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只熊猫不容易(139)
一好一坏,两相对比,英国公府的名声更不堪了。
谢长亭还专到杨府里,劈头就说:“你想要姬妾,跟我说便罢,什么样的没有,怎么做出这种事来?连圣上都听说了!”
杨岑已经麻木了:“随他们怎么说吧,反正我什么都没干。”
谢长亭不信:“这丫头舍上一条命,就为了诬陷一个不能治罪的名声?”
毕竟今上登了位后,改了许多规矩,虽不敢在孝期生孩子,谈情说爱也不是罪过。
杨岑咬牙:“等着吧!等这丫头好得差不多了,总要撬开她的嘴!”
“她...这丫头...她还活着?”谢长亭吃惊地有点结巴:“外头人都说她去做了司情的仙子去了,难道不是死了?”
“何止做了仙子,还让天神接了去,封了娘娘呢!”杨岑冷笑:“你什么时候也混到信外头人的话了?十几年前,赵府里丢个四姑娘,连天兵仙乐都出来了呢!”
谢长亭本来就有些怀疑,看见杨岑咬牙切齿恼怒的样子不像作伪,便拍着他的肩赔笑道:“我就说嘛!畏畏缩缩哪是你的脾气,要是真欢喜她,直接就要过来了!”
好吃好喝养了梅绿几天,养得人不仅没事,还油光水滑,胖了一圈,梅绿只以为是杨岑震撼之下伤了情动了心,绊脚石的少奶奶碍于众人的压力也不敢不认,因此总是吩咐旁人:“给我打扮打扮,去跟大爷说,我想要他来看我。”
丫头敷衍了她几次早就不耐烦了,一得到崔氏的消息说,可以开始审了,立刻变了脸色,兜头呸了一声,骂道:“你还有脸叫大爷!咱们府里到底是哪点对不起你?好吃好喝的,倒让你害成这个样子!你只实说,不然有的是苦头让你吃呢!”
梅绿没经过什么大阵仗,只认作是阿窈使人要诈她,心跳得像打鼓,咚咚咚咚听不清旁的声音,嘴上却气愤愤骂道:“我和大爷的事,千真万确,与你有什么相干?有谁指使?指使我做什么?”
丫头气得脸发青,不知她怎么说的出这么不要脸的话。
审讯的人提脚刚进来,正听到这句话,倒笑了,慢悠悠一抬手,一句话就把梅绿吓哭了。
“你倒是挺有闲心的,还有力气和别人吵架,有这功夫还不如担心一下自己。你喝的要霸道,活不过几年了。”
如果这话是丫头说的,梅绿必不会信,但眼前这个人云淡风轻,根本没睁眼看他,就好像说一只要死的蚂蚁一样,反把梅绿压得彻底。
“怎...怎么会...”梅绿失声叫出来:“她明明跟我说,这药吃了,看着吓人,其实一会儿就自己好了!”
“噫......”来人啧啧两声,百无聊赖的样子,没想到这次审讯这么干净利落,正要挖下去,就听梅绿又矢口否认:“什么她!我几时说过?”
审讯人干脆转身,声音传到梅绿耳朵里,又让她抖起来:“罢了,把她一家子都绑了,一刀给个快活,好过零碎受罪,反正老的老小的小,都活不过几年了。”
丫头心领神会,忙高声问道:“方才太太还吩咐给她抓药呢!”
审讯的人不耐烦:“太太是想着她一时受人蛊惑,这才留她一命,倘或回心转意醒过神来,也就算将功补过了。现在她摆明是和人一伙的,死了活了与你何干,你操的事什么心!”
年幼时,梅绿本以为自己最怕的是拿着戒尺打人,每天都板着脸的老嬷嬷,后来,她以为自己最怕的是大爷对她变了脸色,起劲糟蹋她的心意。现在她才知道,那些都算什么!
这个一言不合就轻飘飘说要了她命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梅绿摸摸自己青春漂亮的脸,脖颈柔嫩,淡青的血管微微跳动,生机勃勃,她还这么年轻,怎么能死呢?
梅绿本以为自己离死还很远,可是这个人转过脸的可怕笑容离她这么近。
恐惧让她迸出泪来,磕磕绊绊地边哭边说:“我也不认识......是一个巡夜的老嬷嬷给我的主意......我想着再不上进,娘就把我接出府定亲了......呜......”
