺史府的一些官吏做伪证,栽赃陷害污蔑我爹盗取公文财物图谋不轨,不想这却是我爹的将计就计之计。他们啊,不但没能把我爹给挤兑走,反倒被使君一锅给端了!”
顾淮之听得津津有味,却有觉得有哪里不对,这申氏也能算是二流世家,哪能这么轻易就被赵冀一锅端?世家人数之多,顾淮之心里可是有数的,再加上顾淮之这几年已经把谱系背得差不多了,一琢磨这申氏的谱系,好家伙,那也有小几千号人呢。这么多人,别说赵冀是个刺史,他就是个皇帝,也没法全端了。
这么想着,顾淮之忍不住问:“申氏全族几千口,全端的话……”
未尽之意,陆平章瞬间明白,连忙解释,“你误会了,使君那次就只是诛了首恶,但申氏的爪牙都被流放了,其他人也不敢趟这趟浑水,再加上使君和我爹他们又在其中加了把火,申氏本就在走下坡路,根本在云州待不下去了,索性举族搬迁,去了平州。”
“平州?”顾淮之不由挑眉,“那可是祁东王的地盘啊。”
陆平章点点头:“正是,据说他们去平州后,受到祁东王的礼遇,如今过得很不错。”
“全族都搬过去,这可是大手笔啊。”
顾淮之直觉这里头有蹊跷,还想从陆平章嘴里套点话时,一旁的冯适立即笑道:“申氏族人留在云州的也不多,加上奴仆部曲也就一千多个,倒也算不上什么。如今看来他们搬去平州还真是搬对了,至少比在我们云州强。”
顾淮之不由挑眉:“确实不错。”
冯适听顾淮之这语气颇有点意味深长,忍不住问道:“阿淮是觉得哪里不妥吗?”
“没有。”顾淮之笑着摇头,状似不经意地说道,“就是好像听家父提过一句,好像还有申氏族人去了幽州梁使君那儿。”
“这也不奇怪。”冯适微微一笑,“世家人口众多,遍及兴朝各地。便是阿淮你们顾家,族人不也各州都有吗?天下十二州,哪州没有虞川顾氏之人?其他士族也一样,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顾淮之含笑点头,“阿适所言极是。”
冯适一时间猜不透顾淮之到底是什么意思,只能向他投来略显疑惑的目光。
陆平章和赵猛两人也频频点头,赵猛还嚷嚷呢,“是啊,管他们去哪儿,去祸害其他人别回来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