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子(27)

作者:清涴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穿越时空 市井生活 主角:顾淮之 ┃ 惊才绝艳顾淮之 立意:积极向上努力生活,在封建社会中为民谋利 : 虞川顾氏,传承千年的簪缨世族, 堪称是铁打的顾氏,流水的皇家。 穿成顾氏嫡长孙的顾淮之,必然要比旁人优秀万分,才能坐稳这未来家主之位。 在世家倾颓之际,再创虞川顾氏的无上荣耀。点击展开

顾琉不由摇头失笑,点了点顾淮之的脑门儿,笑骂道:“我就说一句话,倒招来你长篇大论的反驳。”

顾淮回以得意一笑,更是让顾琉忍俊不禁。

交了新朋友,顾淮之也没忘记远在虞川的顾凝之,特地写信告诉他这件事,怕他看不懂,顾淮之不但尽量写大白话,还画了不少图画过去。

没过多久,顾淮之就收到了顾凝之的回信,信上的字斗大一个,还大小不一,顾淮之一看就知道这是顾凝之亲笔所写。信中,顾凝之严肃指责了顾淮之这种丢下弟弟独自玩耍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并且愤怒地表示,友谊的小船要翻几天,他也要去找新的小伙伴玩耍去了。最后,顾凝之还说,哪些东西最好玩,赶紧告诉我呀!

顾淮之失笑,又给对方去了封信。

期间,顾淮之又去了一趟刺史府找赵猛他们玩,这次又玩的新花样,一行人跑去演武场比箭术。

顾淮之之前在庄园练部曲时也试着自己练过射箭,自认技术还行,结果被一堆同龄人完虐,得了个倒数第三——垫底的两个分别是陆平章和冯适。

这时候,顾淮之就忍不住感慨遗传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顾淮之就这么高高兴兴地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到过年。过年时,顾淮之已经和他们混得挺熟了,还互相送了年礼。

开春后,再见面时,冯适悄悄同顾淮之几人说:“我爹这段时间总是愁眉不展,说是近来暴雨不断,按史书上的许多记载来看,黄河很可能又要决堤。”

赵猛对这些没有什么概念,还在问呢:“黄河在哪儿?我们云州会受灾吗?”

陆平章则皱眉:“这等大事,还是天灾,不宜私下谈论。”

顾淮之上辈子倒是听过一点黄河决堤的事,黄河虽然是华族的母亲河,但这个母亲却是个暴躁老母亲,隔几年就要决一次堤。历史上,几乎每位帝王在位期间都有治黄河的记载。

冯适这话,顾淮之基本信了大半,听说赵冀已经找人上本呈奏了此事,顾淮之也只能希望朝廷这次能给力点。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岐州便传来黄河决堤的噩耗。这一次,被殃及的灾民人数超过四万。丞相徐季陵十分迅速地做好了救灾安排,照理来说这锅也扣不到皇帝身上去,但是朝廷之前接二连三的骚操作已经让老百姓大失所望,这次黄河决堤,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月中旬,岐州第一支义军正式拉了旗号,怒斥兴朝“皇帝不仁,上天降怒,以致百姓遭殃。”

于是,他们决定顺从天意,反了昏君,重定天下,给老百姓一条活路。

这一义军一出,其他州生活窘迫快要活不下去的百姓们也蠢蠢欲动。

乱世,正式来临。

第24章 三合一

第一支义军揭竿而起的消息传来时, 顾淮之正陪在顾玄身边,第一时间听到了这个大新闻。

顾玄和顾琉脸色沉沉,书房中一时陷入沉默, 顾淮之左瞅瞅右看看, 也不敢出声。

半晌, 顾玄才叹了口气:“乱世,终于还是来了。”

顾琉也长叹了口气, 沉默不语。

顾淮之捧着脸,发出了灵魂拷问:“咱们不是早就猜出天下会有一场大乱吗?这些年也一直在为此做准备, 不然咱们干嘛大老远跑云州来呢?”

自从回虞川后, 家里做了那么多事, 大部分不都是在防着这天吗?不然的话, 顾淮之吃饱了撑的跑去练兵啊?

顾琉瞪他一眼,“话虽如此, 真乱起来了,谁心里能好受?世道一乱, 人都没个人样, 你觉得谁能高兴得起来?”