旁边的丫头哑口无言,这样的上进她还是头一次见。
第一道防线一旦崩溃,把所有事情合盘拖出是再轻易不过的事,轻易到所有人知道答案的时候,都不敢相信。
“世间竟有这么蠢的丫头?!”杨岑又确定了一遍:“她竟还认定我喜欢她?”
想当初,他名动京城人人见之都称祸害的霸王年代,都没有这份自信!
而这么没脑子的丫头,竟然做到了!杨岑竟然有点佩服。
一向审慎的阿窈也睁着大眼问:“这婆子给了一包药,她都没找东西试验过,就相信了?”
想想那个婆子漏洞百出的说辞:“姑娘只需找个许多人都在的时候,最好都是别的府上的人,装作为了和大爷厮守的模样,吃了这剂药,这下子,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奶奶也不能怎么样,大爷必定感动,你再跟太太陪陪罪,全天下的人都给你撑腰,名分也有了,名声也有了,不是一举两得吗?”
阿窈十分赞叹这个婆子的看人本事,大概只有梅绿这种一根筋,单相思与迫害妄想症集于一身的人,才有这个本事吧。
崔氏没空感叹,她下了命令,全府闭门,把所有人都找了来,让梅绿一个一个指认。
不料梅绿看了一圈,都摇头。
崔氏问管家:“再查一遍,府里漏掉了谁?”
管家拿着花名册,仔仔细细又唱了一遍名,小心地回道:“太太,府里一共三百八十五个人,都在这里了。”
崔氏一下子沉下脸,冻成冰坨子的声音冷得梅绿脚都站不稳,恐惧万分,走路都是让别人拖着的,她哭着叫道:“太太,我说的都是真的....真的没有那个人呀......”
管家的忽然想到了什么,上前一步悄悄说:“太太,咱们府里刚放出去了几家子人,为了给老爷贺寿......”
崔氏猛然警醒,不顾瘫软在地上的梅绿,吩咐管家:“把出府的人都找到,带回来让这丫头认!”
第122章 上堂
英国公府已经有百余年光景, 主子人并不见多,下人却成倍繁衍起来,因此每逢年节或是主人家有喜事, 便会放一些出去。
虽然已经放为良民, 但半辈子的人脉都在府里,背靠大树好乘凉,又有国公府的面子,也不致被人欺负, 因此少有离开京城, 背井离乡过生活的。
不过一日,出去的人凡是能找到的都找齐了, 只有两家回了南边老家,一时半会找不到,总有亲眷朋友, 便着人画了像, 给梅绿来认。
梅绿哭哭啼啼,也不见人心怜,看了人, 各个都摇头,又看了画,指着其中一个妇人说:“就是她!”
“可看的真的了?”
“化成灰我都记得!”
审讯的人互相看一眼,把画卷一卷, 下令:“悄悄去她老家, 把人带回来。”
眼下府里为了这事,都无心做活, 见侍从常带了人来问口供,凶神恶煞的样子, 一面避得远远的,一面又传出七八个版本。
有故事,好下饭,就在人们指着这些乱七八糟的留言过日子时,府衙来人,带走了梅绿和....杨岑。
府里一下子炸开了锅。
难道这事都就犯了什么大案?
顺天府也很悲催,本来跟丫头有个什么瓜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旁人传就传吧,也不会掉块肉,偏国公府竟直接递了状子,要细审梅绿一事。
先前国公府消息封得严实,众人各种猜测取笑。
有人说,只怕英国公很不得封了全天下的嘴。
有的以为这痴情女子早已魂归天外,叹一声薄情世间多男儿。
有的笑他府上素无规矩,好好的大宴,竟爆出这样的可笑事。
如今,国公府刚递了状纸,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不知到底怎生峰回路转。
讼师把状纸写的花团锦簇,让人落泪,杨岑虽不精通文章,也觉得他说到了自己心坎里——真正是冤枉啊!
顺天府府尹也不是个草包,京畿之地,多的是达官显贵,但治下又要分外清明,放的都是皇上的心腹,因此为官也向来有清名。
他看着国公府亲自递来的状纸,笑里有一丝玩味:“国公爷,您也想好了,既然要查,便不一定是按着您的意思了。我朝律法写的清清楚楚,若是上了公堂,就必定要有个结果。”