这话没毛病,顾淮之想到两次出远门见到过的情景,心情也十分沉重,摸了摸鼻子, 小声说道:“既然都已经乱起来了, 烦心这些也没用, 趁早让天下安定下来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顾玄和顾琉对视一眼, 齐刷刷叹了口气,郑重嘱咐顾淮之:“这些天我们应该会特别忙,你也大了,府里的事儿,你多上点心。”

“你们放心,我心里有数。”顾淮之的表情同样严肃,郑重地顾琉二人做出保证。

顾玄点点头,又温声宽慰顾淮之:“也不要想太多,家里四个长辈都在。即便我和你爹都出门了,你阿婆和你娘也在,不要有太大的压力。之所以叮嘱你这番话,主要是怕府里的部曲听了传言后心思浮动,这帮人也算是你一手训练出来的,我们要是不在府里,你阿婆和你娘毕竟是女眷,拿不住这帮人,你多费心稳住他们便是。”

顾淮之当然明白,再次郑重点头。

顾琉则在一旁说道:“其实也不必这般如临大敌,现在云州还算安全,百姓日子过得安稳,没谁会在意这事儿。再加上州府的十万大军镇守,相比起其他州,云州已经算是比较安全的地方了。”

“那宁州呢?”顾淮之突然提高了嗓音喊了一句,“宁州那边,吴使君对州府的掌控程度可不如赵使君,再加上,虞川郡那林郡守不是还跟我们有旧怨吗?是不是该赶紧提醒二叔严加防范?不然,趁现在还没彻底乱起来,让二叔他们一家全都过来!”

顾琉的薄唇几乎抿成一条线,同样十分担忧还在虞川的顾毓,听了顾淮之这话,顾琉虽然知道这提议不妥,还是向顾玄投去了期待的目光。

顾玄脸上浮现出明显的挣扎痛苦之色,沉默良久,才缓缓摇头:“不行,虞川是我们顾氏的根,那庄子是历代先祖一点一点建起来的,祖宗牌位都在,不能轻易放弃。再说,庄子上还有八千部曲,被你们训练好几年,一般官兵都不是他们的对手,更别提流民,那就是帮乌合之众。”

顾淮之还要再劝,顾玄已经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再提,而后沉沉叹了口气,低声道:“再看看吧,要是形势有变,再把他叫过来。只是,那么多的族人,也不好安置啊。唉~”

这倒是个大难题,顾淮之一时间也没了主意。这就是族长的难处了,平时在族里话语权大,这时候就该为族里出大力。否则的话,顾玄为什么不把顾毓一家叫过来?这时候过来,不管日后情况如何,至少一家人在一块儿,心里踏实。

顾琉也只能温言安慰顾玄:“宁州也有十万守军,吴使君做事哪怕不如赵使君雷厉风行,底下人也各有小心思。但真正碰上乱军的话,不管平时有多大仇,这时候都会放下芥蒂共渡难关的。再说了,世家有兵有粮有权有势,即便发生乱民起义造反之事,世家也是官府最先要保护和拉拢的对象。”

道理顾淮之都懂,但他还是担心,皱着眉叹气:“万一真到了最坏的那一步,二叔他们要过来可不容易。”

“那也未必。”顾琉拍了拍顾淮之的肩,温声开解他,“千百年,士族地位崇高,官员百姓甚至皇族心中都对士族极为向往。律法甚至规定,庶民若是擅杀士族,罪加一等。我们顾氏在民间的口碑也不差,祖祖辈辈没少干修桥铺路的好事儿,还得了个仁义的好名声。到时候,马车上挂上顾氏的族徽,估计也能震慑一部分人。百年前先祖逃难之时,路上还收了不少自愿跟随的平民。”

这事听起来还挺玄乎。顾淮之算是闹明白了,合着这是上到天子下至庶民都往士族身上打了好几百个滤镜,就跟后世追星的粉丝似的,滤镜一开,不管发生什么,她家哥哥永远是最棒的。

这么一代入,顾淮之莫名多了点安全感,至少没像之前那样担心顾毓一家了。

那边顾琉还在说呢,“我之前已经写信回去告诫二弟要勤加练兵加强防护,二弟昨天回信,说是庄里现在已经昼夜都安排人巡守,还让匠人们造了一批□□,还把墙都重新夯实了一回。我估摸着,按照庄子里的部曲人数,没个两三万人,攻不下我们庄子。”

顾玄欣慰地点头,脸色恢复了平静,又笑着看向顾淮之,说了声玩笑话缓解气氛:“也多亏淮儿当年一力主张练兵,现在倒是让我们更加多出几分底气了。”

顾淮之也毫不客气地收下了这顿夸奖,毕竟这也确实是他的功劳不是。加上顾淮之也有意活跃一下气氛,便顺势笑道:“那可不,这还得感谢阿公当年没把我那牙刷牙膏的利润给吞了。要不然的话,我没了银子,才不干这亏本买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